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三角”经济圈发展与西部扶贫开发战略研究

2013-04-29李庆涛

经济视角·下半月 2013年9期
关键词:扶贫开发经济圈发展

摘 要:我国西部地区地域广阔、资源丰富,受区域发展政策和一些客观自然条件的影响,西部的贫困问题也十分突出。自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以来,我国西部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大幅提升,但是东部与西部的发展差距依然十分明显,而且整个广大的西部地区还没有出现明显的诸如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一样的增长极,以发挥对西部地区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川陕渝为核心的“西三角”经济圈的提出与发展,为新阶段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西三角”经济圈“火车头”的动力作用,也有助于发挥经济圈的辐射带动作用,为解决长期困扰西部地区发展的贫困问题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关键词:西三角;经济圈;扶贫开发;发展

作者简介:李庆涛(1986-),男,汉族,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技术管理研究所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方向:区域发展,科技政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9.6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9-142-06

2009年全国“两会”上,重庆代表团提出川陕渝共建“西三角经济区”的设想,建议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进行联合,大西南与大西北联手,共同打造中国第四个增长极。这是第一次政府部门公开提出构建以川陕渝为核心的“西三角”经济圈。“西三角”经济圈的发展,是新时期西部大开发战略转变发展思路的需要,也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培育我国经济增长极的迫切需要,也是新阶段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新动力,为西部农村发展和扶贫开发提供了新契机。

西部扶贫要有新突破,必须依靠自身的发展,摆脱农业发展限制和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困境。“西三角”经济圈的建立和发展将会为东部产业转移到西部发展提供新的机会,也会为西部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空间,“西三角”以及整个西部地区自身产业的发展,将为西部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也会为西部扶贫开发带来更多的机遇,同时为在新时期、新的发展阶段,解决“西三角”地区乃至整个西部的贫困问题提供新的路径和雄厚的经济基础。

一、“西三角”经济圈在西部扶贫开发中的带动作用

虽然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但是西部地区山区、荒漠化、丘陵、高寒等恶劣的自然条件,却也造成西部大面积贫困。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整体区域发展政策的影响,使得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日益明显。自然条件差、长期的经济发展缓慢造成西部贫困人口众多,西部的贫困问题已经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的核心。

过去十多年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强有力的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为新阶段西部地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西部“求突破”的发展阶段,大力发展“西三角”经济圈,将十分有利于发挥“西三角”这个西部地区“火车头”的带动作用,在带动整个西部经济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经济圈的联动发展核辐射效应,促进经济圈周边贫困地区发展。

(一)西部扶贫开发现状

1、西部贫困程度深。目前,全国有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其中西部地区有375个,占总数的63.3%。《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1)》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贫困人口中,高达65.1%的贫困人口分布在我国西部。2010年全国扶贫重点县贫困人口1693万,西部地区扶贫重点县贫困人口1134万,占全国的67%。西部地区贫困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全国和东、中部地区。

综上可知,不论是从贫困人口规模上还是贫困发生率来看,西部地区都是我国贫困人口最集中、贫困程度最深的地方,因此,长期以来,西部的扶贫开发工作始终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主战场。

2、“西三角”贫困问题突出,扶贫任务艰巨。全国原定的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中,陕西省占了3个;另外,陕西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重点村的数量,仅次于云南,在全国位居第二。四川目前有3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与1万个省定重点贫困村,分别占全国的6.1%与6.8%。全省180个市(县、区)中有160个有扶贫任务。重庆扶贫工作点多面广,易地扶贫任务艰巨,贫困人口多数生活在山区,地理条件复杂,扶贫工程浩大,需要的投入越来越高。重庆市有18个国家和市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占全部县级单位总数的45%。而且刚解决温饱问题的低收入人口占相当高的比例,一遇天灾人祸返贫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3、贫困原因复杂,未来扶贫面临新挑战。致贫原因复杂,区域发展差距明显加大。西部地区的贫困不只是经济原因,而是和当地的自然、地理、气候、民族、宗教、文化、边境等诸多问题密切联系,既复杂又敏感,致使脱贫工作难度大、扶贫成本高。西部特殊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很多连片贫困地区,我国集中连片的特殊类型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另外,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和边境贫困问题也十分突出。同时,由于长期非均衡区域发展政策的影响,东部地区先进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将加快推进地区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这也导致西部尤其是西部贫困地区的土地、资金、人才、自然资源等要素将会加速流出,进而影响到贫困地区发展和减贫进程的持续推进。西部各省区市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也非常突出,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在西部也非常明显。

