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家育人之道

2013-04-29陈克鑫

湘潮 2013年9期
关键词:书本女儿智能

陈克鑫

1992年朱容基在祝贺母校清华大学成立60周年的信中说:“清华就是教我们‘为学,又教我们‘为人的地方,它以严谨的学风和革命的传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献身革命和建设祖国的‘有骨气的中国人。饮水思源,终生难忘。为学在严,严格认真,严谨求实,严师可出高徒。为人要正,正大光明,正直清廉,正己然后正人。”

陶行之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行是知之始,学非问不明。捧着一颗心,不带半根草去。

冰心为福建大学题词: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她解释说:“有的能做:爱国、上进;有的不能做:不爱国、不上进。知足:生活上、物质上要知足;不知足:知识上、学习上要不知足。

著名作家贾平凹送给新婚女儿三句话:第一句: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第二句: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第三句:心系一处。

有“童话大王”这称的郑渊洁说,家庭教育的秘诀:闭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所有孩子的模仿力都比奥斯卡影后影帝出色一千倍。

浙江大学教授郑强说:不要随便给孩子钱,得在孩子面前装穷;要让孩子们知道,有钱没钱一样可以幸福。

有“影坛长青树”之誉的意大利裔影星索菲亚·罗兰说:当你成为母亲后,你的思想就再也不会孤单了。母亲总是不得不把一个问题想两遍——一次为她自己,一次为她的孩子。

美国总统奥巴马给女儿的一封信中说,我对你们的期望:在你们自由成长的世界里,你们的梦想不受任何约束,也没有你们不能做到的事情;我希望等你们长大以后,能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我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和你们同样的机会、同样的梦想和同样茁壮成长的经历。这就是我带领全家踏上这条伟大征程的原因。

国际著名投资大师罗杰斯把自己的全部投资经验和人生智慧写成12封信,用他们教授女儿获得一生幸福和成功的方法:1.永远不要问别人赚了多少钱,也不要告诉别人你有多少钱。2.永远不要问别人这个东西多少钱买的,也不要告诉别人你的东西是多少钱买的。3.任何“必试”、“必读”的东西能免则免,尤其是流行的东西。4.渐渐长大后,你得处理男孩子的问题。要记住:他们需要你远大于你需要他们。5.狂热追求时,男孩会告诉你上百万个故事,但你不要理会。6.至少年满28岁,对自己和世界有更多认识前,不要结婚。7.那些看起来可以做你父亲和你祖父的男人,其实并不会把你当成女儿或孙女看待。8.几乎没有什么理由要你跟老板单独出去喝一杯,工作和生活要泾渭分明。9.避免办公室恋情。这对双方的个人和职业发展都是灾难。10.尽可能一有钱就还掉借款。好信用很重要,坏信用如鬼魅,会常年纠缠你。11.永远都要买高质量的东西,它们经久耐用,更能保持价值。12.照顾好自己。没有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要想成功就太难了。

英国人如何教育孩子?1.道德不靠教育。英国的核心道德观念有四:尊重生命、公平、诚实、守信。他们认为“道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育的”。2.诚实不是孤立的品德。与自重和尊重别人,与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3.既要学会照顾自己,但注意不要妨碍别人。希望别人如何对待自己,就要照这样对待别人。4.最看重的是善良。教育孩子从小就要善待一切生命,包括动物、植物等。5.最重要的品质是勇气。现代英国人非常注重培养孩子勇敢和坚韧的性格,他们深知勇气是一个人主动进攻的动力。

新加坡以“孝”治国。新加坡国民在购买政府组屋时,如果选择与父母同住,或是住在距离父母家1公里以内的地方,奖励1万新元,同时还会获得优先选择房屋的机会。如果一个家庭瞻养了父母,可以获得退税5000新元的奖励。如果申请者是三代同堂家庭,将被优先安排居住。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功课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学科的,那些除了教材书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

各国政要如何教育孩子?

普京:擅长给孩子放权。对两个女儿看起来很严肃,但从不会向她们强加某些东西,从不询问她们考了多少分,不会在她们厌倦的时候强迫她们上学,而是让其个性自由发展。从不反对妻子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只是习惯于提出那些方向性的意见,并说是个人建议,具体决定由妻子来做。两个女儿都非常争气,成绩优秀,掌握了3门语言。

布莱尔:保护孩子隐私。为了让4个孩子在正常环境下成长,他使出了浑身解数。2000年,最小的孩子里奥出生后,坚决拒绝新闻媒体为孩子拍照,不想让媒体介入他们的生活。

奥巴马:教育孩子有八大原则:1.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2.要让孩子们感觉到被爱。3.不要溺爱孩子。4.家庭的稳定和传统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5.立规则同时给孩子一定通融空间。6.孩子要学会为他人着想。7.关注孩子的学习,但不强迫孩子死读书。8.为两个女儿设立家中纪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小布什:无条件的爱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一旦你知道你的家人总是爱你的,你做什么都会无拘无束。你会心安理得地失败,也会放开手脚去争取成功。

他信:让孩子“受苦”。他信是第四代泰国华裔,也是东南亚著名的“电信大亨”,家里十分富有,但他对一子二女要求相当严格。小女儿贝东丹高考结束后,他信把她送到曼谷一家麦当劳餐厅里打零工,还专程光顾这家餐厅“视察”女儿打工情况。他希望女儿能成为泰国年轻人的榜样,能更快地适应工作,适应社会,并培养责任感。

被誉为“股神”的美国著名投资人巴菲特的儿子彼得说:其实,我记得很清楚,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告诉我,你可以选择你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果你想当一个收垃圾的工人,我还一样爱你。

犹太人的家教。1.书本涂蜜。在孩子咿呀学语时,父母便在家中的书本上涂上蜂蜜,引导孩子去舔书本。意在告诉孩子,书本是甜的。2.智能第一。孩子六七岁时,便要接受“家庭考试”。试题是千古不变的一道:“如果某一天家中失火,或是你身上的财务被抢,你会带什么东西逃跑?”如果孩子说是书籍,父母会很满意地奖励孩子一些藏书;如果孩子回答是其他一些东西,然后钱财、玩具等,父母们不急不恼,会进一步启发孩子“世间有一种没有形状、颜色、气味的宝贝,你知道它是什么吗?”父母告诉孩子,“是智能!智能是这个世界上谁也抢不走的东西,只要你活,智能就永远跟着你!”这会让孩子们终生难忘,一生都崇尚智能、学习智能、积累智能。3.学以致“疑”。犹太人不喜欢孩子“死抠”书本、盲从书本。他们认为怀疑才可以透过知识的表象,启开智能的大门。在犹太人身上,终生都保留“提问”的良好习惯,很多人一生“活到老、问到老、学到老”。

人的德性的养成,至少有三个基本规律:第一,人要活动。孩子一定要活动,能力只能在活动中养成,在教室里是不能培养能力的。你只有搞了大量活动——演讲比赛、读书比赛、文艺活动、体育活动,才能不仅培养能力,培养德性,也培养人文。第二,人要读书。人在活动中形成的体验,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找到共鸣,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第三,人要培养才艺。才艺对一个人的精神的丰富非常有好处,而丰富的精神生活自然对德性发展有好处。

猜你喜欢

书本女儿智能
玩转书本
打开书本
大三的女儿
回归书本:慢读的乐趣
海的女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开在书本里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