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2013-04-29张彩珍

新课程·中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语文教学课堂教学

张彩珍

摘 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课堂教学;语文教学;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指出: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素质的培养并非在某段时间或某个方面的渗透就能达到目的的,它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程,所以只有在整个语文教育中都注意到这方面的培养,才可能达到较理想的效果。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渗透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育的主渠道,在这个场所里重视学生素质的渗透,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各种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在课前必须深入教材认真备课,既要弄清教材的知识内容,又要对教材内的德育因素深入体味,授课时力求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于一体。如,《背影》中的父子亲情催人泪下;《我的老师》中的师生之情感人肺腑;《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赤子之情令人肃然起敬;《最后一课》《二十七号牢房》中的爱国之情使人激动;《春》《白杨礼赞》中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催人奋进……如果在课堂上抓住这些感人之处适时点拨,学生就会心领神会,受到熏陶。这样,既有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又使教学闪现出教材固有的思想火花,发挥出育人的整体效益。

二、在课堂训练、作业和试题中渗透素质教育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要接触大量的作业、练习和试题,这也是向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老师在编选作业、练习和命题时,要注意思想性、知识性和能力性,发挥其教育功能。在选取阅读练习的文章,给出作文的材料和试题素材时,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选取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或片断,使学生在训练中受到教育,如下面的一道题: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词,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情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述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也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诗人自己。

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恒的主题,而最感人之至就数这首《我爱这土地》了。这首诗文情并茂,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阅读这首诗和思考这些问题时,不仅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而且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渗透素质教育

心理学表明:“处在学龄中期的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主导地位,但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仍然起到重要作用。”也就是说,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是“经验型”的而不是“理论型”的,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需要具体的感性经验作支持。而大部分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是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中获得的,如观察、表演、参观、调查、访问等活动。

因此,在整个中学阶段,语文教师就要有计划地开展朗诵、演讲,组织学科知识竞赛,组织调查家乡在改革开放中的变化,举办文学作品欣赏会,组织文学社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还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良好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用辩论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指导教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要全面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矛盾,既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又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既要研究矛盾双方各自的特点,又要全面看到每一事物中每一矛盾的两方面。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就要将传统的知识灌输与提高学生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渗透,做到适时适度,有的放矢。

1.紧扣教材,注意渗透的自然性

语文课上的素质教育,应该从文章的内容出发。语文的教材是文章,教语文就得讲究文道统一:因文阐道,因道悟文,不能脱离语言因素去分析文章。如脱离语言因素进行空洞的说教,那就成了灌输而非渗透,效果不会理想。素质的渗透要像血液通过毛细血管送遍全身一样,不能额外进行注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紧扣教材内容,自然而适度地使学生受到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附着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使知识性与思想性水乳交融,正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到多方面、全方位的教育。

2.把握学科特点,注意渗透的生动性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的知识的丰富性和情感性。情感化教学,是学生乐于也易于接受的方式。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蕴含着动人的感情、思想、品德、行为的优秀篇章,这些文章往往具有很高的思想性与艺术性。要使这些内容在学生中产生出情感的共鸣,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感情色彩强烈的文章,理解作者的背景、心态和感情,充分利用朗读、朗诵、讲解、启发、引导等方式,绘声绘色地把学生吸引到课文中来,用情境教育引起学生强烈的思想共鸣,使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

3.寻求最佳结合点,增强针对性

渗透素质教育不仅要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结合,而且要选准德育要求与学生精神需求的最佳结合点,才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收到较好的效果。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当代中学生的思想特点是比较开放、活跃,有进取精神,但部分学生受不良价值观的影响,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知受宠、被理解,不知爱人、理解人;成才期望高,但都不愿艰苦努力;道德观念、集体观念、节俭思想淡薄。作为教师,只有在把握了学生的思想脉搏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只有在教学中寻找思想的最佳切入点,抓住课文主旨,联系学生实际,增强针对性,才能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总之,我们相信,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为语文教师,只有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进行不断的探索,认真学习教材教法,把握好渗透之道,才能够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更好地为培养新世纪的优秀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高祥.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J].新课程:教研,2011(09).

[2]罗辉.新课改下如何将素质教育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0(12).

(作者单位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蓝塘中学)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语文教学课堂教学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