当前,“西三角”经济圈和整个西部地区的贫困户生存发展依然受到自然条件差、收入水平低、社会保障不足等多种制约,经济的落后直接导致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不足已成为西部地区致贫返贫的重要因素。巩固温饱、进一步提高贫困群体自我发展能力的任务同样十分繁重。

(二)“西三角”作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将会有力的带动贫困地区发展

1、“西三角”经济圈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转变的需要。新阶段的西部大开发已经由“打基础”逐步转为“求突破”的新阶段,需要谋求发展的新理念、开放的新亮点、政策的新举措和建设的新突破。这将为“西三角”经济圈的建立与发展提供重大的历史机遇和新的发展动力。

“西三角”经济圈的建设,将会避免地方重复建设,为打造西部出海口提供契机。“西三角”经济圈的建立可充分发挥其在西部的地域优势,为陕甘乃至远离江海的整个西部地区打造出一个出海口,使西部地区通过长江航运与东部沿海地区乃至国外地域联系起来,加快与世界经济接轨,同时也为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打造出新的经济腹地。

根据国务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指出要加快培育和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推动关中-天水、成渝、环北部湾(广西)等重点经济区率先发展,使这些地区成为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但是由于原来发展基础差,长久以来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综合实力较强的经济圈,以发挥经济圈的辐射和带动作用。2009年6月,国务院批准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2011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2012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指出要积极推进重庆、成都、西安加强区域战略合作。这从国家宏观层面和实践层面推动了“西三角”经经济圈的发展,无疑也为整合川、陕、渝三地资源,转变过去三地发展各自为政的局面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将会促进整个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

2、“西三角”经济圈实现西部城市群的联动发展与辐射效应,带动贫困地区的发展。经济圈的发展是以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为基础的,城市群的形成要建立在城市及周边地区生产力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区域内部的生产要素能够实现优化组合。发展城市群在实现城市内部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也能够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大的区域内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城市群作为地域上的一种经济组织实体,发展到一定程度在生产布局上就会产生一种新的地域组合形式——经济圈。从世界上经济圈的发展形势来看,大的经济圈在整个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工中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从《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来看,美国的大纽约区、五大湖区、大洛杉矶区等三大都会区的经济总量占全美国的67%;日本的大东京、京阪神和名古屋等三大都市圈的经济总量占全国的70%;我国内陆的环渤海湾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等三大经济圈的经济总量占全国的近40%。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推进重庆、成都、西安区域战略合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目前,“西三角”经济圈中西安、成都、重庆的空中“一小时经济圈”已经形成,随着西部大开发新十年战略的实施,陆上构建由高速公路和铁路形成的“三小时经济圈”也会很快实现。“西三角”经济圈的建立,将突破秦岭这一自然屏障,实现关中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的贯通,有力的整合了西部经济实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三大城市,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一股合力,将发展成为我国西部第一增长极,我国的第四增长极。新的增长极的形成,对劳动力需求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布局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也能发挥增长极的扩散和辐射效应,带动经济圈周边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

二、“西三角”经济圈的战略构思为新时期西部扶贫开发开辟新路径

“西三角”经济圈将会给西部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而从关中-天水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到“西三角”,最重要的变化是由原来西北经济核心区、西南经济核心区各自发展向西南西北联手发展的宏观视野拓展。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西安、成都、重庆都是西部地区发展基础最好的城市,三地联手,未来的发展将带来更大的经济互补性。从区位来看,三座城市地理位置东边毗邻中部,西安作为门户城市可以向西扩展,总体来看,“西三角”经济圈具有承东启西的作用,且都是西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城市,在承接我国东部地区甚至国外产业转移方面,毫无疑问是第一梯队,在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为带动西部贫困地区发展,促进西部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发挥贫困地区固有的资源、地理等优势提供了新的机遇。

