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难题
2013-04-29龙德芳
龙德芳
中国文联副主席、国务院参事冯骥才依据相关部门统计数据说,我国的自然村十年间由360万个锐减到270万个,这意味着每一天中国都有80到100个村庄在消失。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中国用三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二百年的城市化历程,“空心村”现象在农村正变得越来越普遍,乡村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
何为“空心村”?房子在,人没了——红白喜事凑不齐办事的人手,适龄年轻人在村里找不下对象,后辈年轻人再不愿回村居住。这是一个坐落在赣西北群山深处的小山村,清澈的小溪穿村而过,31座蓝砖黑瓦的木屋依山而建,散落在狭长的山坳间,掩映在青山绿水中。现在,一个叫钟兆武的64岁老人成了村里唯一的居民。“一个人的村庄”,不是诗人的浪漫意象,而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真切现实。“空心村”的学校,往往因学生人数大量减少而难以为继。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国家开始撤并乡村学校,很多孩子走出了大山深处的村庄,被集中到乡里、镇上的学校去寄宿读书,2001年到2007年,近1/2至2/3的教学点及完小被撤除,全国学校数目减少了47.5%。父母背井离乡和“撤点并校”给无数农村孩子及其家庭带来了重大改变。重庆市铜梁县白羊镇浙商爱心小学共有寄宿学生239人,其中55.6%的学生父母均不在身边,35%左右的孩子父母一方不在身边。2013年5月9日,全国妇联发布报告指出,截至2010年,我国0~17岁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已达到9683万。
这种格局正在使传统乡村教育产生质的变化。一个人最天然的情感需求就是亲子需求。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日常行为习惯、待人接物等最基本的行为准则,都是通过生活中的很多小事言传身教给孩子的,可惜现在没有了;孩子们从几岁开始就被关进寄宿学校,一直关到十五六岁,他们虽然生长在农村,同样也是一种充满束缚的圈养。再者,村庄没有了学校,就像父母没有了孩子。一个村庄没有了学校,村庄的公共空间就没有了,悠久的乡村教育文化也随着一所所村小的撤并消失了。而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发展,最终是无法离开文化这个强大基石的。离开了文化沃土的教育,对于孩子来说,身边的村庄是空洞的,内心是荒凉的,而内心荒凉的孩子是可怜的,也是可怕的。学校没了,孩子走了,村子也变得没有希望了。父母、亲人的远离掏空了孩子的内心,而孩子的离去又掏空了乡村的灵魂。
1927年3月,陶行知提出“乡村学校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老师做改造乡村的灵魂”的农村教育观。他恐怕预料不到我们今天要面对的一个更严峻的现实:“村里老师镇上走,镇上老师县里走,县里老师市里走,市里老师省城走。”江苏省如东县有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前年转走7名优秀教师,去年转走9名优秀教师,今年又有9名教师提出了调动的请求,短短三年时间里将近有25名教师岗位调动,而这所农村初中且只有40名教师。
著名导演吕克·贝松曾说:“童年是人类的父亲。”乡村——老家其实就是人类的父亲。当你没有家乡可以回去,当你失去了童年的记忆,你就成了无根的浮萍,而学校,是童年记忆,也是家乡。为此,一个乡村教师表达了这样的愿景:“我们希望乡村教师、乡村学生、乡村办学条件都能像城市里的一样好,早日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做到三个‘差不多——教师待遇差不多,办学条件差不多,学生发展希望差不多。”
是的,乡村教育的问题并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它是我国现阶段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诸多问题的集中体现,只有乡村问题真正解决了,乡村教育的命运才会得以转变,我们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才会得到彻底解决。可是,城镇化一定要以“城进农退”为代价吗?因地制宜地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在农村落实基础设施建设、将资源向广袤的农村聚集、提高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实现“人的城镇化”,难道不是更好的选择吗?问题是,眼下越来越多的农村家长把孩子送进城市,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从乡间地头走进城镇,面对这火烧眉毛的困局,要留住上学的孩子,留住教书的教师,留住陪伴的父母,我们还能等吗?
◇责任编辑:陈 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