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史对体育教学的启示
2013-04-29薛士兵
薛士兵
摘 要:针对目前学校体育教育的情况,以及体育史教学的缺失,通过分析,明确体育史教育在课堂中的重要性,旨在提高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史;生产劳动
体育是人类为适应自然和社会,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而自觉地改造自我身心和开发自身潜能的社会实践活动。体育史研究的是体育的历史,即体育从起源到发展至今的全部过程。体育教育就是通过身体活动和其他一些辅助性手段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而体育史的教育是体育教育的一部分, 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体育发展进程中的主要事件、主要内容及主要人物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体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体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互动关系,了解体育家的简历及其基本的思想、精神与对人类文明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从体育的起源,体育史对课程改革的启发,体育史的教学和育人功能,以及体育史的教育价值等方面,研究了体育史对体育教育的启示。
一、体育的起源
源于动物本能性活动和人类生产劳动、军事等活动中的某些身体活动形式,经历漫长的历史,慢慢就演变为体育活动。有了人就有了人类社会,也就有了人类为满足生存需要和心理、生理需要的各种活动。体育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体育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长久。随着文明的进程和部落的产生,出现了巫术和宗教,在巫术的作用下,带有强烈功利性目标的身体活动逐步与产生劳动和军事活动分离,源于动物性的嬉戏活动逐步转化为人类有组织的游戏活动,并逐步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特别是弓箭和巫术化身体活动的出现,是原始体育形成的标志。
二、体育史对课程改革的启发
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从尊重学生的主体出发,坚持把“健康第一”作为体育课程的最高目标,更加注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情感变化,注意学生的行为养成和能力的提高。
改革体育史课程是加强体育史教育的需要,是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由于体育史的研究内容广泛,分支众多,如何把体育史研究的丰富成果合理转化为教育形态,是一项需要深入探索的工作。
1.由于体育思想和运动技巧方法是体育的核心和本质,是体育思想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体育史课程应透过历史集中对体育的基本概念、体育思想和运动方法的发生、发展予以总的描述,并从中揭示体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基本脉络,以及体育发展与人类社会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2.对于体育史教材的编排,笔者认为不必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及完整性。一个体育项目及其运动技巧和理论的形成大都经历了从原始本能的生产生活需求,到因为一些功利性目标,使之逐步与劳动、军事分离而发展为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进而才慢慢逐步推广。关于内容的编排形式,其实可以不拘一格,考虑到学时的限制以及学生的兴趣特点,可以尝试选择专题做研究报告。比如可以分为几大块:中国体育史、世界体育史、古代体育史、现代体育史、当代体育史等等。
3.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还应鼓励并邀请资深的专家教授或知名优秀运动员做专题报告,也可以观摩优秀运动员的比赛资料。比如,在讲述篮球发展史时,可以搜集近几十年NBA的一些有代表性的优秀运动员的比赛视频和中国知名篮球运动员姚明的比赛资料,让学生切身体会NBA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三、体育史的教学和育人功能
台湾体育学者吴文忠在他的著作《体育史》一书中写到:“体育史是记述以往人类体育活动的真相和演进的历程,并探究其因果关系,供给今人和后世作为参考,以求今后体育无限发展的科学。”体育史是研究体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与其他学科史一样都是人类文明为后人提供的镜子,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教育功能。
1.体育史在教学中的作用
课堂中穿插一些相关的体育史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领会贯通所学的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创造性的学习。例如,在教授篮球课程时,可以向学生讲解篮球的起源与发展。当学生知道最初的篮筐是“桃篮”时,必定会对篮球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不但对篮球这项运动有着更直观的认识,也提高和发展了学生的体育思维能力,并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拓宽了知识面。
列宁曾经说过:“一种科学的历史是那门科学最宝贵的一部分,科学只能给我们知识,而历史却能给我们以智慧。”作为传承人类社会文化及发展的体育课程,应该适当介绍体育的发展历史、体育科学的思想体系、体育家及运动员的创新进取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体育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体育史的育人功能
(1)体育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思想和创新意识
