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经验

2013-04-29李海容

河南教育·高教 2013年8期
关键词:历史经验传播马克思主义

摘 要: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伟大胜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只注重“宏大叙事”转变为关心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小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传播;历史经验;中国实际

收稿日期:2013-06-20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2012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规划项目(编号:2012-MGH-038)

作者简介:李海容(1982- ),女,郑州成功财经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从19世纪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接触、了解马克思主义,到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伟大胜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民众认同与接受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并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深入研究和认真总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的基本经验,有利于更深入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一、传播的目的和归宿:理论的最大魅力在于实践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一个由静态理论到实践运用的过程。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主要依靠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阶层,他们利用的是报纸和杂志等传播媒介,这也决定了传播只是通过翻译、阐释马克思主义等静态传播方式,只是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和解释中国的社会现实,还没有进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实践。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再局限于精英知识分子阶层的静态传播,而是从精英走向工农劳苦大众。

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并同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发生了联系,马克思主义才被中国人民掌握。任何思想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被大众认可和接受,才能实现大众化。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灵活运用到中国社会实际中,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形成燎原之势,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长远指导思想。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由于这一思想体系顺应了时代和人民的要求,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因此很好地被大众认可、接受并转化为大众争取自由和解放的思想武器,成功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发展”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在解放思想、直面问题的基础上,对这三大理论进行整合构建,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又重申了这个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性,继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深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运用的经验总结,保持了它独有的贴近群众生活、紧扣时代脉搏、针对现实问题的特点,有力地解答了时代的问题,分析了中国面临的难题,阐述人们关心的热点,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二、传播的核心目标:最大限度地体现以人为本

一个理论是否有力量、能否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所信仰,关键在于这个理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能够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能否熔铸到民族精神、与民生相结合、体现以人为本,能否上升为统治阶级的主流意识形态。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理论,是当前我国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我们之所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被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所证明的科学理论。在其指导下的中国革命,推翻了“帝、官、封”三座大山,第一次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在其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人民生活逐步步入全面小康,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普通群众由于受条件、环境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不可能完全掌握它,群众关心的是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所以马克思主义要想巩固其群众基础,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和信仰,必须从理论层面回答群众所关心的问题,真正做到为群众服务,为群众办实事,为群众谋利益,这样才能使群众有了解、认同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愿望并愿意把它逐步付诸实践。

在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作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政治斗争的手段和工具,这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宣传、传播和教育的思维模式和实践方式并没有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而转变过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秉持革命年代的思维方式和实践路径,直接导致了传播客体处于一种“你说我听,你推我动”的受控、被动局面,个性意识往往处于被压抑状态。这种传播局面不仅违背了国家和人民群众需要的历史性,也忽视了人民群众需要的全面性,使马克思主义传播一度遭受扭曲,而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不能排斥人的本性和价值关怀。

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成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首先就要使马克思主义符合人民大众的实践主题,紧扣和预测到人的需求的历史性和全面性。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的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过程中,如果过分强调人的政治需求,或过分强调人的物质需求,而忽视了人的内在价值需求,都是过分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工具看待,造成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失落。马克思主义是以“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的。因此,我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应该始终铭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宗旨,关注人的内在价值和目的本身,在传播中自觉地表达人民大众的多方面需求,即坚持“以人为本”。

三、传播的主体要求:自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反观马克思主义传播历史,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思想之所以能够很快在中国思想领域中被认可并居于主流地位,逐渐成为先进的中国人的理想信仰和实践的指导思想,一是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当时大多数中国人救亡图存的迫切愿望;二是有坚定信仰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充满了热情,并身体力行地实现着自己的文化自觉和行动自觉。这是马克思主义传播不可或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毛泽东说过:“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一种理论要发挥它改造世界和变革世界的力量,还必须有一个很重要的载体,那就是践行和传播它的主体。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践行和传播主体就是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共产党。邓小平曾明确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仰者在中国社会充当了两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一是思想的传播者,五四运动时期,李大钊、陈独秀等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因为他们信仰马克思主义,所以他们通过办刊物,积极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热情引导无数的青年知识分子投身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行列。二是思想的践行者和创造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并被大众所认可,不仅需要先进的知识分子进行思想的传播,更需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践行者。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还在于有毛泽东、邓小平等一大批深刻了解中国国情和社会实际、能够自觉主动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中国社会实际中的人。如果中国的革命者和实践者只是死守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者,中国革命就不会成功,马克思主义也不会成为今天我们党和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了,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来源、动力和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同样,如果只有懂得中国国情和实际却没有科学理论思想指导的人,中国革命也同样不可能成功,正确的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马克思主义正好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正如列宁所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因此,理论的实践者既要忠实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和理论品质,又不能拘泥于某一论断的局限,做到因地、因时制宜,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对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积极推动作用,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党和国家的长远的指导思想。

四、传播的有效载体:贴近群众实际的大众话语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可以通过法律上升为国家意志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但要使这些理论创新成果成为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仰和行为准则,还需要用“大众话语”来表达。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谈道:“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语言。”但是,我们没有很好地坚持这个优良的传统,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曾经一度采用高调宣传的政治话语,如“以阶级斗争为纲”“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高调的政治话语,表现为一种全面的、完整的、十全十美、千篇一律的宏大叙事,脱离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实际,这样导致了人民大众产生逆反心理,就不可能真正地信仰这些政治话语,更不会把这些政治话语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群众路线,关心现实,关注民生,以人为本。传播主体要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为群众多办好事、办实事,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习近平总书记在代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讲话时深情地讲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他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习总书记的语言朴实动人,没有空话,没有套话,更没有大话,他的态度诚恳,亲切可人,给我们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务实亲民、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良好作风。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宏大叙事”“唱高调”的政治话语已不能也不会引起社会和大众的注意,反而关于日常生活幸福承诺的小叙事逐渐成为社会和大众关注的焦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只注重“宏大叙事”转变为关心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小事”,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各种现代传媒的方式宣传党和国家的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三联书店,1979.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责编:周晶晶

猜你喜欢

历史经验传播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近代以来中国办学成功历史经验之浅谈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当代传播视野下的昆曲现象
水务纠纷的化解之道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延安时期党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