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重情平江砖屋向家
2013-04-29
“开慧要是在你家,就不会出事的啊”
1949年11月13日,向三立带着平江砖屋向家的深情厚意,在毛岸英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走进中南海,迈进丰泽园,与日思夜想的毛泽东进行了长达6个小时的谈话。
在毛泽东与向三立的谈话,话题十分广泛,但是砖屋向家老一辈的情况以及他亲爱的夫人杨开慧牺牲的情况一直是毛泽东的关注点。当话题又转回到杨开慧身上时,毛泽东说:“开慧是很坚强的,为了革命,她献出了生命。她为了坚定的信念而壮烈牺牲,是了不起的,她死得光荣,死得其所。”
毛泽东问向三立:“开慧牺牲时,你在哪里?”
向三立回答说:“霞姐(杨开慧)牺牲时,我才13岁,在板仓附近的隐珠职校附属小学读书。” “霞姐带岸英兄弟到我家住了一年多时间,住到1930年,期间何键几次派人追捕,均逃脱了。后回板仓去了,不久,她就被何键逮捕了。同年10月,被杀害在长沙市浏阳门外的识字岭。”
毛泽东听了,不禁黯然神伤,沉默不语。半响,他抬起头来,沉痛地对向三立说:“开慧要是在你家,就不会出事的啊!”
向三立惋惜地点了点头说:“是啊!如果当时霞姐不去板仓,继续在我家住下去的话,多少受一些保护,不至于那么容易遭到何键的逮捕乃至杀害。可她不想连累向家,更不想亲戚为她担惊受怕,毅然带着孩子回到了板仓。”
毛泽东对砖屋太熟悉了,这里的风土人情、地形地貌及向家的历史和为人他都装在心里了。他之所以讲出这句让砖屋老少数代人感动的话,其内涵是非常深刻的。他爱砖屋的亲人,感谢他们的关爱,特别感谢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向家不顾自家安危,挺身而出支持和保护他和爱妻、儿子。
砖屋除四周是平原外,再远处四周便是崇山峻岭、茂密的森林。从四边来的人都要走必经之路,一经发现陌生人到来,砖屋里的人或周围的邻居立即一声口哨,一声吆喝通知他人作好准备。大自然给了杨开慧母子天然屏障,向家人憨厚所赢得的尊重给了开慧母子以极其富有人性的保护。
随着谈话,毛泽东的思绪飞到20世纪20年代初的板仓和砖屋……
外孙女婿到砖屋
1920年2月中旬,杨昌济的灵柩在他的遗孀向振熙、内弟向明卿和学生毛泽东等人的护送下从北平启程,归葬于板仓故里的山坡上。为了驱除心中的痛苦,向振熙不落俗套,建议毛泽东与女儿杨开慧早日完婚。
就在1920年冬天,19岁的杨开慧与27岁的毛泽东借春节之机在板仓喜结良缘。他们“不作俗人之举”,一不做嫁妆,二不坐花轿,也不举行婚礼。然而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拜访德高望重的外祖父向寿吾及其他砖屋亲人。
经女婿杨昌济和女儿向振熙的介绍,75岁的向寿吾老人及砖屋的亲人们对毛泽东这个名字早已耳熟能详了。重视人才的向寿吾耳闻外孙女杨开慧和外孙女婿毛泽东即将来砖屋的消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每天到大门外张望。
这一刻终于到来了。1920年某天,望着身材魁梧、谈吐儒雅、满面笑容的外孙女婿毛泽东,满头白发的老人向寿吾乐不可支,一个劲地吩咐家里人让座、沏茶、端烟。
堂屋里正席上坐着老人,毛泽东和他并坐在一起,其余的人按辈分依序分两边坐下。端庄贤淑的杨开慧依偎在外祖父身旁。其余的小辈们轮不到座位,争先恐后地伸出脑袋在门边张望。
饱读诗书、终生以教育为业的向寿吾老人端详着毛泽东,慈祥的面庞上露出微笑。他不时和外孙女婿谈论时政,或讨论书中的一些问题,不时微微点头。围坐的人群聚精会神地倾听着他们的谈话,屋子里只听见一问一答的轻言细语。
吃中饭以后稍事休息,杨开慧便带毛泽东到屋前屋后参观。望着池塘前的一排杨树,透过杨树观看远处的峻岭,毛泽东浓眉舒展,心情十分高兴。
晚饭前,向寿吾老人带毛泽东到自己的书房。看到一个个排列有序、收藏丰富的书架,毛泽东眼睛闪着光。他像饥饿的人看到面包一样,一下子扑到书架前,用眼神征求老人的同意后,一本本翻阅起来。书中夹满了书签,写满了批语。看着这些批语,毛泽东对老人的博学多闻和严谨的治学精神油然而生敬意。
