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LEEP术后宫颈柱状上皮外翻的临床分析

2013-04-29周慧王胤辉古力巴努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3年8期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

周慧 王胤辉 古力巴努

【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时颈管粘膜环切对预防术后宫颈柱状上皮外翻的作用。方法 对12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其中对照组61例选择三角形LEEP切除宫颈及颈管组织;研究组65例在LEEP切除宫颈及颈管组织后,再用小环形电极伸入颈管切除颈管粘膜0.5-0.8cm。结果 术后1、3、6个月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宫颈柱状上皮外翻的发生率1.59%(1/63)低于对照组14.52%(9/62),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8);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宫颈黏连狭窄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术中颈管粘膜环切可有效预防术后宫颈柱状上皮外翻的发生。

【关键词】 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宫颈柱状上皮外翻;宫颈上皮内瘤变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25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325-01

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其术中、术后并发症也逐渐引起重视,如围手术期出血、术后病灶残留与复发、宫颈管狭窄、对妊娠和分娩的影响等,其中宫颈柱状上皮外翻是LEEP术后一种较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8.61%-34.72%。为进一步探明术后宫颈柱状上皮外翻的原因,寻求有效预防措施,本研究的12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进行了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妇科门诊经宫颈脱落细胞检查、阴道镜及组织病理学三阶梯方法诊断为CIN,并能按要求进行随访的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65例:年龄23-65岁,平均35.5岁,已生育64未生育2例,其中CINⅠ30例,CINⅡ28,CINⅢ7例。对照组62例:年龄22-61岁,平均39.2岁;已生育59例,未生育3例;其中CINⅠ31例,CINⅡ29例,CINⅢ3例。

1.2 方法

1.2.1 设备 采用美国飞尼斯LEEP刀。

1.2.2 操作方法 固定3名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手术时间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7天。LEEP术前先行阴道镜检查,切除范围及电切形状的选择根据病变的程度和范围结合年龄、生育要求。本研究均采用三角形电极进行LEEP,止血用球形电极。一般CINⅠ者选择小的三角形电极小锥切,切缘在病变外0.3cm,锥切高度1cm;CINⅡ、CINⅢ者用中、大号三角形电极锥切,锥切底边在病变外0.5cm,高度1.5-2.5cm。具体操作:对照组采用1%利多卡因作宫颈局部麻醉,碘染后在9点或3点处进刀,顺时针360°旋切病变组织,迅速均匀,最后一次完整切割病变组织,范围大者可用三角形或环形电极补切;研究组在完成对照组同样的操作步骤后再用小环形电极(直径1.0cm)伸入颈管约0.5-0.8cm,分前壁和后壁二次从宫颈内口向外口方向切除颈管粘膜组织。两组病例如有出血用球状电极止血,切除标本采用定位标记后以10%的甲醛固定,送病理检查。

1.2.3 随访 术后1个月随访创面修复、阴道流血及分泌物情况。术后3个查宫颈修复情况、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必要时活组织检查,每3各月随访1次,正常者1年后半年随访1次,2年后改为每年1次。

1.2.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术中出血量:以纱布浸湿面积来估算。浸润面积达1/3,估计出血量约5ml;浸湿面积达2/3,估计出血量约10ml;整块纱布浸湿估计出血量为15ml。②手术时间。③宫颈柱状上皮外翻的发生率:术后1各月、3各月检查,宫颈外口见红色息肉样增生,突出宫颈表面,为宫颈柱状上皮外翻。⑷宫颈粘连狭窄的发生率:术后6各月内发现月经血流出不出,检查见宫颈粘连或宫口狭小、小棉签不能通过为颈管粘连狭窄。

2 结 果

2.1 术后宫颈柱状上皮外翻发生情况 术后1各月随访,研究组有3例宫颈柱状上皮充血、轻度外翻,表面见黄色分泌物;对照组有11例宫颈柱状上皮不同程度外翻,其中2例见粘膜充血、表面覆盖黄色分泌物。以上5例有炎症者均给予甲硝唑栓局部应用1-2个疗程,炎症控制后其中4例宫颈柱状上皮外翻消退。术后3个月随访,研究组1例发生宫颈柱状上皮外翻(14.52%)。术后1各月、3各月两组宫颈柱状上皮外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术后宫颈粘连狭窄发生情况 术后随访6各月研究组、对照组均无宫颈粘连狭窄发生。

3 讨 论

随着CIN的发病率在育龄妇女中逐年上升,LEEP手术因其安全、简便、无痛苦、恢复快、治愈率高等优点,成为了治疗CIN的主要手段,受到广泛关注。

有文献报道,宫颈管炎、LEEP环切过浅、HPV感染是LEEP术后宫颈柱状上皮外翻的相关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在锥形切除宫颈及颈管组织后,再用小环形电极伸入颈管切除颈管粘膜0.5-0.8cm,比仅有三角形电极行锥形切除宫颈及颈管组织,术后的宫颈柱状上皮外翻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提示宫颈粘膜切除深度不够是造成LEEP术后宫颈柱状上皮外翻的主要原因。宫颈炎症也是LEEP术后宫颈柱状上皮外翻的一个因素。故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对有阴道炎者应治愈后再手术,同时术前做好阴道冲洗、术中注意无菌操作、术后积极抗感染治疗,从而避免术后宫颈感染,也是预防宫颈柱状上皮外翻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薛月珍,韩玲,江立珍.不同LEEP术式在治疗宫颈病变后宫颈塑造观察[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6(9):1051-1055.

[2] 樊庆泊,Tay SK,沈铿.子宫颈环形电切术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中的价值[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5):271-274.

猜你喜欢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环形电切术和冷刀宫颈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疗效研究
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观察
两种宫颈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治疗疗效观察
宫颈病变应用冷刀锥切术与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效果对比
阴道镜下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诊断分析
Livin基因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关系的研究
宫颈环形电切术对CIN患者术后妊娠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宫颈电环切术在治疗CINⅡ~Ⅲ级中的临床应用
阴道镜图像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TCT与HPV—DNA检测配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