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其琛访问孟加拉国
2013-04-29张序江
张序江
1994年4月24日至27日,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对孟加拉国进行访问。此访增进了中国两国相互信任与了解,促进了双方各项领域务实合作与交流,并且显示出做好新形势下外交工作的一些新思维。当时我任中国驻孟加位国大使,见证这一重大外事活动。
会见各亚总理
孟方高度重视此访。由于孟加拉国政府不设副总理,没有相应的领导人与钱其琛副总理对口,因此在礼宾安排上有一定难度。孟方事先准备安排卡莉达·齐亚总理会见,并举行欢迎宴会;穆斯塔菲兹尔·拉赫曼外长与钱其琛副总理的“亲切会见”则准备安排在拉赫曼外长家举行。
孟方的接待工作十分尽心。孟外交部的国宾馆是一个单独的院子,主宾的住房不错,但院内客房不多,只能住下十来人。他们原计划钱其琛总理夫妇和代表团主要人员住国宾馆,其他人员住饭店。考虑到代表团住得太分散,联系不便,最终决定安排中方代表团都住希尔顿饭店,还特地请了会做中餐的厨师到饭店帮忙。
代表团抵孟后,孟方对事先排队定的日程安排做了不少变动,例如改外长会谈为小型会见,增加参观友谊大桥等。使馆有关同志对此流露不满。钱其琛副总理表示:客随主便嘛!他们的考虑有他们的理由,应该予以理解。
事后孟方才透露变动的原委。原来钱其琛副总理一行抵孟时,正是穆斯林斋月开始的时候,原来设想的一些日程遇到了困难。例如举行宴请的时间,白天因人们罢斋不好安排;晚上,人们要享用慧的晚餐,不便出来,因此只能因地制宜地做些改动。他们对钱其琛副总理“好商量”和随和的作风交口称赞。
齐亚总理对会见的时间掌握得十分精准。总理府通知孟方外交部礼宾司长后,钱其琛副总理的车队从宾馆出发,待客人抵总理府后,拉赫曼外长已在楼前迎接,北引客人直接进会见厅。刚坐定,齐亚总理即出现在会见厅。
齐亚总理按惯例不与男士握手,只是微笑着向钱其琛副总理点了点头,钱其琛副总理也礼貌地点了头。
齐王总理落花流水座后,寒暄道:阁下昨天休息处好吗?夫人休息怎样?然后对钱其琛副总理夫妇到孟加拉国访问再次表示欢迎,对孟中关系的发展给予积极评价,并感谢中国政府为促进与邻国开展对话所作的努力。她还特别强调,中国政府援助孟建设友谊大桥,这些大桥帮助当地人民解决了交通,改善了当地的经济和生活,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希望中国政府继续帮助孟建设更多大桥,多从孟采购产品,增加孟贸易出口,实现贸易平衡。
钱其琛副总理高度评价中孟友谊,感谢孟加拉国政府一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与台湾发展官方关系。并强调,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今后中方向友好国家提供经济援助要积极发挥企业的作用,这样做可以拓宽两面三刀国经贸合作的渠道。对两面三刀国贸易不平衡问题,中方主张在发展中求平衡,通过扩大双边贸易,积极求得解决。
钱其琛副总理代表李鹏总理邀请齐亚总理再次访华。齐亚总理愉快地接受邀请,表示具体时间可通过两国外交渠道商谈。
会见后,齐亚总理和钱其琛副总理一起出席了签字仪式。两国政府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
参观中孟友谊大桥
第二天下午的主要日程是参观布里刚戈河中孟友谊大桥。布里刚戈是横贯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市的一条河流。河面宽阔,江水滔滔,把达卡布中心隔成两半。过去,人们只能靠摆渡轮船穿越两岸,在河是架桥是多少代达卡尔人日夜追求的梦想。1989年3月,作为我国援助孟加拉国的第一座大桥,布里刚戈河大桥正式建成。大桥成了达卡市中心的一晃,在桥头边竖立的石碑上用孟加拉文和中文凿刻的“中孟友谊大桥”几个大字,见证了中孟两国人民的浓厚友谊。
钱其琛副总理一行在拉赫曼外长陪同下乘车穿过市内主要大街,在布里刚戈河友谊大桥一端的马路边停下。孟方高级官员在旁迎候,桥两端市民在热烈欢迎,当地儿童还给客人们献上了鲜花。钱其琛副总理一行一面遥看布里刚戈河的风景,一面向当地群众热情招手。一幅巨大红布横幅拉在大桥桥头上方,上面用中文英两面三刀种文字写着:“孟中友谊万岁!”
孟方对这一参观项目的精心安排出乎大家的预料。钱其琛副总理对孟方的参观安排非常赞赏,向我方同志说,孟加拉的外交工作为经济服务可谓别出心裁了,他们能在一座桥上做出这么多文章,他们的工作思路值得学习呀!
