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续写的情书
2017-05-02敖恩
敖恩
摘 要:一段被遮蔽了半个世纪的历史,一段信仰与忠诚,奉献与爱情铸就的人间绝唱。
关键词:板仓 绝唱 爱情
曾经,毛泽东的一阕《蝶恋花答李淑一》,让我们对毛泽东和杨开慧的爱情有了更多的了解。文学作品因人而异,但都离不开时空这张大网,更离不开写作者独具慧眼的发现和写作技巧的运用。作家余艳另辟蹊径,从一个“墙洞里的秘密”开始,为读者还原了毛杨古今奇绝的旷世之恋。半个多世纪后,因返修故居,这些被杨开慧藏于杨家老宅的心灵笔记终被发现,一段被遮蔽的历史呈现在世人面前。毛泽东曾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毛杨这对革命伉俪坚贞的爱情在岁月之后,历久弥香,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里。《板仓绝唱——杨开慧手稿还原毛泽东爱情》,让世人看到一段信仰与忠诚,奉献与爱情铸就的人间绝唱。
一
“自从听到他的许多的事,看了他许多文章,我就爱了他。”①杨开慧的这句话出现在《板仓绝唱》第四章“最美丽无上的爱”的开篇。作家看似随意而为,其实是匠心独具,“按部整伍,以待情会”②,采用倒叙、插叙,设置悬念等手法来结构作品,如此叙事和安排结构,不突兀。作家像是在讲自己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用诗一样的语言交代了在毛杨之恋最初的时间里,杨开慧那揣揣不安的少女情怀。一个是十六岁的花季少女,一个是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两情相悦是他们必然的情感走向。“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③作者进一步在文中陈述道:社会、国家、天下,如此那般激越飞扬的文字,一旦进入了少女开慧的眼里,她竟都是过目不忘,实在是令人不得不惊叹和折服了。纯净、不掺杂质的开慧在那一刻并不知道她爱上的是一个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伟人,在那个风雨飘摇、国运不济的年代,她的爱情是纯粹和高尚的,但也注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漫漫等待中,回忆,就成了杨开慧时间大餐中的最精美的主食。”④简单一笔,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作家余艳以看似平静的语言描述了杨开慧婚后生活的常态图谱,为我们镌刻出一幅令人心酸的黑白剪影,读之潸然泪下。
二
“我觉得我为母亲而生之外,是为他而生的。”⑤爱人到了如此地步,罕见奇绝,但这就是杨开慧,她已将自己完全融化在他爱的人的身上,这种深沉与博大之爱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手书里的这句话,作家余艳在《板仓绝唱》中反复使用,足见她对杨开慧深厚对爱人用情至深的洞察之深入,并在《板仓绝唱》引言中为杨开慧对爱情的执着、坚定、勇敢做了最好的注脚,为体察开慧爱情之一二,余艳在2013年1月的某个很冷的夜晚,在杨开慧当年的卧室整整坐了一夜,煤油灯下,她沿着时间的河床回想着杨开慧千百个彻夜难眠的夜晚,整整一个通宵,她都在流泪,她在寻问,与开慧对话,余艳曾经说,是这一个夜,打开了书写的闸门。
杨开慧一个温婉多情的湘女在婚后聚少离多的日子里,一如既往怀念着自己的夫君,至死不悔。“又许久没有信了,不眠症依然来到。”⑥天若有情天亦老,作家余艳运用凄美的的叙述方式完成着“闺蜜”杨开慧对爱的担当。“绝唱”由此而生,苍凉悲怆。一部伟大的报告文学作品除了完成还原,最终要指向深存在历史深层和人性的真实。这一点,作家余艳做到了。
三
这首《虞美人·枕上》是毛泽东因思念开慧而作,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浓浓情意一下就把她抓住了。作家余艳“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⑦,用饱含深情的笔墨描述了“闺蜜”开慧当时的情状:“这是他写的吗?杨开慧欣喜若狂。”⑧杨开慧的心从此被这个伟大的男子深深地吸引了,至死都没有离开。在余艳的笔下,杨开慧的爱充满了特殊的色调、浓的化不开的柔情和迷人的光华,她的博大仁爱、她对于爱人的无私表露无遗。作家余艳俊秀的语言在作品中频频闪现,“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⑨,呈示出作家余艳精心的艺术构思和强烈的思想力量。
“我疑惑他已把我丢弃……我真的在做一个噩梦呀!”⑩作家余艳写到开慧的这些话,是一个女人最真实的感触,真实而无暇,这是“闺蜜”才有的体察,至此,两湘女心神合一。评论家曾这样评价:“绝唱”是余艳和杨开慧两湘妹子共同的心声与呐喊,再贴切不过。
“只要他是好好地,属我不属我倒在其次。”?輥?輯?訛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涅槃的杨开慧又向生命的另一高地出发了。余艳如此说,视爱如命的她必又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女人,因为开慧明白,她爱上的是一个非同寻常的男人。作家怎样的洞察才能流淌出这样如诗的文字、如水的清音,知音其难载!若非知音,怎么会有如此这般歌唱。
作者在作品中提到,在韶山宗祠的墙上有一幅画,在画里,毛泽东,杨开慧并肩行走在故乡的山路上,在他们的身后,是面如朝霞的韶山冲的农民,整个画面洋溢着一种新生的感动。这幅画像被永久地存放在毛氏宗祠。于此,我和作家持有同样的观点,这是历史给他们最高的礼遇。天地苍茫,红尘滚滚,纵人间百龄荡漾,万化推迁,但历史从不曾遗忘那些为民族、为国家而孜孜以求的人们,是他们谱写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苦难与辉煌。
四
“牺牲小我,成全大我。我死不足惜,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輥?輰?訛杨开慧手稿中的这段话,作者将其编排在了《板仓绝唱》的最后一章,作家积学储宝,酌理富才,匠心独具,以此提纲挈领,完成整部报告文学最后思想的升华和定格。
当狱中的岸英吟咏着《沁园春·长沙》时,杨开慧在昏迷中仿佛听到了爱人回来的脚步声,被唤醒的她与儿子相拥而泣。试想,这是一个多么让人纠结和感动的场面,不必赘述。毛泽东和杨开慧是夫妻、是战友、是知音,他们从共产党人的主义中,找到了情感与思想上的共识与默契,这是一曲超越时空的旷世恋曲。
“说到死,本来,我并不惧怕,且可以说是我喜欢的事。”?輥?輱?訛杨开慧手稿中的这句话,让作家余艳久久不能释怀,她带着纠结的感动写下了在夜雨婆娑,娇小玲珑又学贯中西的开慧,那孤寂无助的等待。为了爱人的事业,開慧选择的是一条忧愁痛苦、险象环生的道路……这是作者忧伤的解读,为那个血雨腥风的飘忽时代,为杨开慧那至死不渝的忠贞与坚守,为一曲用生命续写的情书,为在历史的原野上摇曳生姿的那部大写的花名册:中国女人……
注释
① 刘勰.文心雕龙·总术[M].
②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M].
③ 陆机.文赋[M].
⑨ 其余引文均出自:《板仓绝唱——杨开慧手稿还原毛泽东爱情》作者:余艳—《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4—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