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3-04-29刘敏
刘敏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应用早期康复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Barthel指数(BI)及脑卒中生存质量量表(QOF)评分的不同。 结果 ①入院21 d、35 d两组患者ESS评分均显著升高,其中观察组患者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②治疗35 d后,两组患者BI评分及QOF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患者改善更加明显,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康复;脑梗死;肢体功能;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743.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9-0127-02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经典型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可以确诊。经及时溶栓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多可以得到显著改善,但仍可能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为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肢体感觉及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改善预后,神经内科医师建议进行早期功能康复治疗[1]。本研究中,笔者通过对照研究,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11年1~5月我院神经内科诊治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45~75岁,平均(62.70±8.45)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及病情病程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入组患者及其家属均被告知本研究的内容,并按照自愿、知情、同意原则签署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
年龄40~75岁;均为初发病例;典型急性脑梗死症状;影像学检查显示明确的脑梗死病灶。
1.3 排除标准
脑肿瘤、脑出血及脑炎;血液系统疾患;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系统疾患。
1.4 研究方法
药物及营养支持治疗方法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的治疗原则[2]。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应用早期康复治疗,在急性期给予保持良肢位,对意识清醒及病情稳定的患者由专业的康复科医师进行实施康复训练。
1.5 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分析
3讨论
脑梗死约占脑卒中的70%~80%,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急性脑梗死的病理学基础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致动脉血管狭窄及栓子栓塞动脉而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发生神经细胞死亡,影响神经功能。若得不到及时治疗,病灶最终发生坏死,形成软化灶。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对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降低致残率已经成为临床医师的首要任务[3]。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其生活质量的评估也成为衡量患者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研究中,笔者对患者实施了早期康复治疗,结果显示入院21 d、35 d两组患者ESS评分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35 d后,两组患者BI评分及QOF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改善更加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虽然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强大的结构重塑和功能重组功能,但依靠本能运动的恢复是有限的。必须通过学习和训练来最大限度地恢复神经功能[4]。研究发现,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强化运动训练后,其上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等方面均好于常规训练组患者[5]。早期康复训练可以加速大脑侧支循环的建立,促进病灶周围组织和神经细胞的重组和代偿,增强其可塑性。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江平. 早期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作用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4):52-53,56.
[2] 李建标,何锦照.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7):157-158.
[3] 纪别克.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 吉林医学,2010,31(21):3442.
[4] 黎玮,王月华.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 吉林医学,2010,31(19):3161-3162.
[5] 史德海,张卉田,赵梦杨,等.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影响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11):75-77.
(收稿日期:2013-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