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新课改理念 优化思品课教学
2013-04-29陈天平
陈天平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学;课改理念;教学
观念;主体作用;情感体验;学法
指导;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09—0045—01
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被简单地看做是说教课,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厌学。在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的兴趣,让思想品德课充满生机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教学观念,发挥主体作用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要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的兴趣,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牢牢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摒弃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到:1.转变自身角色。要由教学的主宰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与引导者,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选取典型材料、设计教学活动及有针对性的问题等来发挥自身主导作用,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遵循问题解决式的思路进行。但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忽视知识点的正确讲授和知识网络的构建。2. 充分相信学生,全方位放权。 对于学生能自学的知识,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对于学生有能力回答的问题,留给学生自主思考、作答;对于学生不容易回答的问题,则让他们进行合作探究。总之,要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使其在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独立思考意识及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3. 丰富教学形式。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了采用讨论式的教学形式外,教师还可采用辩论赛、小品表演等形式。
二、丰富情感体验,加强学法指导
索利特尔富指出:“无论何时何地,对学生多一分期待、多一分认真、多一分信任、多一分鼓励,他们同样会给我们多一分的惊喜!”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时,应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要启发、引导学生关心身边人,关注身边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我会时刻提醒自己注意保持良好的言行,并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和方式与学生相处,通过鼓励性的语言、微笑的表情去激励学生。当发现有学生注意力分散时,用目光去暗示、提醒;当学生回答问题时胆怯、畏缩,用目光去鼓励、支持;当学生犯错误时,投以严厉而诚恳的目光;当学生有所进步时,则向其投以赞许、信任的目光。对一些后进生,教师切忌用鄙视、厌恶与轻蔑的目光看待他们,那会损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可用一种期待、信任的目光为他们增添力量。教育家陶行之认为:“生活即教育。”体验来源于生活,又扎根于内心,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是课程标准的根本要求,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而体验式教学就是一种能够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有效的教学模式,即引导学生走进生活,通过亲自尝试、参与表演、调查访问、角色换位及情境创设等自主、积极、快乐地进行体验,达到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内化情感的目的。政治教师除对教法进行研究外,还应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经过反复实践和探索,我获得以下启示:1. 要教给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2. 通过典型训练题的示范作用,科学指导学生学习。学生只有掌握了解题的技巧、方法,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如鱼得水,游得轻松、畅快。
三、 进行科学评价,增强学生信心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鼓励和表扬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表扬,初中生也不例外。教师应该学会赏识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应拿起表扬的武器,帮助学生维持积极的情绪,使其树立我能行的信心。在课堂上,教师要运用多样、灵活、生动与丰富的评价语言,给学生一个具体、恰当的评价,应杜绝笼统模糊、千人一面及千篇一律的评价。评价要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真实性、引导性、激励性和艺术性等。
编辑:孟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