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探析

2013-04-29曾成功

考试周刊 2013年83期
关键词:发展方向现状分析意义

曾成功

摘 要: 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应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课程标准为准则,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价值判断,促进教师有效开展教学。本文以万州区为例,分析了小学品德课堂有效性教学评价的现状,阐述了品德课堂有效性评价的意义,指出了品德课堂有效性评价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小学品德课堂教学 有效性评价 现状分析 意义 发展方向

随着新课改向纵深发展,改变凭固有的认识评析课堂、感觉评析课堂教学、以点带面的评析课堂教学的状态很有必要。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应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新课标准为准则,开放、整体、全程的评析课堂教学环节与行为,全面深刻审视课堂教学场景中呈现的教育价值,指导教师追求教学效果和教育价值的最大化。探讨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是每位品德教师的重要课题。

一、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分析

品德学科各校都存在专任教师少、兼职多的现象。新课程改革初期参加过全员学科培训的教师,由于年龄、岗位等原因,有的退休,有的更换了任教的学科教学,而后期担任本学科教学的教师基本上没参加过系统的学科培训,更别说教师从教前所学专业。目前,我区的品德学科教师为960多人,其中86%为兼职,专任教师仅16%,兼职教师中33%是学校领导、50%是班主任,17%的教师主要承担其他学科教学。虽然各校基本按课程计划的课时上课,但各校开展的品德学科教研活动极少,更没有在学校层面组织过品德学科教师培训,对品德学科教师备课情况、课堂监控、实践活动、学业评价等常规管理基本上没触及。全区思品任课教师中,参加过区、市等上级组织的教材培训活动的占16%,参加过品德学科国培的教师近10人。教师课程标准意识淡漠,对课程的理解停留在教师自己作为学生时候接受的观念和学习行为层面,课堂普遍存在忽视学生的体验感悟,忽视学生的探究合作,忽视学生的生活基础等现象。品德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方式单调,教学思想封闭,对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缺少有效指导和有层次的训练。品德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大打折扣,离品德课程标准要求相去甚远。纵观区内外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研究的状况,思考和研究小学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性、有效性的课题不少,但很少有对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的研究。即使是对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的研究,也仅停留在观察课堂上师生状态、提出活动策略、评课方向与要领等层面上,不涉及对教师教学设计与师生活动行为的价值分析。

二、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的意义

2011版《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品德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以及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生活基础、激发学生关注生活的兴趣和参与生活活动的热情、培养和训练学生主动探究与思索生活现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品德实践、引导学生辨证看待和处理生活事务等,以促进学生主动形成良好道德与视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主动发展社会性。

我们基于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把握和课堂教学现状的研究,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助推新课程改革,主要举措是以课程标准为标准,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评价课堂教学环节以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评价学生学习状态以促进教师教学策略的优化。引导教师具体分析和把握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教学现象中的价值,促进教师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真正全面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及其思想,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优教的目的。我们设想通过此项研究,探索小学评价《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策略,科学合理地具体分析《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的有效性,形成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案例文集供全区一线教师参考,形成小学品德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指导全区小学品德教学,提高品德教学的有效性。纠正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价值导向的乏力,忽视学生创新力、实践力的倾向,促进教师树立对教学行为和活动现象进行价值审视的意识,改善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热爱,树立关注生活、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态度,促进学生的人性本真发展和在实践活动及关注社会生活中形成核心价值观和新思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达成品德课程的总体目标。

三、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的发展方向

概念界定: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课堂教学评价就是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评价是指针对品德课堂教学过程,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活动过程做出价值分析和判断的过程,促使教师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有效开展教学。灵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我学习的潜能,促进学生道德与情感、行为与习惯、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

1.评价教师课堂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的有效性。具体剖析教师课堂教学目标是否基于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学生的基础与经验,上升到对课程标准性质、目标、理念、教学建议的全面理解和科学合理把握情况。

2.评价教师课堂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对学生的关注水平和引导道德价值取向的有效性。具体剖析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否从学生身心健全发展的高度,关注教学行为对学生的过去、现实、未来成长的影响,落实呵护学生学习兴趣、尊重学生身心,促进学生情感的深化与道德认识的提高情况。

3.评价教师课堂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效果的有效性。具体剖析教师课堂教学方式是否给予学生创新与实践的机会和空间,并给予科学合理的帮助与指导,使学生的认知有所提高、情感有所熏陶、行为训练情况。

猜你喜欢

发展方向现状分析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的策略与发展方向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