(一)“西三角”是西部大开发战略思路的转变,也是促进西部扶贫开发的新途径

西部大开发战略极大地促进了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但与东部相比,发展差距依然非常明显,在这种形势下,西部需要一个核心或拳头来凝聚西部发展特色,展现西部发展活力,实现西部发展新突破。东西部大发展差距并没有真正缩小的原因主要是长期投资不足造成的西部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较弱,而且总体上国家对东部的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仍高于西部。更重要的是,西部大开发虽然给西部带来了机遇,但是同时也成了东部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力,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劳动力转移等为东部经济增长提供了廉价的物力、人力资源。要改变这个局面,西部大开发就应该由“全面开花”转向重点推进。

新时期西部大开发的核心任务应当是培育、建设经济聚集功能和辐射、带动功能良好的各级、各类增长极及其相互联结的经济体系,即不仅要改造、提升西部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孤立分布的增长极,而且要按照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建设企业式、行业式、产业集群式、中心城市式、城市群式、交通经济带式等多种多样的新型增长极,建立、发展不同增长极之间的网络式联系,促进各级各类增长极逐步联结、融合成为有机的系统整体。用10—1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强大而健全、覆盖范围广、信息化水平高、高科技产业和循环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增长极体系,使之成为在今后几十年中带动西部地区现代化发展的“发动机”和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载体体系,在西部地区开创、示范和推广极化发展与协调发展相结合的科学发展方式,稳步增强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和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

打造“西三角”经济圈,不仅是发展川陕渝三地经济的需要,也是深化西部大开发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西部大开发之初,表现出一种全面开发、齐头并进的态势,这既不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国力也难以承受。从国家在制定和实施“十五”计划时,国家就把长江上游经济带、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和南贵昆经济带列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三大重点区域,由于各种原因,这三大重点区域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并未真正体现出来。而关中-天水经济区是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和整个西北地区的龙头区域,成渝经济区是西南地区的“火车头”和长江上游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并且包括了关中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两大城市群,“西三角”经济圈的构想,实际上是把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从空间上明确下来。

(二)“西三角”经济圈:集聚经济发展、扩散带动扶贫

经济圈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动态特征主要表现在集聚过程和扩散过程两个方面。集聚过程,典型的表现就是由于机会、收益的明显差异,而导致劳动力、资金、技术、人才等发展要素由经济圈周边地区向核心城市或地区转移,形成明显的集聚优势。在这一阶段,容易导致经济圈周边经济发展缓慢,造成明显的区域经济差距和发展差距。扩散过程,典型的表现就是劳动力、资金、技术、人才等发展要素由核心地域向外围地域流动,促进并带动外围地区经济发展,从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平衡整个经济圈内的发展。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集聚和扩散阶段是必经阶段,也是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要依靠自然条件、地理位置、文化基础、城市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基础等特定的条件。从客观上来讲,“西三角”经济圈已经具备了发展基础,而且已经形成了明显的集聚优势,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政策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的大力推进,“西三角”经济圈的扩散带动作用将逐步显现,对贫困地区的发展的促进作用会越来越明显。

“西三角”经济圈的发展模式实质上也是经济圈内部、经济圈周边地区的一个均衡发展过程,首先是以重庆、成都、西安为核心的城市形成不同的城市圈,重庆、成都和西安三个都市区,既是区域内城市网络点轴发展过程中的主导性中心城市和核心增长极,又是本区域参与外部区域性、国际性竞争的战略支撑点。三个城市圈在完成第一阶段短暂的集聚发展之后,在第二阶段的扩散发展过程中,重点是从城镇向乡村地区扩散,由经济发展水平高、速度快的城市圈向周边发展水平低、速度慢的落后地区扩散,逐渐形成点——线——面的发展局势,实现经济发达区带动落地区发展的目的。

(三)“西三角”有助于乡镇企业发展,将为西部农村产业扶贫带来新发展

从区域发展情况来看,西部乡镇企业发展形势整体远远落后于中东部尤其是东部的乡镇企业发展情况,主要原因:一是地区限制,主要受政府扶持力度、发展优惠政策、劳动力水平等因素影响;二是西部乡镇企业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要远远大于西部,西部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众多,乡镇企业本身的发展空间就很有限,还要尽力带动周边贫困地区的发展,以周边贫困人口为主要劳动力来源,由于企业自身技术水平和投资水平低,再加上贫困地区劳动力技能素质低,严重影响了西部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得其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对贫困地区的扶贫作用也趋于下降。

