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临潼区农村中职教育的困境与出路探析
2013-04-29史富强
摘要:本文以笔者在西安市临潼区农村中职教育支教的实践和调研为基础,对西安市临潼区农村中职教育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及问题进行了深刻地剖析,在此基础上对农村中职教育更加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农村中职教育 困境 出路 探析
农村中职教育担负着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新型农民,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笔者在支教期间,对西安市临潼区农村中职教育进行了深入调研,目前农村中职教育虽然发展势头良好,但是由于在教育理念、教学改革、办学机制、招生、经费投入、师资等方面存在问题而使其陷入困境,笔者以一名农村中职教育支教工作者视角,试图探求临潼区农村中职教育走出困境的思路与方法。
1 临潼区农村中职教育的现状与困境
西安市临潼区地处“西部大开发”和陕西“一线两带”建设的中心,目前正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经济民营化发展,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临潼区每年需要从事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关工作的各类人才约8000人,而临潼区职业教育的学校能提供的毕业生仅有1000人左右,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临潼区农村中职教育主要由徐杨、油槐、职教中心3所公办中职教育学校承担,“临潼区职教中心”(以下简称职教中心)是临潼区农村中职教育的示范和代表,因此本文主要以“职教中心”为例进行讨论和研究。“职教中心”位于临潼区新丰镇街道,是目前临潼区唯一一所市级重点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职教中心”的教学硬件设施有很大改善,新建成的建筑面积为4732平方米的实训大楼和两座新学生公寓楼已全面投入使用。目前全校共有在校生1600多名,教职工139名,其中专业教师48人,双师型教师16人。在立足临潼区经济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积极开拓与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开设电钳焊、电子电工、汽车修理等社会急需专业,目前正处于向上的良性发展时期,但仍存在着制约发展的瓶颈因素而使其陷入困境,据笔者的调研和总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沿用城市化模式办学,立足农村经济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识差。临潼区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劳动者,而临潼区的农村中职教育的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错位,专业技术型人才奇缺而管理型人才严重过剩,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不同步,致使办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不理想。
1.2 教育观念守旧,教学改革的力度不够。农村中职教育多由普教转制而来,办学观念和教育理念的改变不彻底,仍沿用普教的思想和方法办学,使得中职教育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的改革困难重重,严重制约了其健康发展。
1.3 招生情况不容乐观。临潼区各农村中职教育学校之间招生竞争激励、各校之间抢生源,缺乏有效监管;广大群众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严重影响招生;招生的局限性,目前招生仅限初中毕业生,而没有将占农村人口主体的成年劳动者纳入招生行列。
1.4 经费投入不足,实训设施紧缺。以职教中心为例,虽然学校新建实验楼宽敞明亮,但由于经费后期投入有限,职业教育专业课所急需要的实验实训设备严重缺乏,教师只能在黑板上或利用多媒体课件完成车、钳、焊等实习实作内容,笔者在支教期间担任的汽车专业的实训实习课内容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完成的。
1.5 教师缺口大,教师结构不合理。以笔者对职教中心教师情况统计的数据为例,全校师生比不到1:30,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分别只占教师的46.71%和2.7%。师资配置不平衡,教师多由普教转型而来,职业教育生涯短,专业知识面窄,专业技能不足,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缺乏学科带头人。
2 临潼区农村中职教育发展的机遇与出路
目前临潼区农村中职教育正处于机遇与困难共存的特殊时期,是临潼区经济转型时期,各种困难与问题交汇,只要充分认识发展良机,认真总结发展中的先进经验,就一定能找出临潼区农村中职教育健康良性发展的出路。
2.1 走出城市化模式,构建与农村经济相适应的办学机制。农村中职业教育只有走出“城市化模式”的歧途,立足临潼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坚持为临潼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确立合理的人才发展战略目标,才能培养出适应临潼区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2.2 改变观念,深化改革。彻底改变普教的应试教育模式,注重职业教育的能力培养,深化教学改革,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临潼区产业结构发展的需求,重新定位临潼区农村中职教育的目标,在临潼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为临潼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支持,瞄准技术性、业务性的岗位,改革办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合临潼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性和业务性人才。
2.3 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招生管理。根据笔者对临潼地区各中职学校招生情况的调研与统计,职教中心在临潼区的中职招生一直处于优势,每到招生工作开展前期,职教中心招生就业部门就积极准备宣传资料,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促进农村社会的传统教育观念和就业观念的转变;采取让家长和学生走进学校的方法,让家长和学生充分了解学校办学的理念、教育方法和实践教学的设施设备,让往届学生谈经验等方法使家长、学生了解中职教育,打消顾虑。另外,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招生监管力度,落实经费投入,可将占农村人口主体的成年劳动者纳入中职教育的范畴。
2.4 师资问题。教师的数量问题:目前临潼区各中职教育学校的师资数量均达不到教育部门所要求的师生比,教师的转型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议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师资互补等方法增加教师数量。教师的质量问题:加强教师的职后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水平,确保培训内容能紧跟社会需要、反映专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前提下培养不同学科、不同專业的教师,利用寒暑假选派或轮派各专业教师到著名高校、知名企业进行新知识、新技能培训和“双师型”教师培养。师资的保障问题:建立有效的师资培训保障体系,成立专门负责职教师资培训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培训目标、教学计划、课程安排等,为师资培训提供保障。
目前,西安市教育局开展的支教活动对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的加强和培养,对教育的均衡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有很大的作用。以笔者和其他两名教师在临潼区职教中心的支教为例。虽然我们的支教工作还没有最后完成,但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通过我们开展丰富的专业教研活动、专题讲座、校际交流和示范课等已经有效地将高职教育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传输到了职教中心,促进了职教中心教师的教育理念的更新、促进了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加强了职教中心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为了支教有更好效果,笔者建议支教工作要坚持长期开展,校际间的支教关系可相对固定以便加强联系和合作,教师选派一定要专业对口,并将支教教师作为桥梁,为城乡教育平衡搭建平台。笔者所在团队在职教中心支教期间,针对职教中心“汽修专业”专业师资和实训实验均薄弱的问题,既帮助他们培养师资,又组织职教中心汽车专业学生到我校汽车实训基地进行实习,取得很好的效果;另外支教教师的支教年限可在自愿的基础上适当延长,以增加支教的效果。
3 结语
本文是笔者在西安市临潼区支教期间对西安市临潼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在调研、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总结与思考,由于笔者能力所限,因此内容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总之,只要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和引导、制定完善的教育政策,加大经费投入;各农村职业学校立足区域经济、深化内部改革、强化师资培训,农村中职教育就一定能走出困境、走上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赵伟.邵璀菊等.新农村背景下农职教发展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7(19):12-14.
[3]庄西真.论职业教育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J].成人教育,2004(12):34-36.
[4]黄新茂.农村成人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J].成人教育,2004(9):24-26.
[5]刘福军.田静.云南农村职业教育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8):25-27.
作者简介:史富强(1971-),男,陕西扶风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