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练“三读”,提升文本解读的内功
2013-04-29艾明英
【摘要】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有效进行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着力提高自身的文本解读内功,从“细读”、“品读”、“思读”中领悟作者意图,并结合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因材施教。惟其如此,才能实现课堂教学中“教”与“学”深度结合。
【关键词】文本解读;细读;品读;思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在送课下乡活动中,一位县级名师执教《伯牙绝弦》一课。课堂教学从诗句的导入,情节的感悟到歌曲引用,都是围绕“知音”展开的。显然教师在着力体现“知音”的主题。我当时有些疑惑:本单元的主题明明是“感受艺术的魅力”,教师为什么在“知音”上大做文章呢?课下一聊才知道,教师近两周的解读功夫都花在了对“知音”的探究上,上千字的解读竟没有关注单元主题及编者意图。名师尚且如此解读文本,一线教师又会如何呢?……
纵观小学语文课堂,“无效对话”、“节外生枝”、“低效活动”的教学现状比比皆是。这也折射出了教师在文本解读上存在的种种隐患。“不读文本,盲目下载”,“照本宣科,生搬教参”,“自己的头上长着别人的脑袋——做拿来主义者”等文本解读的行为已成为“时尚风”,致使教师浅解、曲解甚至错解文本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已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成长,影响了课改的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有效进行的前提和基础,是语文教师首要的基本功。一篇课文教什么,怎样教,是否教到点子上,能否让学生真正受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解读文本的功力。笔者认为,“解读”不是“匆匆下载”地窃取,不是“盲目摘抄”地搬运,更不是“呆头呆脑,缺少思考”地移植,它是读思融合的真功,是文本内化的阅读实践过程。教师只有经历“细读——品读——思读”的过程,才会有“感其形,明其理,得其言,悟其方”的解读之获。只有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历练“三读”这一过程,才能提升自己解读文本的内功。
一、细读,感其形
于永正老师曾说:“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和学生交流。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读出自己的惊喜时,我便走进课堂。”于老师这朴实的话语,却道出了文本解读的真谛。这“翻来覆去”,这“诵读、默想”,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却历练了一个理解内化文字,还原文本形象的读悟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开启了心智、激活了知识经验、调动了情感体验,构建了文本的形象;在这一过程中,文本在教师嘴里活起来,情境在教师的眼里活起来,形象在教师的心里活起来。
教师经历了这样的阅读实践,对文本才会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所以,当我们拿到文本时,首要的任务不是看教学参考书,不是下载资料,不是忙于教学设计,而是直接面对文本,像于老师那样反反复复地诵读、默想。
当你沉浸在文本的意境中,与作者共同经历、共同欣赏、共同陶醉时,文本已成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人物形象便会立于脑海,呼之欲出。这是我们通过阅读文本,依靠自身语文素养对文本形象的构建,但它是不够丰满,不够完善的文本形象构建。
因此,教师还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完善对文本形象的构建。借助网络学习、翻阅资料、实地考察等途径,都有助于教师了解文本及相关的信息,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深化文本内容的理解。以此拓展文本解读的广度,挖掘文本解读的深度。对自己理解有偏颇的地方予以纠正,对理解不深刻及未知的问题进行探究。资料的利用,信息量的增加,外在知识与自身知识融合,更能促使教师对文本的細读。在这一阅读实践中,教师自然会吸精华弃糟粕,深刻地理解文本内涵,把握文本的价值趋向,完善对文本形象的认识,既感其形,又明其理。
二、品读,得其言
文本的解读如果只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那是极其肤浅的。语文教学不同于一般性阅读,肩负着引领学生学习语言运用的重任。
崔峦老师曾说,语文教学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新课标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为小学语文的教学明确了方向。教师只有先得其言,课上才能有效地引领学生得其言。因此,教材解读必须关注文本的表达特点。
(一)教师要在细读的基础上,反复品读文本语言
只有认真地品读,更多地发现文本的表达点。比如:作者是如何安排篇章结构、布局谋篇的,是如何炼字、遣词、造句的,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等等。教师发现的表达点越多,把握文本的能力就会越强,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的运用才会游刃有余。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荷花》一文,第二自然段是这样描写的: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解读这段话,教师不仅要看到显而易见的修辞手法,更要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作者在这段话里写了荷花的形状及颜色的静态美,并运用了一系列动词,显然作者使用这些动词不是无意识的,其用意何在?这是教师应该思考的。这些动词所表达的意思,正是课文下文所说“活的画”的具体体现。
正是这些动词的运用,体现了作者从独特角度观察和描写荷花的精妙之处。这些动词,使人明显地感到,荷叶也罢,荷花也罢,花瓣也罢,花骨朵也罢,莲蓬也罢,都在以旺盛蓬勃的生机,以不可压抑的活力,竞相发育成长。因此,这池荷花不仅有外在的颜色、形态的美,更有着它充满着生命力、生机勃发的内在的美,而这一点更是作者要着力表现的。否则为什么他会在后面的课文中慨叹画家难于将这池荷花画活呢?恐怕是画形容易画神难的缘故吧。