毛泽东和杨开慧对砖屋的藏书爱不释手,原打算只在这里住一晚的他们,在主人的一再热情的劝留下,乐意再住一晚。在此,他们充分利用时间与人们交谈,了解向家的过去和现在,对向家深厚的文化底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此时,向家的三位舅舅在沅江、汉口等地工作,留在砖屋里的舅妈、表弟妹们和向寿吾老人一起,陪贵客们度过了难忘的两天。
“椿树长荣”送寿星
1924年古历七月二十七日是向寿吾八十大寿。这一天,砖屋里高朋满座。除了本县从远近地方而来的亲友们以外,还有在省城长沙工作、头一天坐独轮车和桥子还赶到砖屋的几十位名人。
板仓离砖屋十几华里,那时两地没有汽车,也没有其他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只能靠步行、坐轿子、骑马或者坐独轮车。
一清早,向振熙和杨开慧、毛泽东都起来了,他们摇醒熟睡中的孩子,好早点赶路。按规矩,后辈给长辈拜寿,得在寿宴开席前到达。
向振熙对父亲特别虔诚。她出生于清代,那时女性未成年前就时兴裹脚。她行走不便,只好坐独轮车,孩子们小,也只能坐独轮车。车轮外表包着一层厚厚的铁箍,轮子压在嵌着青石板的砂石路上,发出吱呀、吱呀的叫声,孩子们很好奇,但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白天天气还有点热,毛泽东和杨开慧撑着伞,尾随在车子的后面,经过几个钟头的跋涉,终于在宴席开始前赶到了砖屋。
老寿星闻声起立,在亲友们的簇拥下走到大门口迎接女儿、外孙女、外孙女婿以及他们的孩子。进屋后,大家在堂屋里向向寿吾老人行叩拜大礼。毛泽东和杨开慧代表母亲献上礼金和寿幛。在众多寿幛中,毛润之用遒劲有力大字书写的“椿树长荣”4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
“哲人其萎”祭老人
1925年农历一月十三日,天气寒冷。久经风霜、操劳了一辈子的向家教育家、为培养后人殚精竭虑的向家伯乐向寿吾老人与世长辞。
噩耗传来,杨昌济的生前好友曹典球、陈长簇等社会名流数十人冒着严寒,长途跋涉到砖屋悼念。砖屋第二进的大厅内摆满了祭幛和白花,哀乐绕屋梁,亲友们沉浸在极度的哀痛中。
年过半百的向振熙还没有从丈夫去世的悲痛中解脱出来,又突遭丧失父亲的痛苦。母亲死后,父亲没有续妻,是她和姐姐协助父亲一手将弟妹们拉扯大的。今父亲已去,怎么不令她悲痛万分?!杨开慧随母亲跪倒在灵前,毛泽东满含眼泪将祭幛挂在厅上,祭幛上写着狂草的4个大字“哲人其萎”,寄托对死者的无限哀思。
为什么毛泽东对向家如此重情?
杨家与向家几代相交,彼此仰慕。向国源的女儿嫁给杨万田(字万英)的长子杨象洛(号书樵),这是杨、向两家的第一次联姻,从此两家的关系更为亲密。两家的祖先和后裔都是书香子弟,共同的理念将两家紧紧地团结在一起。
杨昌济7岁发蒙,老师便是他的父亲杨书樵。不幸的是,入学的第二年杨昌济母亲病逝。过了几年,他父亲也因病去世。心灵遭受重大创伤的小昌济。幸而有杨家其他成员的照料以及向家的的抚慰,才逐渐摆脱精神上的困苦。
外祖父母派舅舅姨妈们将小昌济接回砖屋,让他再次享受天伦之乐。性格内向的昌济在温暖的大家庭中逐渐调整心境,慢慢变得开朗起来。外祖父家珍藏的书籍成了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他在诗词歌赋中了解了向氏先祖的光辉事迹,记住了向氏七贤的名字 。他熟读了七贤最强者、清朝进士、岳麓书院的主讲者向曾贤的著作,梦想有一天成为像向曾贤一样的人。他仰慕向寿吾,对他的学问和育人的敬业精神推崇不已。
杨昌济天资聪颖,在杨、向两家的共同培育下茁壮成长,十五六岁就长成英俊魁伟、知书达理的少年 。在长期的学习和交流中,他和表姐向振熙产生了爱恋之情。舅舅向寿吾察觉到这一点,他和家人创造条件,促成两人的爱情。当一切顺理成章时,他将男孩悄悄叫到一旁, 捅破了这张纸。1888年的某一天,杨府张灯结彩,庆祝杨、向两家第二次联姻。
毛泽东在与恩师杨昌济和师母向振熙的长期接触中,了解了向家先人在杨家和历史上的威望,在与向家人的接触中,他了解了向家人的学识与品行 。在与杨开慧从恋爱到结婚的岁月中,他进一步了解了平江砖屋向家。杨家和向家接纳了青年毛泽东,这一些毛泽东是永志不会忘记的。他与向三立在谈话中如数家珍一样谈论砖屋的一切,足以证明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