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为什么厌学
2013-04-29王丽
王丽
近些年来,我发现很多农村小学生把学习当成负担,甚至厌学。为此,我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导致小学生厌学主要有几个原因:
一、“读书无用论”的影响
尽管教育的价值和功能愈来愈凸显,但现实中读书无用论潜在的负面影响依然相当严重,认为读书没有出路的家长大有人在。一些媒体所报道的“某人连小学都没有读完,却成为了一个大老板,现返乡办企业以回报乡邻”等事例,无形中影响着在校学生及其家长,造成对学习的认知偏差——能挣钱就行,弱化了他们对教育和学习重要作用的认识。另外,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也降低了人们对教育收益的预期,强化了对读书无用论的认同。而部分“赋闲在家”的大学生,则给了他们口实。
二、人口流动
当前外出打工仍是农村大部分青壮年的选择,与其相伴的是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留守儿童大都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老人往往对自己的孙辈在生活上是疼爱有加,而忽视对孩子的道德品质、学习、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这样就出现了“打架,爷爷帮;卫生,奶奶做;不交作业爷奶找借口”的现象,令老师无可奈何。久而久之,就造成了部分学生学习困难及融入集体困难,从而产生厌学情绪。而跟着父母到外地上学的学生由于受到收入和各种情况的制约,很少能进当地较好的学校,绝大部分只能在薄弱学校及民工学校就读,且往往不能及时入学,致使学业中断,造成学习困难。还有的由于家长工作地不固定,孩子处在不停转学的状态中,学习成绩退步,难以融入班集体,最终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以至于厌学。
三、成绩不好
目前,在农村小学阶段,成绩往往是学校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唯一标准。在教学中,学生思考的时间被剥夺,无法享受体验过程和获得结果的喜悦,而单纯性教育评价制造了种种矛盾,也派生了所谓差生的悲剧。孩子往往从最初强烈的自卑感发展到焦虑不安,最终陷入适应障碍而厌学。
四、学习生活乏味
目前,农村小学的硬件设施虽得到很大改善,但软件并没有随之改善。比如师资力量不够,一个普通小学六个年级,只配10名教师(注:有一半学校还不到10名教师),课程全部开设,每位教师都要教四五门课,小学教师成了全能教师。天天面对同一张面孔,且教学水准不能保证,难怪学生觉得乏味而厌学了。
(责 编 木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