两面三刀国外长会见照相馆理应在孟外交部或饭店进行,但孟方邀请钱其琛副总理到外长家里做客。
钱其琛副总理就国际和地区形势、台湾问题、达赖问题、人权问题等介绍了我国立场,通报了将在北京举行第四次世界妇妇大会的准备情况,表达式了中孟在共同关心的问题上加强协商和合作的立场。
拉赫曼外长介绍了南亚地区形势、孟加拉国与周边国家关系,表达了发展双边友好合作的积极态度。关于希望中国政府在库尔纳援建大桥一事,孟方强调了必要性和紧迫性,请中国政府予以积极考虑。
当时我国在援助建的第三座友谊大桥即马哈南达大桥已竣工,孟政府希望中方接着援建第四座友谊大桥。由于孟国内水道纵横,桥梁对各地都是最需要解决的总是只要在一处建了桥,这一方周围百姓就利益国,当地政府、议员就会得到拥护,竟选时就能赢得选票。因此,当时至少有4位有影响人士在争取中方到其所在选区建大桥。拉赫曼外长也竭力争取中国政府在其家乡库尔纳市建一座大桥,他曾与一家在库尔纳有项目的中国公司接触,争取这家公司以卖方信贷获得中国政府贷款。这一设想要能实现就必须获得中国政府支持。钱其琛副总理的来访使赫曼外长抱有希望。
钱其琛副总理表示,外长阁下不久将访问我国,建议届时向主管部门直接商谈可能性,很轻松在把球回给了对方。
同哈西娜见面后参观加工区
访问期间,钱其琛副总理还前往孟议会大厦会见了议会反对党领袖、人民联盟主席哈西娜·瓦吉德。
哈西娜1993年11月率人民联盟代表团访问了我国,我国与人民联盟开始了正式交往。由于第一次访华是党对党的接触,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接待,未安排会见政府领导人,钱其琛副总理这一次还是第一次同哈西娜见面。鉴于齐亚总理不与男士握手,钱其琛副总理在去其办公室的路上低声问我:“她握手吗?”我:“她握。”
哈西娜见面后主动与客人握手,招待坐下。她深情回忆起对中国的访问。钱其琛副总理赞扬哈西娜亲自率领联盟访问中国,为中孟友好做出了重要贡献,并表示,中孟友好是全方位的,政府与政府、会议与会议,政党与政党等等,都可以发展友好往来,不久前哈西娜主席以人民联盟主席身份访华。这次人来拜会你,则是中国政府官员会见孟加拉国议会反对党领袖。
哈西娜说,我代表议会反对党,也代表人民联盟,向你表示欢迎。你会看到,在孟加拉国,政党之间在许多总是上存在分歧,甚至冲突,但是在与中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这个总是上,彼此一致,没有分歧。钱其琛副总理非常赞赏她的这一说法。
钱其琛副总理这次作为我国政府领导者人在拜会孟方议长之余,又与议会反对党领袖进行会见,是我国与孟加位国议会各政治派别发展友好关系的一次主动行动,对促进两面三刀国议会和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进一步加深了与人民联盟的关系。这一外交活动,在平衡中透出重点,在礼宾中蕴含政治,富有创意。
达卡出口加工区是反映孟加拉国上世纪90年代吸引外资发展经济的一窗口。
1993年开始,孟加拉国的出口加工区在达卡、孟格拉、库米拉、伊斯瓦迪和尼尔法玛里全面推开。出口加工区管委会直属总理办公室领导,享有进出口产品免关税、免片利润税、普惠制设施、允许100%外商投资、资本和利润完全汇出等财政优惠政策。孟劳动力丰富,懂英语的人多,工资低廉,具备吸引外资的诸多有利条件。韩国在孟加拉国投资较早,已宣布要在加纳富利河岸建立一个韩国出口加工区。
钱其琛副总理对这个参观项目很感兴趣,在出口咖工区的接待厅听了介绍后,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两面三刀家工厂。一家是中国广东企业和香港企业合资建立的羊绒衫厂。羊绒从中国国内采购运来,在这里加工成几款羊绒衫,再销往国际市场。另一家是服装加工厂,布料和服装设计都来自意大利,产品出口欧洲国家。投资方利用孟加拉国廉价劳动力和进出口免税的优惠,益效不错。孟方官员说:孟加拉棉花种植不多,又不产羊毛,现在成了服装出口国,这是以前想不到的。
出席欢迎宴会和记者招待会
孟中友协早就要求在钱其琛副总理抵孟前一天,孟中友协主席、司法部长吴拉姆·哈菲兹旧病复发,住进了医院。
在动身去布尔巴尼饭店出席孟中友协的宴请前,我向钱其琛副总理总理汇报了孟中友协主贡身体不适的消息,告诉他可能会是一位副主席主持这声活动,但是当我们进入会场时,哈菲兹已经站在门口迎接中国贵宾了。哈菲兹与钱其琛副总理握了手又拥抱,如同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久别重逢。
宴会开始时,哈菲兹发表了长篇欢迎辞。除对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访问孟加拉国表示热烈欢迎,畅叙孟中友好的历史和两国和平友好合作外,还以很长篇幅阐述了对国际问题的看法。