“西三角”经济圈的发展,将会在各地区资源、人力的优势基础上,对地区产业发展进行重新定位,对于贫困地区,尤其是地理条件较差地区扶贫工作也会进行重新调整,乡镇企业大发展在贫困地区产业扶贫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偏远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于吸纳贫困人口就业,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收入水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近几年产业升级速度的加快,东中部企业的升级速度总体上要快于西部,对劳动力的技能素质也随之提高,由于西部贫困地区原来教育基础差,所以西部劳动力在今后的转移上难度将会不断加大,无形中转移贫困人口就业的担子就会转到当地的乡镇企业身上。在未来“西三角”的发展过程中,单靠核心城市的带动,是不能完全解决西部的贫困问题的,尤其是在偏远的山区,所以在发挥核心城市带动作用的同时,也应借助“西三角”经济圈的集聚和扩散效应促进西部乡镇企业的发展。

(四)“西三角”经济圈为创新区域扶贫开发模式提供新出路

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使得城乡居民的福利待遇都有所提高,但全国整体表现为东、中、西的区域差距明显,城市居民的增长幅度远高于农村居民。除了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明显,区域内部城乡差距也十分严重。以2008年统计数据为例,“西三角”经济圈的核心城市重庆、成都、西安等西部重要城市的居民收入为同期当地农民收入的3倍左右,这种差距在地区之间和区域内部显得尤为突出。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建设分布不均、贫困面大、城市化水平低、整体环境闭塞等方面的因素,使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日益增大。“西三角”经济圈的建立,有利于通过创新区域内部的统筹发展模式,将产业扶贫与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科技扶贫相结合,通过扶持设施农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扶贫龙头企业和产业化基地,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推动地区和城乡的协调发展,通过以市场化为先导,大力发展工业化,从而推动城市化,多方面、多渠道分流过剩劳动力,以连片开发试点资金为引子,多渠道整合资源,从群众最迫切需要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入手,统一制定规划,统一下达资金,统一项目实施,一次性解决项目区的道路、能源、饮水和产业开发问题,为丧失了自己过去的生存空间的人们(失地农民、返乡农民工等)找到发展出路,同时将为探索适合各地实际发展情况的扶贫开发模式提供新契机。

综合以上分析,“西三角”经济圈的战略构思不仅体现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思路的转变,同时也有利于发挥经济圈的集聚作用发展经济,利用经济圈的扩散效应带动地区扶贫,有助于充分发展西部尤其是贫困地区的乡镇企业,为农村产业扶贫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总之,“西三角”经济圈的建立,将会结合现有的开发模式和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创新区域扶贫发展模式提供新动力。“西三角”经济圈战略构思不仅为西部建立一个新的增长极,也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新的转机,为新时期西部扶贫开发开辟新路径。

三、实现“西三角”经济圈与西部扶贫开发战略相结合的对策建议

针对“西三角”经济圈地区贫困人口的发展需要,新阶段的西部大开发工作要立足区域大发展,坚持政府主导、社会援助、区域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方式,做到扶贫到户,目标到人,由单纯的开发式扶贫向救助性扶贫、智力扶贫、制度性扶贫转变。在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必要扶持下,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工业化、城镇化提供的机会,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促进贫困地区科学发展。

“西三角”经济圈的构想如果能够实现,西部扶贫工作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时期西部扶贫开发工作也会有新的内容,在“西三角”的发展环境下扶贫开发策略也会有所调整。

(一)不断拓展西部地区扶贫开发的内容与途径,强化政策保障

1、积极拓展西部地区扶贫开发的新内容与新途径。首先,因地制宜开展扶贫工作,把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综合治理放在重要位置;将西部贫困地区农业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移民扶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劳动力技能培训作为扶贫开发的基本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和设施农业发展,加大贫困地区乡镇企业扶持力度,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渠道,千方百计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其次,拓宽就业渠道,积极推动贫困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依托扶贫规划,在整村推进基础上,以县为单位整合资源,连片开发,不断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积极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提高贫困农民组织化程度;创新体制机制,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土地(草场)流转、林权制度和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2、进一步强化西部地区扶贫开发的政策保障,督导扶贫政策、资金落实情况。落实好对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中央财政必须大幅度增加扶贫开发投入,地方政府也要根据财力状况逐步加大投入力度。中央要继续实施对西部贫困地区的投入倾斜政策,地方政府要好好利用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以促进基本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增加对西部地区公益性项目投入。加大金融扶贫工作力度,增加对重点贫困地区、扶贫项目和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深化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大对高寒山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发展扶持力度,逐步加大中央财政对贫困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探索建立有利于贫困地区发展的资源开发补偿政策或生态补偿政策。