体育不仅是原始人求生的生理需要,也是原始人表达喜怒哀乐、抒发情感等心理活动的需要。体育史又为传承和发展体育提供了丰富而有力的材料,向学生介绍体育的演变及发展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创造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增强其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足球是当今世界上最具神奇魔力的体育运动,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大运动。足球运动是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源远流长。现代足球运动起源于英国,从英国走向欧洲,从欧洲走向世界。而古代足球最早起源于我国古代的一种球类游戏“蹴鞠”,后来经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发展成现代足球。此外,将体育发展史上的转折时期作为重点,通过有选择地介绍突破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体育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
体育史形成和体育思想的建立,离不开一定的研究方法。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历史上一些运动项目发展的思维习惯和研究方法,分析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让学生从中获得借鉴和启发,从而增强其方法论意识,培养其科研素。体育史中有着极为丰富的科研方法的典型案例。例如,跳高姿势迄今为止共经历了5次大的技术革命,分别是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背越式。1864年,跨越式是第一种正式载入田径史册的跳高姿势,直至第22届莫斯科奥运会上,联邦德国运动员韦希格以背越式一举夺魁,背越式才开始占据跳高技术的统治地位。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学生从中不仅学到了体育史知识,更重要的是体会了体育史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素质,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体育史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体育史是一门交叉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具体的体育运动项目,还包括物质财富、行为制度以及观念,而且涉及历史、哲学、文学等学科的内容。体育史教育可以使学生具备均衡的文化素质和与时代相适应的知识结构。体育史涵盖了自然科学、人类思想、社会历史、哲学政治、宗教习俗乃至法律和军事等方方面面。比如谈到围棋就会想到历史上的尧。据《路史·后记十》记载,尧的儿子丹朱品行不好,凶狠妒忌,兄弟间纷争不休,尧就发明了围棋来教育丹朱修身养性。体育史能把体育教育的求真跟人文教育的求美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幅度地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4)体育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激发民族自豪感
中国古代对生命、健康和保健方法等的认识,都被归属于“养生”或“修身养性”的范畴。气功、武术、象棋、围棋等都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人对修身养性的重视。清代著名教育家颜元主张“武备”“文事”“经史”“艺能”四斋,人称习斋先生。其弟子李塨继承并传播了了习斋之学,强调教育的经济作用,重视军事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并留下了《学乐录》《学射录》等论著。梁启超曾高度评价说:“中国两千年来,提倡体育的教育,除颜习斋,只怕没有第二个人。”
中国近现代体育同样有许多值得骄傲的地方。1984年许海峰的第一枪为新中国打通了奥运之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奥运金牌榜名列第一。羽毛球、乒乓球更是我国的传统强项。110米栏运动员刘翔更是多次打破了欧美运动员的垄断,书写了黄种人的神话,让国人为之振奋。
四、体育史的教育价值
体育史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揭示体育和保健知识的来源和应用
3.继承和传播体育文化和体育思想
4.为未来体育发展方向和史学研究提供必要的空间
5.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体育源于远古,如果我们不去追溯古今体育的演变及进化,不了解点体育史,就难以理解体育的发展基本脉络,就可能片面简单地认为体育就是最基本的身体活动及运动技能技巧。为此,我们完全有必要让我们的学生更多地去了解体育史,然而,由于各种历史原因,现在的体育课堂基本都是常规的身体活动及技能技术教学,很少涉及体育史的内容,而课本上对体育史的内容介绍也相当少,这就让学生无从去了解体育的历史。同时,由于受到体育中考及升学压力的限制,大部分教师都忽略了体育史教育,认为只要把考试项目的成绩提高就可以了。在这种教学方式的教育下,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一种错误思想,认为体育就是一种纯粹的体育活动或“玩”,这就扼制了他们智慧的发展,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性。体育教师应尽快醒悟过来,深切理解体育史的教学价值,让我们的学生能真正走进体育的殿堂,让我们的体育教育不再是一种简单的身体活动的教育。
体育史是体育教育中长期以来一直被忽视的问题,除了教材本身的局限性外,教师意识不够也是个主要原因。在当今新课标教育环境下,它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提高毅力和学习兴趣,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因此,将体育史的相关知识渗透到日常的体育教学中,能充分发挥体育史的教学和育人作用,既是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又不失为新课改下体育教育改革的一条途径。
参考文献:
[1]谭华.体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毕世明.中国体育史学的现状和未来.体育文史,1990(5).
[3]王素.体育史研究方法论思考.体育文史,1989(5).
[4]杨永昌.试论体育史学科意义及价值功效.职业教育,2012.
[5]王俊奇.再论体育史学的现状与未来走向[J].体育学科,2007.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熟市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