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学翻译中语言风格差异比较
2013-04-29王宇
王宇
摘要: 中西文化的不同使其在进行中外文学的翻译上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翻译者都会受到译语语言的民族风格的限制。文学翻译主要受本土文化传统、语言系统和思想方式的影响,本文针对中西文化的不同及在中外文学翻译中所体现的语言风格,对如何采用适合的翻译策略等问题作探讨。
关键词: 中外文学 翻译 语言风格 差异比较
我们一般将翻译定义为一种高级的人类语言系统,它是对语言的艺术性创造。翻译的基础是两种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共性,但是由于民族文化的不同,因此在语言的表达上存在着区别,这是翻译人员在翻译的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翻译人员应该减少文化差异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一、中西文化的不同之处
作为一个成功的翻译人员,应该对中外的文化有着很深的了解,这样,词语才在文化内体现其真正的内涵。如果不了解中西的文化,就会在翻译中出现误译,影响其原有的文学意蕴。
1.中外文化理念不同。即使是对同一事件的描述,由于中西文化的理念不同,会引发不同的感想。这也是由于生活条件及对文化内涵的了解程度不一样所致。例如:在对待龙这种动物的时候,中国人就把它作为民族的象征,所以在文学中常使用龙。但是外国人翻译的时候,如果不了解中国的文化,就会出现误译,只是赋予龙一个普通的意思,只是看成一只动物。
2.价值观的不同。中西的价值观念是不相同的,中国人比较注重集体主义,强调的是集体文化,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克制个人欲望,个人应该为祖国及集体服务,能够自觉地担当社会责任。然而西方的文化更为注重的是个人主义,强调的是个人为中心,重视个人自由,提倡個人价值的实现,并且自我意识比较严重。所以在文学的翻译中会出现这方面的倾向。例如:英国著名作家在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永远的尹卓燕》时,“Lyceum”在外国中的本意是希腊人观看歌舞及开展艺术交流的地方,为了迎合中国的价值观,将其翻译成:兰心剧院。这主要是因为兰花在中国的思想中是高洁的代表、君子的象征,但是在外国只是一种花。
3.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人比较注重逻辑思维的能力,在文学作品中一般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外国人比较注重形象思维,所以在翻译中国文学时,一般的词用得比较浅显,把原著中的意思改变了。
4.宗教文化的不同。中国人的宗教是道教、儒教、佛教。道教的思想形成到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它主要对哲学方面的涉及相对较多,儒家主要是传授人人平等,注重学术的研究,佛家对我国文学的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大,已经成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人比较信奉基督教,他们认为《圣经》是经典著作,西方的主要修辞手法就来源于《圣经》里面,对外国文学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大为在翻译中国文学作品《红楼梦》的时候,中间也一句话是说“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天”具有明显的佛教色彩,而在翻译的时候就成了“神”,也就是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这就是宗教的信仰不同。
二、中外文学翻译中所体现的语言风格
对于文学来说,汉语崇尚唯美,英语崇尚的是平淡、质朴,其在文学的翻译体现得很明显。
1.汉语善用艺术化的语言,英文较质朴。对于中国文学来说,在文学中应用较多的修辞手法,正因为汉语的修辞丰富多彩,所以中国文学比较含蓄。西方人崇尚形式主义及唯美主义,为了艺术而艺术。对于中国的诗歌来说,是比较有节奏的,给人以美感,但是如果说翻译成英语的话,就成了一杯白开水,没有韵味。但是外国的诗歌翻译成汉语,就相对来说增加了韵味,这都是跟中西文化有关联的。
2.直译与意译。外国文学让中国人翻译,在了解外国文化的基础上,就会加入一些中国的元素,就会意译,根据理解的意思通过中国的文学表达方式翻译出来,较多是意译,但是这样就有很多改变了原来文学作品的意思。然而,对于中国文学,外国翻译人员通常用直白的英语翻译,在英语语法的基础上进行直译,好比诗歌,也就失去了它原来的意味。
三、在中外文学翻译中选取合适的翻译策略
1.归化。所谓的归化就是将作品翻译成目的语的风格,让更多的人了解基本内容。为了保证翻译后的文章与目的语的价值观,以及文化意识相一致,一般根据目的语的文化规范对原文进行适当的变更。例如:汉语中的龙生龙,凤生凤,可以直译成Dragon born dragon,chicken born chicken。因为龙在我国是虚构的形象,并不影响它在原句中的意思。
2.异化。所谓的异化就是将原来的语言文化作为目标,能够将文章的原汁原味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这种方法相对来说比较难,但是它对于两种文化的融合是非常有益的。所以对于翻译来说,异化是首选的翻译策略。例如:纸老虎就可以翻译成paper tiger,这就达到了原汁原味的目的。
针对以后的文学翻译中,不管是归化还是异化,或者是将两种结合起来,要求的都是尽量保持原文学作品思想不变的前提下,不能够脱离原文的语境,从实际出发,针对具体的材料,选取具体的翻译策略。
四、结语
总而言之,由于中西文化存在着不同,给文学的翻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只有深刻地了解各国的文化,才能在翻译上突破常规,做到有所创新。在保持原文意思不变的情况下,还能够使语言更加华丽,使原文与译文产生一致性。
参考文献:
[1]王春燕.浅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方法[J].科技信息,2009(01).
[2]孙雪娥,何树勋,廉洁.英美文学作品中双关语的修辞效果及其翻译[J].商洛学院学报,2009(05).
[3]胡曙中.英汉修辞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喻锋平.谈目的论中翻译策略的影响因素[C].王东风,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393.
[5]王东风.变异还是差异——文学翻译中文体转换失误分析[J].外国语,2004(3):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