APP下载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013-04-29刘富玲

学周刊·下旬刊 2013年8期
关键词:例题观念创新能力

刘富玲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倡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高中三大主课之一的数学更应注重创新教育的渗透。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可以使学生逐渐学会自主学习,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从事数学教学多年,一直在研究如何更好地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教育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标准的一大要求,也是当下的教育目标。每一名教师都应考虑如何在自己的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学生分数的提高上,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思维的正常发展。在新课程要求下,为了使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势在必行。高中数学教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渗透是必不可少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首先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尤其是学习。学生如果没有目标盲目地学习很容易丧失学习的动力和学习兴趣,最终无法深入学习,更不用说创新能力的培养了。因此,数学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喜欢数学。明确学习目标学生才能用心投入到学习中来,教师才能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在的数学教材中都含有很多的数学故事,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名人故事,科学背景等内容,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入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明确学好数学的目标,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渗透创新教育做好准备。

明确的目标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研究、探索,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不断提高。因此,教学时,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对实际生活的贡献,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使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目标。在这种明确的目标驱使下,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创新教育。

二、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观念,使学生勇于创新

数学中的创新观念是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是否有效、是否高效的关键。创新观念的形成会持久地影响学生在学生过程中自觉地利用自己的创新思维。它会使学生形成一种稳定的积极的创新心理,从而影响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创新观念的提高会使创新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习惯性的需求。教师稍加引导学生就能够开展创新思维活动。当然,良好的创新意识的建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贯穿于我们整个的数学教学工作中。每一节课,每一个例题都应注重创新观念的渗透,使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收到创新教育的影响,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观念。学生在高中的这几年正是思维较为活跃的阶段。因此,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这段时间,结合教学实际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做好教学设计,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

三、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渗透创新教育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步推进,合作学习逐渐成为我们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学习形式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三、四人一组开展学习。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分组问题。分组时,我们要尽量使每个组内成员的学习能力有所差别。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使好学生带动差学生,相互之间取长补短,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学生在小组通过讨论,各自发挥自己的思维优势,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小组合作式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多给学生讨论的机会,并且要加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引导,使学生能够避免思维混乱或者无法进行的局面。一个问题总是有多种解决方式的,这就为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讨论的可能。每一个学生都要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想法,最终得出最优化的结果。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都可以得到提高。这正是锻炼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环境,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创新。

四、教师应注重不断创新教学形式

数学创新教学十分重视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发展。而创新与个性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个性的发展,往往蕴含着创新的萌芽和基础。二十世纪50年代,受国外教育的影响,我国数学教学基本上采用五个环节的教学模式,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无论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一声不吭地听”,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即使盛极一时的80年代的“精讲多练”也是大量模仿性的练习,缺乏创新精神,把学生变成了解题机器,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学期初,笔者对部分高一新生按数学成绩分批召开座谈会。座谈会上学生对数学学科教学情况可谓是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但归纳起来最突出的一点是有关例题教学的模式问题。他们大都希望并要求教师能按“出题——分析讲解——模仿练习——巩固练习——熟能生巧”这一模式(以下简称“模仿模式”)进行例题教学,他们还建议每次作业前,最好都能先讲几道与本次作业相类似的例题。他们最大的理由是以前或者其他学科都是这样做的。

笔者在高中数学教学实习中,一直在探究“出题——读题思考——试解——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练习检验”(以下简称“实验模式”)进行教学。我认为在高中数学例题教学中,“实验模式”是一种使学生在“没有直接经验可借鉴,没有样板可参考”的情况下,根据自己对具体数学问题的理解,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结合有关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独特地、创造性地进行分析、判断、思考和探索题解的方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分析讨论和归纳总结,对数学题中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进行提炼、升华、学习和汲取例题中数学的精神,它最大限度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总之,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还需要我们不断摸索、探究。我们的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参与教学,这样我们的创新教育才能得以有效开展。【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例题观念创新能力
维生素的新观念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健康观念治疗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