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好对外经济报道有章可循

2013-04-29

对外传播 2013年9期
关键词:钱荒华尔街日报导语

6月份货币市场的剧烈波动给中国金融风险敲响了警钟。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银行间市场的“钱荒”引发了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担忧,一时间海外投行接到无数客户来电,要求解释中国的金融风险,各大外媒也把聚光灯对准了流动性紧张。

由于“影子银行”的过度发展和央行的不干预态度,流动性紧张在6月的最后十几天不断发酵,上海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出现30%的报价,股市两天内一度重挫11%,数个银行股跌停,国内外舆论气氛紧张,对宏观调控政策的各种解读层出不穷,信息混乱,市场不知道风朝哪里刮。

而就在25日晚间,央行突然公开向市场做出保证,将在必要的时候提供流动性,而早先时候股市已经翻红,7天回购利率也骤降,瞬时间,“钱荒”落下帷幕。

在这决定性的关头,在央行备受市场质疑的时刻,新华社发表了《“钱荒”落下帷幕,央行任重道远》的深度文章,解释央行政策突然转向的合理性。文章没有回避问题。稿件剖析了此次“钱荒”发生的原因——“影子银行”发展不当,并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

作为世界财经报道的标杆,《华尔街日报》也就“钱荒”将结束做了报道——《中国央行暗示正试图结束“钱荒”局面》。

两篇经济报道的比较分析

本文对比分析新华社和《华尔街日报》的这两篇稿件。

两篇文章都采用了消息的形式,开头先介绍了央行的举措。不同的是《华尔街日报》的导语直接凝练了央行此举的原因,着重于“为什么”(why):“此前中国和海外市场出现大幅下跌,表明央行的政策可能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并有可能导致中国经济大幅放缓”。

而新华社的导语从“钱荒”的影响和央行过去的态度入手谈了“意义在哪里”(so what):“过去两周来,银行间拆借利率达到了两位数,股市也在资金面紧张下跌入熊市。”

两种方式都是财经新闻导语的标准写法,即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发生了又怎样。

导语之后两篇文章提到了25日股市的变动。因为股市是市场参与方对经济、金融风向最敏感的测量指标。

隔夜利率变动也出现在了两篇文章中。新华社文章引用了央行出手之后隔夜利率的回落来反应央行举措的影响。《华尔街日报》则是引用了之前的数据急升,称“中国央行自6月初以来一直在削减向银行间借贷市场投放的资金量,此举导致银行间利率飙升”。

对于央行为何出手,新华社和《华尔街日报》在观点上有所不同。新华社的文章说,央行“出手”是因为政策目标已经达到,即那些过激发展“影子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受到了警告。文章引用了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的话,而且也以民生银行股价跌停做例子,论证了这一点。

而《华尔街日报》对央行的警告是否管用持保留意见。它指出,最近几周,中资银行并没有控制高风险贷款的投放,而是加快向客户出售高收益投资产品以获取存款。这些所谓的理财产品(主要是1年期或更短期限的投资工具)所支付的利率远高于正常的存款利率。

新华社在文章中也提到,央行结束流动性紧张的原因之一是各商业银行为了在“钱荒”中补充流动性而不得不发行收益率更高的理财产品。这提升了“影子银行”的风险,和央行的初衷背道而驰。

《华尔街日报》称,批评人士表示,中国央行的打击过快过猛,可能对经济造成损害。它援引华北一家大型国有银行的高管的话說,市场非常恐慌。新华社则是援引了银行高管的话说,如果拆借利率持续高企,银行将不得不提高对企业的贷款利率,而这对中国经济的打击是很大的。

值得注意的是,两篇文章都没有止步于解读央行的政策,而是进一步探究了造成流动性紧张的根源——“影子银行”体系过度发展。

因为中国的商业银行只能给储户提供央行规定的利率(和通胀率不相上下),所以中国的储户有很强的动力来购买收益率更高的理财产品。这些理财产品资金的发放对象往往是那些从银行表内业务无法贷到款的,包括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

房地产商和地方政府能够负担超过10%的利息,但疲弱的实体经济却不能,因此银行表内业务之外的“影子银行”体系在过去几年迅速发展,已经占到了社会融资规模的一半。前五个月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52%,而同期银行新增信贷累计增速仅为7.3%,信托、租赁、典当等非传统业务增长极快。

而正是因为银行在“影子银行”体系介入过多,期限错配严重,才导致了6月底的这次“钱荒”,再一次敲响了金融风险的警钟。

《华尔街日报》称,中国官员和国内外经济学家一直担心,“影子银行”引发的信贷激增可能最终导致信贷泡沫,进一步削弱中国业已放缓的经济增长,迫使政府参与巨资救助。

而解决这一问题,两篇文章都认为央行仅仅依靠“钱荒”来警告一下是不够的。

《华尔街日报》援引北京君投资本管理中心(Empire Capital Management LLP.)驻北京负责人彭俊明的话说,中国央行可能采取了错误的处理方式。“央行应诉诸其他途径,例如加强监管来抑制信贷增速,而不是营造银行间信贷紧张局面,银行间信贷吃紧可能导致银行信誉受损,进而全面停止相互放贷。”

新华社没有评价央行之前做得怎么样,而是谈了接下来应该怎样做。新华社的文章认为,管理层必须在利率自由化、地方债发行和增加银行经营行为透明度等方面下功夫。

有章可循

梳理新华社和《华尔街日报》对“钱荒”的报道,不难发现财经新闻报道有规律可循,有程式可依,关键是理顺逻辑关系,采访到业内人士,把事情说清楚。

首先是开头。导语不仅要说发生了什么,还要说明“为什么发生”以及“发生了又怎样”。很多经济报道一开头都是一堆数字,而不提数字表达了什么意思。还有的就是一个直接引语,而不是凝练事件,这也是不可行的。

导语之后一定要介绍事件发生的大背景,要给一个简要的来龙去脉(context),从而更好地让读者理解“发生了什么”。

在前五段最好出现引语。引语一定要出现在文章最合适的地方,而且是越少越好。许多人写稿子都是一堆某某说,某某说,引号里的东西一大堆,以为越多专业人士说越好,这是不合适的。不是说不采访市场人士,而是说不要把稿子变成了采访实录。

分析宏观形势一定要结合微观,描述市场参与者的表现。比如,两篇文章都提到了股市。股市是市场参与者反映信息最集中的场所。

再就是不要止步于表象,特别是相对重大的事件。央行的政策宣示是“钱荒”结束的标志性事件。在这个重要的新闻节点,我们不能就只为央行做解释。两篇文章都触及了“影子银行”,都指出“钱荒”对商业银行的警示不足以化解金融风险。

纵观两篇文章,它们之所以能做到深度解读是因为采用了大量的资料和采访素材——对多个经济学家的采访,海外投行写给客户的报告,某些地方融资平台的运作模式等等。这些东西的获取都是要用心在平时。所以,财经报道必须要随着瞬息万变的经济运行而走,时时刻刻积累,在关键的时候用上。

猜你喜欢

钱荒华尔街日报导语
导语
阳光
本期专栏导语
也许没有《华尔街日报》模式,但故事终究是报道的基本
导语
《华尔街日报》印刷广告收入下滑将裁撤印刷版面
ENGLISH ADOPTSMORE CHINESE WORDS
钱荒遇上货币空转
宋朝“钱荒”
为什么我不再看《华尔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