(二)加强公共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结合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的补偿,把有限的资金投资于义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卫生保健、社会保障、居民福利等社会基础设施上。不仅可以提高劳动者个人发展能力和生产效率,加强对区域外发展要素的吸引力和消化能力,还可以通过改进区域的文明程度和思想文化观念,增强区域制度和发展方式创新的能力,从而改善“西三角”经济圈乃至整个西部地区贫困地区的整体发展环境。重视贫困地区资源与环境保护,适当开发贫困地区资源,注重对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不能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切实落实“西三角”经济圈内贫困地区的发展权补偿和生态保障协调机制中应该承当的责任。政府要主动改善投资环境,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和国家优惠政策吸引资金和项目,逐渐培育起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努力推进社会扶贫,形成大扶贫格局

各级扶贫部门要注重建立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社会扶贫机制。国务院扶贫办要继续积极组织各省直部门、大中型企业、地方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医疗机构和驻地部队结对帮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各帮扶单位要制定年度帮扶计划,组织帮扶专班,将帮扶措施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并定期要对帮扶计划执行和落实情况进行审查、指导。上级有关各单位要把有关单位帮扶扶贫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目标管理,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本级直属单位的帮扶工作要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并将其纳入目标管理,把定点扶贫工作好坏作为考核各单位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年终对各单位的定点扶贫工作进行考评,做得好进行表彰,做得不好的或未完成任务要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

省直部门要加大对口帮扶力度,做到资金、项目、任务落实,并结合自己的职能,制定本系统扶贫规划,在资源配置、资金分配上向老区贫困地区倾斜。推行“1321帮扶工程”模式,每1名县级领导带领3个以上部门,连续2年帮扶1个重点贫困村完成整村推进任务,同时要完善整村推进验收标准和后续管理机制,确保推进一个村、脱贫一个村、长远致富一个村。实施“村企共建工程”项目,动员企业到重点贫困村兴建基地、联办企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实施整村推进打好基础。实施“双百工程”,组织百万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百万贫困户。充分发挥慈善基金会、扶贫基金组织、扶贫协会等社团组织在扶贫开发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志愿行动。

县乡政府部门要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关心和支持扶贫开发,最大限度地调动城乡各类扶贫资源,为实现贫困村稳定脱贫提供可持续的帮助。地方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引导和动员非公制经济参与扶贫开发是一个必然选择。

(四)培养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重视实施产业化扶贫

“西三角”经济圈的发展中,必然要形成新的劳动力需求,因此各地因地制宜稳步实施“雨露计划”,培育、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扶贫部门要坚持扶贫宗旨,积极开展各项培训工作,保证培训质量。对不同群体分类实施培训,对文化基础差的存量贫困劳动力主要以短期培训为主,中、高考落榜贫困生要以中长期培训为主,不断提高青壮年贫困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就业技能。

产业发展是促进转移地方劳动力就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西三角”经济圈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基层扶贫部门坚持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产业化扶贫,既不能盲目开发,也不能无限制发展。积极发掘、培育适合贫困地区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扶持重点,扶持培育成长型、特色型产业企业做大做强,在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构建“村有特色产品、乡有特色企业、县(市)有特色支柱产业”的新格局,并逐步形成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态势,逐步发挥规模效益,增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特殊贫困地区经济实力,带动农民增收,实现脱贫致富。加大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贴息贷款扶持力度,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到整村推进贫困村中的产业发展项目比例要逐步提高。大力发展农村合作、服务组织,建立与农户有机结合机制,拓宽产业化扶贫领域,积极拓展贫困群众增收渠道,让贫困农民从乡村产业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五)坚持分区推进

“西三角”经济圈的发展是遵循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的,由此西部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也应该分区推进,因地制宜的解决西部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一般根据贫困人口分布状况和贫困地区综合情况,扶贫区域共分三类:即限制扶持区、一般扶持区和重点扶持区。

