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茬免耕直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2013-04-29刘雪基陈震等
刘雪基 陈震等
摘要: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通过分析不同播期、基本苗密度和施氮水平对油菜产量的影响,以建立稻茬免耕直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稻茬免耕直播油菜在该地区试验条件下,9月30日前后播种、基本苗密度为45万~75万株/hm2(即成熟密度为37.5万~57.0万株/hm2)、施纯氮为270 kg/hm2的条件下有利于获得丰产。
关键词: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稻茬免耕直播;播期;密度;施氮量
中图分类号:S56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9-1995-03
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是中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目前在中国年种植面积700多万公顷[1],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中国长江流域为油菜优势产业带,种植面积占全国的85%以上[2]。江苏省是长江下游油菜种植大省,是重要的商品油基地,面积占全国9%,总产占全国12.5%[3]。扬州市江都区位于长江下游江苏省中部,南濒长江,境内地势平坦,河湖交织,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气候属副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9 ℃,年平均降水量978.7 mm,四季分明,无霜期较长,常年油菜种植面积2万hm2左右。
目前长江下游油菜种植制度基本是以稻油两熟制为主,种植方式以人工移栽和直播为主。这两种种植方式目前在生产上均面临着一些问题,制约着油菜生产的发展[4,5]。一方面,人工移栽由于劳动力投入多,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不相适应,造成油菜种植面积的下降[6-8]。另一方面,人工直播由于茬口衔接偏紧,不利于油菜的丰产丰收。我国长江下游抛秧稻、机插稻、直播稻等轻简栽培水稻面积不断扩大,使水稻收获期推迟,江苏省尤为突出,生产上一般在10月20日以后才能让出茬口。10月20日以后播种的油菜普遍表现冬前生长量不足、冻害严重、春后难发苗,影响产量水平和种植效益的提高。为解决这些问题,特开展稻茬免耕直播油菜种植方式研究,通过对不同播期、密度和施氮水平条件下的油菜生长规律及其对油菜产量和效益的影响分析,建立稻茬免耕直播油菜高产栽培方法,以期推动油菜种植方式的改变,促进油菜种植面积的稳定和提高。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试验于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勤丰村(119°32′41″E,32°27′16″N)进行。试验地点土壤类型为水稻土类黄岗土,土壤质地轻粘,耕作层pH为5.6、有机质18.58 g/kg、速效磷15.69 mg/kg、速效钾93.78 mg/kg。供试油菜品种为秦優10号。
1.2 田间试验方案
采用裂-裂区设计,以播期为主区,氮肥为裂区,基本苗密度为裂裂区,3次重复。播期(A):设9月15日、9月30日、10月15日、10月30日4个播期;氮肥(B):设总施氮量为90、180、270 kg/hm2 3个施氮水平,施氮量的50%作基肥,50%作薹肥;基本苗密度(C):设15万、30万、45万、60万、75万株/hm2 5个密度。各小区的磷、钾、硼肥统一标准,均作基肥,其中磷肥(P2O5)用量为120 kg/hm2,钾肥(K2O)用量为180 kg/hm2,硼肥(硼砂)用量为15 kg/hm2。肥料种类分别选用尿素(含N 46%)、过磷酸钙(含P2O5 12%)及氯化钾(含K2O 60%)。小区面积20 m2,小区间以隔离沟隔开,沟宽30 cm、深25 cm,四周留1 m宽的保护行。6月3日分小区实收计产。
1.3 数据处理方法
试验产量折算为公顷产量,采用DPS 3.01进行方差分析,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油菜产量方差分析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播期、氮肥和基本苗密度以及三者互作效应的P值均小于0.01,说明不同处理及其互作条件下油菜产量之间都存在极显著差异。
2.2 回归方程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根据产量结果,运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法获得油菜产量(y)与播期(x1)、施氮量(x2)、基本苗密度(x3)3要素的数学回归模型:y=1 827.60-21.70x1+3.94x2+0.001 6x3。方程的决定系数R2为0.699,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吻合较好,模型成立。
2.3 不同影响因素下油菜产量分析
