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副伤寒的防治
2013-04-29张芸芳肖明举
张芸芳 肖明举
摘要:从仔猪的临床症状、解剖变化、诊断与治疗等方面对仔猪副伤寒病进行了全面概述。
关键词:仔猪副伤寒;治疗;预防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9-0047-02
仔猪副伤寒,又叫猪副肠热、仔猪坏死性肠炎。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副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24月龄的仔猪,6月龄以上的猪只很少发生。其特征为:急性的表现为败血症,慢性的表现为坏死性肠炎。临床上以持续下痢和耳尖、部份皮肤紫斑为特征。由于沙门氏菌自然界分布极广,动物带菌又较普遍。因此,该病在大方县很多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流行,尤其在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的情况下,往往呈地方性流行。
1 病例介绍
2012年11月14日,鼎新乡兴启村营上组张某饲养体重约13 kg的仔猪3头,其中2头在当日下午停食,被毛粗乱,体温分别为41.5 ℃和41.7 ℃,精神沉郁、寒颤、便秘。确诊为仔猪副伤寒,当即用地塞米松3 mL,卡那霉素40万U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2 d,内服新诺明、诺氟沙星、酵母,每天服1次,连服2 d,并配合中药治疗。第3天病猪温下降至正常温度,被毛光亮,精神较好,吃食正常,第4天痊愈,以后未复发。
2 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为3~30 d,病初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至41~42 ℃,被毛粗乱,精神沉郁,呼吸困难,不愿行动,喜睡,食欲减退或停食,先便秘后下痢,恶臭带血,常有腹痛感、拱背,体表皮肤充血,发绀,中后期四肢、耳尖、股肉、胸腹部皮肤出现紫色斑点,多于7 d左右死亡。有的病猪临死前有神经症状。
3 剖检变化
剖检病死仔猪可见,急性死亡的主要呈败血症病变,表现为肠胃急性炎症,伴有黏膜上皮脱落,脾脏及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呈灰红色。在肾皮质、心外膜、肺和胸膜及肠胃黏膜有少量的出血点。肠黏膜呈局限性增厚、充血和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和充血。慢性型的主要变化在消化道,肠黏膜坏死,呈糠麸样,肠壁肥厚,肠腔内有黄色泡沫样内容物。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肝脏常有小米粒大的灰黄色或灰白色坏死灶。肺小叶部有干酪变性病灶。
4 治疗
(1)卡那霉素或庆大霉素40万U,地塞米松磷酸纳3 mL混合1次肌注,每日1~2次,连用3 d。
(2)25%氟哌酸5 mL,5%葡萄糖盐水100~150 mL静注,每日1次,连用2 d。
(3)新诺明4片,诺氟沙星胶囊2粒,酵母4片,研细1次灌服,每日1~2次,连喂3 d。
(4)白头翁、黄连各15 g,白芍、苍术各12 g,龙胆草、生地、黄柏、金银花、木香各10 g,栀子、苦参各8 g,青藤香、陈皮、甘草各6 g,煎水服,每剂煎3次,每日灌服1次,连服2~3 d。
5 病因分析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阴雨连绵或冬春季节,气候突变时发病较多。该病的病原体是沙门氏杆菌属的猪霍乱杆菌和伤寒杆菌,为一种形态粗、两端钝圆的短杆菌,健康猪常有带菌现象,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该病主要由消化道感染,仔猪吃食被病原体污染的饲料、饮水后往往引起发病。饲养管理不善,圈舍和周围环境卫生条件差,也是发生该病的重要原因。
6 小结与讨论
(1)经临床观察,仔猪副伤寒有的与猪瘟混合感染,因此在治疗时,可结合注射青、链霉素和磺胺类药物。对其他猪只除口服仔猪副伤寒疫苗外也应加强猪瘟的预防接种,使猪只对两种疫病产生免疫能力。
(2)在临床症状上仔猪副伤寒主要是严重下痢,很容易与肠炎相混淆,但与肠炎不同的是猪耳尖和四肢、胸腹部、股内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紫色斑点。因此在用药上应选择高敏药物,避免盲目用药,才能提高治疗效果。
(3)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清洁干燥。仔猪断奶时,避免饲料突变。发病猪应及时隔离治疗,对污染的环境,可用20%石灰乳或5%来苏儿或强力消毒灵按1:400倍稀释进行严格消毒。对健康猪可在饲料中加入土霉素生长剂。饮水可用氟哌酸粉10 g加8 kg水给仔猪饮用,可起预防作用。
(4)对有该病流行的区域,应给1月龄左右的仔猪口服仔猪副伤寒疫苗。此外,要加强生猪市场检疫工作,发现病猪不得进行交易,应及时处理,以免传染。
(5)中药白头翁、黄连、黄柏、苦参、生地有散风利湿、清心火、凉血生血、止痢和杀菌作用;白芍、苍术、栀子有泻肝、胆、肺之火、健脾、平胃气、利尿、通便、止渴之作用。木香、陈皮、青藤香、金银花有行气、化滞、消肿胀、清热解毒、活血、镇痛作用。甘草具有下火益气、调和药性之功效。因此采取中西药治疗仔猪副伤寒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