(二)教师还要品读编者的语言
文章都有其本身的价值特点,但选编教材后编者又赋予其新的内涵。同一教材,编排在不同年级、不同单元,意义自然是不一样的,教学价值也是不同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品读编者语言,与编者对话,了解编者的意图,解读它独特的编排意义。比如,单元导语,泡泡语,课文插图,资料袋,课后题等等。这样才能挖掘其文本的教学价值,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例如,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一课,文本讲的是俞伯牙与钟子期因音乐相识相知,后因知音痛失而破琴绝弦的故事。但从整组教材来看,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魅力”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共四篇课文,都情真意切,文质兼美,从不同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选编本组教材的意图:
一是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形式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
二是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事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学习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
三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四是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阅读和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艺术。
对这篇课文而言,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
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大意;
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纯真友情;
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本课是这组课文的第一篇,在整组教材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因此本课的教学,无论是目标的确定,还是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在整组教材这一大背景的基础上,结合本篇课文的编排意图来实施。把握了编排意图,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三、思读,悟其方
思读,指教师带着一定的思考去读文本。教师作为学生与文本的中介,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经验、审美水平都要高于学生,在文本的把握上占据着至高点。但要使学生感其形,得其言,必须转换角色,思学生所思,想学生所想,带着一定的思考再读文本。
一思,学生该会什么。教师通过解读已经对教材有了全面的把握,但不可能把自己的所知全部转化给学生。必须依据学生的年段特点及学习实际,找准学生把握文本的点及把握知识点的度。这样才可能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如《桂林山水》一课,就表达上的特点来说教师可能解读几十个,但教学四年级来说,哪些是他们该会的,教到什么程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实际和年段要求进行梳理筛选。
二思,学生不会什么。教师若以学生的视角去看文本,以稚嫩的童心去感悟文本,种种的好奇,种种的疑惑便会不断地在心中生发。这些正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屏障,解疑破疑才能保证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有效性。
三思,用什么样的方法。教师怎样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疑惑,怎样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思路,怎样把自己在解读中所感所获与学生分享等等,必须带着这些思考再读文本,才能找到有效引领的方法。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开头有这样一句的描写:“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这句话从表面上看是黛玉的语言,实际上却写出了“凤辣子”的威严及她放诞无礼的特点。教师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一读便知这是侧面描写,但学生可能不知,也可能不去留意。怎样让他们了解侧面描写这一表达方法呢?教师必须在这思读的过程中,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或品语言之妙,或与正面描写对比。
总之,文本解读是真功,硬功,慢功。投机取巧、懒惰怠慢、急于求成是修炼不成的。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历练三读,才能提升文本解读的内功。
参考文献
[1]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赵中建.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王洪春.小学阅读教学设计方略[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
[4]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艾明英(1963-),女,汉族,中学高级教师,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教研室教研员。
(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