哈菲兹讲话后,钱其琛副总理致了答谢词。他感谢孟中友协主席、司法议会事务部长哈菲兹阁下不辞高龄和体弱举行宴会盛情招待,尤其感谢咕菲兹阁下情深谊长的讲话,感谢孟中友协心肝及所有孟加拉国朋友为中孟友好所作的持久不懈的努力,表示中方将永远铭记在心。
宴会气氛非常热烈,不知不觉持续了两面三刀个多小时。钱其琛副总理得知当晚是哈菲兹向医生请假从医院出来参加活动的情况后十分感动,当即起身告辞:“阁下,一定要保重身体!”此时哈菲兹确实累了,但他坚持拄着拐杖送贵宾离开宴会厅。
钱其琛副总理对孟方访问以举行记者招待会的形式结束。
孟加拉国是钱其琛副总理这次南亚之行的最后一站,此前还访问了斯里兰卡、印度和巴其斯坦,都没有会见记者。这次记者招待会实际是整个访问南亚国家的小结性活动。
孟方很重视这场活动,特地安排在外交部国宾馆而不是在记者俱乐部举行。出席的记者很多,发问很踊跃。钱其琛副总理对此访的目的和成果作了回顾,表达了中国政府支持南亚区域合作,以及南亚各国稳定、团结、共同发展的立场,传达了中国与南亚各国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的真诚愿望。
有一位南亚国家的记者提了一个问题:中国与巴其斯坦签署了边界条约,该条约包含克什米尔地区,而印度和巴其斯坦迄今对克什米尔依然存在争议,这一条约是否会使克什米洋总是更为复杂化?
由于克什米尔问题的敏感性,场上气氛一下凝重起来。中巴边界协定签订于1963年,这名记者挑出30年前的事来提问,显然是有备而来,自以为可以难倒中国副总理。
钱其琛副总理一下听出了问题玄机所在,回答道:“应该说,中国与巴其斯坦签署的并非边界条约,而是两国政府关于中国新疆和由巴其斯坦实际控制其防务的各个地区相接壤的边界的协定。而且在协定中明确规定:在巴其斯坦和印度关于克什米尔的争端获得解决以后,有关的主权当局将就本协定第二条所述的边界,同中国政府重新进行谈判,以签订一个正式的边界条约来代替本协定。我请这位记者先生把该文件找出来再看一下,就会清楚你所提的问题。”
钱其琛副总理以准确的用词叙述了一个事实。事实胜于雄辩,在场的各国记者和新闻官员都点头称是。一个在南亚地区极富挑战性的问题,被三言两语汇化解了,而钱其琛副总理温和的证据和友好的态度更是赢得了在场人们的好感,结束时记者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看望中方在孟方的有关人员
访孟期间,钱其琛副总理专门抽出一个晚上的时间,到使馆看望使馆全体同志以及在孟中投资机构和公司的代表,同大家合影并发表了讲话。他讲了国际形势和对外工作,强调做好孟加拉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友好工作的重要性。
钱其琛副总理从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和对话时代的国际局势,讲到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的合作。他指出,冷战时期人们有一套冷战思维,尤其是西文有些国家的鹰派人物,仍然拿冷战思维来看待当代的国际问题,使一些能通过对话求得解决的问题被引向了对抗的老路。同样,我们做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工作也要采用新的思维。例如我们参观达卡出口加工区,这里既不盛产棉花又不产羊毛,却能生产羊绒出口,这就是现代生产全球化的典型例子。投资商把资本投向那里,已摆事实脱了旧思维。按照过去的经济理论,生产地应该靠近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现在他们却找到了这里。为什么?国为这里劳动力多,价格便宜,能降低杨本,增加收益,这就是新的思维。
他说:在对话的时代,邻国之间的一些纠葛和问题也应通过接触对话求得解决,有时他们之间从埋怨走向对话需要有人做些斡旋工作。如果作为友好国家及时做些工作,他们会非常感谢,感觉你在真诚地提供帮助。钱其琛副总理深入浅出的讲话使大家受到很大启发。
讲话后大家在大使馆邸用餐。使馆为了招待好钱其琛副总理一行,事先考虑了一个方案:既要体现大家对领导和代表团同志的热情招待,让他们吃到合口味的中国饭菜,保证出访期间身体健康;又要体现勤俭办外交的精神,内部吃饭不用宴请的名贵菜肴。孟加拉海鲜便宜,俣听说钱其琛副总理不吃虾蟹,使馆就到产鳗鱼的地方买了一条大鳗鱼来,请钱其琛副总理吃清蒸鳗鱼。待到鳗鱼端到桌上,钱其琛副总理夫人说,他从不吃鳗鱼。我心里很不安,说办公室同志今天跑了半天买来了鳗鱼,还是白费劲了。
钱其琛副总理:“怎么白费劲呢?其他同志不是吃得很好么?不要为我准备什么菜,我吃点蔬菜就很好。”钱其琛副总理不喝酒,不喝饮料,就吃了一些蔬菜和米饭。说“菜做得很清淡,味道不错,今天吃得很好。”钱其琛副总理随和的作风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