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课堂的定位与角色设置
2013-04-29陈建锋谭芳芳
陈建锋 谭芳芳
摘要:高中体育新课标中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去自主安排。学生自主安排,并不是放纵学生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是要做到教师有效引导,通过合理有序地引导去分配学生的时间,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这就需要我们做好课堂的合理定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加强教师的有效指导,这是我们应有的题中之义。
关键词:体育;主体;定位;角色指导
高中体育课程重点在于实践运用,训练自己的实践能力,在这之前教师首先要有夯实全面的理论作为指导,然后经过自己的感悟思考,将理论知识运用到体育课程中,这就是一个高中体育教学的学习思路。因此,教师在体育课程知识的讲授上,最好在实际训练中展开,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体育特长,同时教师做好适当引导,将体育课程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立足于课本,进行适度地深化拓展,通过自主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生的自主合探索,激发起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对体育知识和内涵本质进行自主的探索,从而不断优化教学。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在实际的体育课程教学当中,学生的教育重点应该放在体育技能的全面培养和重点培养上面。例如,在实际的体育教学当中,像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体育技能,或者赛跑、跳远、铅球、跳高等田径项目,都是我们的教学范围,我们要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去认真把握学习和体会,从而提升自己技能的全面性,这样,就能将学生的技能得到全方位的指导和发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放手,去让学生自己学习与感悟,让学生在一种完全的兴趣爱好当中,彻底投入,发挥出体育课程主人的地位。
此外,教师要有效地指导学生去进行活动和学习,将体育课程中的精华充分表露出来,教师作为主体进行有效地搭配与控制,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体现出学生主体与教师的引导。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每个学生在高中体育课程的学习中,都不同程度受自身的性格和兴举影响,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我学习规律。教师不可用一种方法去教授学生,而应该运用多种方法去教授学生,让他们从各个角度去学习,这也是一种尊重,是一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教师不可过多地运用强制手段去要求学生必须怎样,而应该引导他们如何怎样。
在实际体育教学当中,教师要进行体育课程的改革,突破弊端。在新课标指导下,不断创新改进思路,寻找新的教学方法,以兴趣引发学习。在实际的体育教学当中,教师要使之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让学生将体育课看成是一件终身学习的大事,从而终生受益。
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要适度角色互换
教师作为主导,不是一味地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是应该让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进行适当的角色互换,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进行自主交流合作与指导。教师可以融入学生的群体当中,与学生共同交流体育课程的设置项目与分析。
将“知识性、娱乐性、兴趣性”综合到一起,让学生在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当中学到体育知识和技能,在这里我提出“兴趣和爱好是学生学习体育的开始”,教师无论在讲解什么体育课程内容,最好有个一个好的导入,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到新颖和活泼,学生才会充满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去学会自我学习与主动学习,这样就是对体育的爱好,比单纯地被动接受效果要更好。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爱上体育,不仅仅走过程,也不仅仅是体力消耗。
综上所述,在高中体育阶段教育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管理是一个切实有效而且兼顾方方面面的好方法,不仅能全面带动学生“知识、能力和思想情意”的发展,而且提高素质能力,升华精神。在实践当中,教师可进行有效地拓展和应用,达到教学目的,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去有效地展开体育教学,达到全面提升的目的。同时在自主学习中,可以激发起学生最大的动力与兴趣,将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之内,获得最大限度的提升,达到最大能力的获取,这就是我们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思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进行正确的定位,进行角色转换,以学生为本,与学生平等互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到学习中,使课堂更加活跃富有生命力,体现出体育课程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魏国栋、吕达,《普通新课程解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
2.任长松,《体育反思与教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耿培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体育与健康教程》编委会,《体育与健康教程》,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07
5.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案例与评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