2.3.1 播期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2)表明播期对油菜产量的影响较大,9月30日播种的油菜产量最高,9月15日播种的次之,10月30日播种的油菜产量最低。其中9月15日与9月30日、10月15日播种的油菜产量差异不显著,与10月30日播种的油菜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2.3.2 氮肥施用量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油菜产量逐步提高,施氮量为270 kg/hm2时产量最高,为2 829.6 kg/hm2,与施氮量90 kg/hm2(2 136.4 kg/hm2)和180 kg/hm2(2 548.5 kg/hm2)相比产量增加幅度分别为32.45%和11.03%。其中,施氮量为90 kg/hm2与 180 kg/hm2的油菜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与270 kg/hm2的油菜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施氮量为180 kg/hm2与 270 kg/hm2的油菜产量差异不显著。
2.3.3 基本苗密度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基本苗密度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见表4。基本苗密度在75万株/hm2时油菜产量最高,为2 896.5 kg/hm2,随着密度的下降,产量也随之下降。经多重比较分析,油菜基本苗密度为60万、75万株/hm2时的产量极显著高于15万株/hm2,显著高于30万株/hm2;密度为45万株/hm2的产量显著高于15万株/hm2;其他处理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2.3.4 播期、氮肥、基本苗密度互作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由图1可以看出,播期不同时,其达到最高产量时油菜的基本苗密度也不同,9月15日播种的油菜达到最高产量时,其基本苗密度为45万株/hm2;9月30日播种的油菜达到最高产量时,其基本苗密度为60万株/hm2;10月15日和10月30日播种的油菜达到最高产量时,其基本苗密度均为75万株/hm2。各播期下各密度的产量总体上均是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3 小结与讨论
3.1 播期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在该地区该试验条件下,油菜播期以9月30日前后为最佳播期,此播期下产量最高。播期过早,冬前生长量偏大,消耗肥料多,造成落黄现象,如遇暖冬年份容易出现早薹早花现象,不利于高产;播期过迟,低温会导致油菜生长慢、冻害重、产量低、风险大,从10月上旬以后,随着播期延迟,产量逐渐下降。试验中,10月30日播种的产量最低,虽然高产小区产量能达到2 334 kg/hm2,但仍比最高产量下降了近40%,冻害的风险也大大增加。迟直播油菜可能是灾年抗灾应变的一项措施,但在正常年份应该适期早播。
3.2 基本苗密度對油菜产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基本苗密度对直播油菜的产量有显著影响,基本苗密度在45万~75万株/hm2(成熟密度为37.5万~57.0万株/hm2)的小区油菜产量最高,这与该试验地区多年试验示范的结论有一点差别。江都区常年直播油菜以基本苗密度为45万~60万株/hm2的油菜产量最高。但从气象与苗情角度分析,2009年冬前低温来得早,越冬低温频频发生,2010年春后连续低温阴雨寡照,油菜个体生长量小,所以增加群体密度有利于提高产量,导致结果与之前有所不同。因此,为了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该地区直播油菜的基本苗密度应在45万~60万株/hm2比较适宜。早播的密度要低,迟播的要适当增加,这是提高直播油菜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3.3 施氮量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逐步提高,以施纯氮270 kg/hm2的试验小区油菜产量最高,说明在高产栽培条件下,施氮量还可以适当增加。但迟播油菜并非如此,结合田间观察结果分析得知,迟播油菜前期用肥少、叶色淡、苗体老健、抗寒性强,随着施肥量增加,油菜叶色深、苗体嫩、冻死苗严重、成苗率下降。生长中后期由于迟直播油菜个体小,需肥量不大,所以产量并不因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反倒因施肥量过多而造成贪青迟熟现象。因此,建议在该地区高产栽培同时可以适当增加氮肥施用量,但要注意,早播的、低密度的可增加,迟播的、高密度的还应适当减少,特别是迟直播油菜要少施基肥防冻害,早施返青肥促生长,普施薹肥争高产。
参考文献:
[1] 张冬晓.我国油菜品种推广利用现状与发展对策[J].辽宁农业科学,2005(5):42-43.
[2] 宗锦耀.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措施[J].农业机械,2008(20):18-20.
[3] 包月红,浦惠明.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配套农艺技术研究Ⅲ.机直播油菜高产栽培关键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09(4):82-83.
[4] 王建平,姚月明,朱兴连,等.油菜轻型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研究Ⅰ.不同轻型栽培方式的特点及可行性分析[J].上海农业科技,1999(3):47.
[5] 张琼英,周桂清,王国槐,等.播种期和播种方式对免耕直播油菜生长与产量的影响[J].作物研究,2004(3):167-170.
[6] 文建平.“双低”油菜不同栽培方式的经济效益研究[J].江西农业科技,2000(6):32-33.
[7] 侯 燕.油菜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及经济效益的研究[J].耕作与栽培,2004(5):21-22.
[8] 官春云.改变冬油菜栽培方式, 提高和发展油菜生产[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6,28(1):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