1、限制扶持区。生态严重退化、环境恶劣,不具备农牧业生产条件,且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配套,大部分贫困人口年人均收入低,可视为限制扶持区域,这一区域主要通过退牧还草或围封禁牧、种草种树走生态型发展路子。采取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移民,转移贫困农牧民,对极端贫困人口纳入低保,确保他们的衣、食、住、行和生活必需品。

2、一般扶持区。生态环境好,资源丰富,农牧业生产条件良好,交通、电力、通讯、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完善,开发潜力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经济、社会、科教、人文环境优越的区域,可视为一般扶持区。这些地区的人们不仅仅满足于温饱,要求发展能够增加收入的高效种植业、畜牧业以及能获得一定现金收入的二、三产业。在就业方面要求能获得劳动技能培训的机会,提供就业信息与渠道。

3、重点扶持区。自然条件好,经济发展有前景,水土资源丰富,农牧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好,基础设施配套,贫困面相对较大,农民自我发展积极性高,该区域要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优势主导产业,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道路,最大幅度的提高贫困农牧民收入水平。加大对农牧民的培训力度,提高贫困群众文化水平,掌握先进适用技术和劳动技能,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和持续发展能力。引导社会各类资金向扶贫重点开发区域投入,形成大扶贫格局,加快脱贫进程。

(六)强化民族地区扶贫工作

1、中央政府应该加大对西部民族地区的资金和物资投入力度,既要保证量的稳定性,还要保证投入的连续性和持续性。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应该把对西部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投入作为专项资金开支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逐年提高投入力度。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具有国家政策性的机构以及地方拥有的金融机构,在信贷上也要加大对扶贫贷款的支持力度。财政上要建立规范、有效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根据各地的贫困状况,差异性的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同时扩大以工代赈的实施范围,调动当地群众的参与性。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要适当放宽贫困地区扶贫贷款项目的限制条件,同时根据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和扶贫开发项目的实际发展情况,适当调整贷款优惠政策和贷款期限。

2、注重贫困地区群众的参与。民族地区有着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在扶贫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对于民族地区的扶贫要充分考虑当地民俗文化的特点,尊重他们的发展意愿,要让当地的居民充分参与到整个扶贫过程,在扶贫过程中不仅给予他们物质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能够改变人们不良的生活习俗和落后思想观念,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当地居民经济脱贫的需要,也使得贫困地区居民的思想观念同步发展,同时也能体现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下扶贫开发中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四、结语

西部大开发进入新十年,国家发展已经迈入“十二五”规划的攻坚阶段,关中-天水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从国家层面的支持到地方的互动,无疑给“西三角”经济圈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012年2月2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并对“十二五”时期西部地区空间开发格局进行了统筹规划,明确要求全力实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攻坚工程,把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及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等特殊困难地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编制实施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支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跨越发展。由此可见,政府是高度重视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工作的。在实践中,我们既要注重“西三角”经济圈的发展,也要重视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真正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切实让贫困地区的人民共享区域发展成果。

“西三角”经济圈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能够带动整个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有望成长为继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之后我国经济增长的第四个增长极,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工作做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琦.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新思路——“西三角”经济圈[J].开发研究,2006,(01).

[2] 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3]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4] 李靖宇等.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现实论证——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的成效、问题与对策[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9,(03).

[5] 蒋志强.“西三角经济圈”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分析[J]. 重庆经济,2010,(01).

[6] 邵锋.“西三角”经济区研究:建设纵横交汇的反梯度发展区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7] 龚霄侠.西部民族地区反贫困:绩效评估与未来取向[J].西北人口,2009,(04).

[8] 安江林.西部大开发与现代增长极理论的创新[J].甘肃社会科学,2003,(04).

[9] 回良玉.努力开创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J]. 学习与研究,2010,(02).

[10] 杨丽丽.构建“西三角经济圈”的意义及发展思路[J].当代经济,2010,(03).

[11]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1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Z].2012-02-21.http://www.agri.gov.cn/cszy/BJ/whsh/ncwh/201202/t20120221_2486222.htm,2013-04-23.

猜你喜欢

扶贫开发经济圈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河北省开发性金融扶贫浅议
普洱市无量山片区扶贫开发的问题与对策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论兰州经济圈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分产业区位优势研究
优势互补 整合资源 实现环渤海经济圈巨龙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