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业市场结构性失衡背景下如何加强高职学生的培养

2013-04-29张婧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3年9期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

【摘 要】高职学生是社会重要人才资源,加强高职学生培养,必须从专业培养、综合素质提升、思想教育、就业渠道等多方面入手,确保其顺利就业。

【关键词】就业市场;结构性失衡;高职大学生

一、就业市场现状

近年来,就业市场结构性失衡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高校扩招使得大学生人数激增,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另一方面,企业“用工荒”持续上演,超过六成的企业基层工人招聘难。高职学生是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就业关系到个人、学校、家庭的发展,社会安定,是摆在高校工作者面前的工作重点。

二、就业市场结构性失衡体现的方面

就业难是一个结构性问题,不能单纯从数量上解读,而是特定领域、时间、行业、地点的就业难。

1.就业地域结构性失衡

对高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数据显示:62.5%的学生希望去省会沿海城市工作,只有不到7%的学生选择去西部等艰苦地方工作。就业地域偏好导致了人才扎堆北上广,而急需人才的西部、边远地区却人才难求。

2.就业技能结构性失衡

基层员工招工难集中体现在技术工人岗位,尤其是高级技师、工程师极度缺乏,而高职学生的技能难以达到企业对技能的需求。

3.就业行业结构性失衡

调查显示65%的高职学生倾向于去国家企事业单位、国企上班,只有不到8%的学生愿意去私企上班。然而96.9%的用人需求在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比重仅占0.8%。

4.就业时间结构性失衡,入学热门变成就业冷门

热门专业由于报考人数纵多,很多大学争相开设,几年之后变成了工作冷门专业。

三、结构性失衡产生的原因

1.产业结构原因

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低端,产品附加值低,企业招人倾向于人力成本较低的普工。但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我国的青年劳动力数量急剧减少,据测算,至2020年我国青年劳动力数量将减少近半。然而,高校持续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大学生对工资、福利、待遇要求相对较高,与企业处于产业链低端追求低人力成本不符。

2.教育结构性失衡

以陆学艺为代表的学者以职业为基础将社会分为十大阶层,其中本科生、研究生入职阶层主要为第四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第五层(办事人员阶层),占就业人数的11.8%。而高职生入职主要阶层为第七层(商业服务人员基层)、第八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占就业人数32.9%。高职生就业岗位是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岗位的2.79倍,然而以2013年为例,高职毕业生人数(381万)为普通本科毕业生人数(318)的1.2倍。这种失衡将导致部分本科生因就业阶层下移争抢高职生的岗位,冲击高职学生就业。

3.学校原因

许多高职院校为了自身发展,盲目扩招。专业设置不合理,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能满足企业需求。此外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导致学生因定位不准,高不成低不就,频繁跳槽,成为“跳蚤族”。

4.观念问题

(1)择校观念误区。高中毕业生择校缺乏正确自我认知,目标一致瞄准本科院校,不少家长甚至认为高职毕业后就是去当工人,比不上白领的地位、收入、社会认可度。因此,宁可头破血流挤本科大门,也不让子女去高职院校就读。

(2)择业观念误区。许多高职大学生毕业时不知道自己的特长与兴趣,盲目游走于招聘会现场,找工作挑三拣四,非大城市不去、非大公司不去、把工资待遇看成衡量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

(3)择业心态问题。存在盲目乐观或悲观情绪,应聘时信心、面试技巧不足,一旦受到挫折就垂头丧气、心灰意冷,面试成功率低。

四、加强对高职学生培养的方法

1.畅通升学路径,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高职院校应加强与本科院校合作,搭建职普互通、高低衔接的教育体系。通过吸引优质生源,提升毕业生的质量,获得良好的企业认可度,进而获得良好口碑带来更多就业岗位,这样可以增强高职学校吸引力。

2.加强高职学生专业素质培养

高职学生的专业素质往往体现在动手能力上,这要求在培养过程中,密切联系企业,加强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关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

3.加強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初始入职岗位通常处于较低层级,但一段时间后就可能层级变动。综合素质在层级流动中有起重要作用,学校要通过加强求职技巧培训、开展第二课堂、正确引导学生实践活动等,提升择业竞争力,职场竞争力。

4.加强思想引导,培养正确择业观

(1)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根据学生兴趣爱好、性格气质、能力水平进行职业测评,帮助其确定就业意向,理性择业。

(2)加强就业心理辅导,构建完善情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其客观正确的认识自己、社会、失败。

(3)树立正确的劳动观。通过社会调查、勤工俭学、义务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劳动观念、劳动技能教育,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

5.建立畅通的就业渠道

高校就业部门加强与劳动人事部门联系,畅通多方面就业渠道。通过构筑学校与用人单位联系的桥梁,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举办大型供需见面会和专场招聘会,与企业合作办学开展订单班等形式,增进用人单位与学生的了解,促进更好就业。

参考文献: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十大阶层分析.《学习与实践》.2002年03期

[2]胥青.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3]李健.学生选择高等职业教育问题研究

[4]张连绪.转变观念是解决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中国高教研究.2004.04

作者简介:

张婧,女,(1986~),籍贯湖南,学历硕士,职称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

猜你喜欢

高职大学生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高职大学生新媒体环境下诚信缺失的危害性
校园文化建设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基于人才成长的高职大学生学习观研究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加强高职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的研究
拓展训练引入高职体育教学可行性研究
诗歌教学提升高职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研究
中高职衔接护理专业大学生基础课学习态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