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2013-04-29曹少炜

学周刊·下旬刊 2013年9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语文

曹少炜

美国教育家卡耐基曾指出:“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十五取决于智力因素,百分之八十五取决于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人格,讲话艺术和处世本领。”语文教学既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又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良好习惯和健康个性等心理品质方面的要求和培养。以人为本,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心理健康教育无处不贯穿于语文知识与人文情怀教育中。

一、千锤百炼铸铸师魂——多提高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教师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样,自己的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身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研究心理健康知识,用学到的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素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宽厚仁爱,容纳每一位学生;善良慈爱,温暖每一位学生;赞赏关注,激励每一位学生;智慧博爱,碰触每位学生的魂灵。教师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与学生一同成长、共同提高。

二、春色满园关不住——多策略

(一)在语文阅读中抓教育契机

语文文本蕴含着大量的心理健康因素。例如,走进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走进科学,学会观察,热爱科学,积极探索;体会亲情,珍惜友情,懂得团结友爱;感受童年生活带来的惊喜与快乐;懂得分享,懂得要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等。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通过教材,组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灵活有创造地使用教材,深挖教材中的心理健康因素。通过反复诵读、体味,悟情、熏陶、感染,情感触动等,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品格。

(二)文本蕴含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对社会人生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树立正确的态度及行为方式。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让学生在读、说中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如教“亲情”单元,教师在教学《倾斜的伞》一课时,让学生体会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成人后“我”在雨中对年迈外公地照顾,在浓浓的爱中让学生体会到祖孙间的亲情,感受亲情的传递,学会感恩,懂得回报。在“探索与发现”单元,课文《矿矿的研究》从矿矿的事情中启发学生,懂得“有志者事竟成”,学习生活中要敢于实践。

(三)通过写字教学,感受汉字魅力

识字写字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写字教学看似比较枯燥乏味,实际上若教师激发得当,就会富有情趣,使学生在掌握生字的同时还能培养其良好的书写习惯。在写字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边准备边诵儿歌进入写字情境,如讲述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练习毛笔字的故事激励学生,既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使学生相信成功并不是一日之功。

(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心理教育

平时我结合语文每一单元的综合实践,针对学生的一些心理现象,设计具有教育意义的小活动。诸如“真情”单元主题:“团结友爱、待人宽容谦让”“爱是赞赏、关注、分享”……让学生在爱与被爱中快乐成长,培养健康心理。

(五)作文教学的心理教育

面对学生个性化心理需求,我灵活运用单元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在小本本写信、写话将自己想法表达出来,从而和学生更好地沟通,及时调解学生的心理。小学生自我约束力较差,情绪容易激动和容易失控。一高兴就喜形于色,欢蹦乱跳,有点困难,挫败感强烈,甚者易哭。要想让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就是让他们把自己的心事倾诉出来。因此,小本本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便于教师及时把控学生的心理动态,适时疏导教育,这比当面谈话要真切细腻地感受到学生的内心变化,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更有效。

三、倾听花开的声音——多赞赏

赞赏是一种心灵的雨露。成人喜欢受到别人赞赏,孩子更需要。教师适时、恰当地赞赏,会让学生受到鼓舞,激发学生的自尊、自爱、自信。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有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教学中我组建学习小组,让每一个人在这个“小集体”中有一定的职务,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在教学《美丽的公鸡》时,我让学习小组自编自导自演这篇课文,进行小组比赛,只见小组中每个人都摩拳擦掌,忙得不亦乐乎。小组内根据每个人的实力自己分工,使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在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增添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教师在课堂上要毫不吝啬地表扬勇于发言的学生,当然也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来指出他(她)的错误。赞美需要发自内心,而不是为了迎合学生而否认他的所有缺点,矫揉造作的赞美只会令人反感。教师可用正确恰当的评价语,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对自卑的学生要树立其学习自信心,过于自大的学生也要使其正视是自己的不足。

润物细无声地在学生心田播撒春雨,萌发希望的种子,这是教师在教学中最大的乐趣。

四、为有源头活水来——多拓展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多读。读的书多了,很多道理自然地就明白了。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向学生拓展更多与主题思想有关的文章或是书籍,以便学生在课外也能不由自主地进行心理教育。如幽默与智慧单元,教学《囫囵吞枣》一文,推荐成语故事;学习《铜板的响声》明白智慧和幽默来自于观察和思考,知识的积累。学习《歌唱二小放牛郎》《刘胡兰》等英雄诗篇激发学生阅读小英雄们的事迹;每册最后一单元传统文化主题,学习《女娲和人》《九龙壁》《后羿射日》等文,教师可引荐《中华上下五千年》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肩负祖国的重任。

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语文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受到心智的启迪。

灵活运用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很多,教师要以真诚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智去观察、分析,解开学生的心结,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使学生心理素质得以于语文素养中提升,并语文教学注入鲜活的生命力。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语文
看见具体的自己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心理感受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