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更新教育思想,搞好素质教育

2013-04-29姜立红

学周刊·下旬刊 2013年8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生命教育

姜立红

一名好教师,应该是学习者、探索者、教学工作的研究者,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和高超的专业水平,应该站在时代的前沿,具有较为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掌握了较先进的教育教学技术。每一位教师要有一种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和自豪感,我们肩负的责任重于泰山,我们承担的使命堪比太阳。这就要求我们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来,认真研究教育对象,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勇于改革落后思想,不靠经验搞管理,不靠意志搞决策,要实行科学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呢,怎么理解素质一词呢?

“素”,平素,平常的,自然的,不刻意修饰的。

“质”,本质的,内在的,内涵的,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不易更改的属性。

“素质”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自然而然呈现出来的不刻意修饰的比较恒定的行为特征。

素质本身不带褒贬色彩,但现在我们谈到素质教育时赋予了它正面色彩。

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以至于以后的工作中形成一种比较稳固的、恒定的、持续的、健康的思维习惯、生活习惯、工作态度、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教育。这种教育过程比较漫长而艰难,可一旦形成,就会终身受益。所以,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子孙后代,为了民族未来,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搞好素质教育。

搞好素质教育的前提是改变教育理念,要把学生当“人”看,现在很多学校、家长都把学生看成了“学习机器”或者是“宠物”。根本不把学生当成将来要立足社会的“人”来看待,教育的结果只能是培养出不是“人”的人。所以,我们看到了很多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学生变得自私、懦弱、浮躁、缺乏良知、缺乏是非判断力、缺乏责任感、缺乏使命感、缺乏自主性、没有创新精神、没有进取精神。有些人虽然高分,但却低能。如2002年湖南省理科状元肖某,曾经在1999年考进北大电子信息与技术专业学习,因不适应,两年后退学复读。2002年成为湖南省高考理科状元,进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再次因不适应而退学复读。后又考入北京大学进入生物系学习。这样的人,适应考试,却不能适应学习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现实,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教育的失败,也是教育工作者的悲哀。因此,要搞好素质教育,首先要转变几种思想。

一、不再把学生当成“产品”

学校不是工厂,不能生产同一规格,同一型号的产品,而应该是个性张扬、不可复制、自由发展、独一无二的个体。学生是一个个灵活的个体,他们有思想、有活力、有主动性,他们既需要从教师那里学习知识,又对各种现象有自己的见解。而现阶段,我们看到的是千人一面、众口一词,面对问题,所有的答案都一样,所有的声音都一样。学生的个性被磨平,锋芒被遮盖,创新遭挫折。学生变得唯师命是听,唯书本是对,唯高分是目标,唯考学是理想。于是我们的教育培养的是一个个没有了自我的学生,一个个缺乏创新的学生,一个个只会埋头做题的学生,这样的人才,将来家长能够指望的上吗?这样的人才,将来国家能够指望的上吗?

而且,学校不像工厂,残次品可以回炉重新冶炼,可以有挽救措施,我们教师上课却不能重来,因为学生与我们共同度过的课堂是他们生命的组成部分。我们要敬畏学生的生命,所以我们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让每个学生在与我们共同度过的时光里有最大的收获,从而留下美好的足迹。

学生的青春只有一次,每一分钟都不可能重新来过。所以,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不能敷衍塞责,要有这样一种紧迫感和责任感,就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珍爱学生的生命。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我希望,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碌碌无为而遗憾,不会因为耽误了学生而惭愧。我们可以坦然地告慰自己,我的生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崇高的事业,我的思想,我的智慧已经在学生身上得到了延续。如果有这种想法,我们的课堂一定是高效的,我们的教师备课,一定是精心准备的,学生的每一天都是收获满满的。

二、不再进行急功近利鼠目寸光的短效教育

教师应明确自己的责任,深入理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一概念。教师要有长远的眼光,要从培养人才出发,要为学生终身受益考虑。

太多的教育工作者只是知道要完成本阶段的教育任务,而没有立足于被教育者生命全过程,思考自己所承担的本阶段的教育任务是否出色地完成,也就是不同阶段的教育者都是各顾各的事,哪里来得及顾及到生命的下一个阶段以致于更长远的未来。

我们知道,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春风化雨的过程,尤其是学生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可是目前的教育状况是,领导只关注成绩,教师只关注分数,学生只关心名次。到底明年谁接手这个班,还是一个未知数,那么,谁还去着眼于学生的长远教育,谁还去关心知识的内在联系,谁还去关注学生的明天是什么样。在教育者这种观念的影响下,被教育者也就只顾眼前,只为下一个阶段去拼命,根本就不去考虑自己究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结果,教育就如同熊瞎子掰苞米,掰一穗丢一穗,甚至到后来还是两手空空。

改变目前教育的不足,最根本的就是应当把不同阶段的教育统合在一起,使教育的整个过程与被教育者的生命成长整个过程保持和谐一致,而不是教育过程的断裂,也不是生命发展的断裂。

三、教会学生读书

有一个乘飞机的现象是这样的,观察同样是30到40这个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用笔记本办公,经济舱则是看报纸、看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较多。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大多在阅读,而普通候机区全都在玩手机。那么,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呢,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呢?

学校教育最关键的一点是,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如果一个学校将这个问题解决了,主要的教育任务应该说就算完成了。如果一个学生在十多年的教育历程中,还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旦他离开校园就很容易将书本永远丢弃到一边,这样的教育一定是失败的。相反,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成绩虽然普普通通,但对阅读养成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终生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他的未来一定会比考高分的学生走得更远。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生命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珍爱自我,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