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的现状及思考

2013-04-29周丽艳裘荣鹏

学周刊·下旬刊 2013年9期
关键词:合作模式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

周丽艳 裘荣鹏

摘要:校企合作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校企合作的发展存在着哪些问题,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合作模式三方面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合作模式

一、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1.战略思考欠缺。要培养满足市场要求的应用型人才,仅靠学校的资源和环境往往是很难实现的,必须要有现代企业强有力的支持。学校依托企业走校企合作之路是培养面向生产实际的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而目前我国已进行校企合作的高校,基本上都是由学校积极主动地寻找企业为合作伙伴,企业方面则在校企合作中处于消极与被动状态,缺乏合作办学的内在动力。由于学校与企业的利益指向不同,使得双方地位悬殊,校企合作陷于一种有“合”无“作”的状态。从现有合作模式来看,无论是高校还是企业对校企合作都缺乏战略的思考。

2.资金保障不足。目前虽然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才保证校企合作的进行,但是没有形成真正的法律法规,完全依靠教师和企业的私人关系进行协调和合作,还只是处于形式上的合作,因此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校企合作还处于萌芽状态。校企合作没有相应的政策引导、合作机制不够成熟、资金投入没有足够的保障、政府部门不重视,这些都是校企合作过程中尚待研究解决的难题。

3.校企关系动荡。校企合作对象不能保持相对固定,与企业合作浅尝辄止,合作缺乏连续性和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如何适应市场和企业发展的变化,保持合作的相对稳定性,是尚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二、校企合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1.追求的目的不同。对于企业来说,生产和经营利润是核心目的;而从学校的角度看,如何保证学生培养的质量才是核心目的。很多企业片面地认为培养人才是学校的事,和他们无关,没必要过多地分散精力。学校为谋求自身发展,必须抓好教学质量,有针对性地为社会为行业培养适应宽泛岗位的人员,注重学生的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企业为了追求丰厚利润,往往要求的是实用性和效益性,大批学生涌入企业,必然增加企业的负担。如何减少企业由于学生的大批涌入带来的负效应,而学校为了迁就企业而偏离人才培养的主方向,防止急功近利的人才培养观的建立,保证学校的教育质量。这些是校企合作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和主要矛盾。

2.目标期限冲突。“应用为本,学以致用”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理念。经过我校近几年校企合作的实践探索,作为应用型本科学校,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适应企业发展,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使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一致。开设企业急需专业或相关课程,使专业结构调整作为一项战略决策,迅速开设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但是必须注意的是教育产品本身有长周期性的特点,这决定了教育必须有前瞻性。

三、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合作模式的探索

就现阶段已经形成的校企合作情况来看,基本上都是学校为适应社会与市场需要,为了保证学生的就业情况,谋求学校的发展而主动向企业抛出橄榄枝,迁就企业的进度设置教学进程。部分企业从生产和安全的角度,拒绝学校的合作;或者仅仅把学生作为生产流水线上的劳动力,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同时校企合作缺乏经费保障和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多数企业与学校的合作还停留在提供一个实习的场所供学生和教师短暂的参观,招聘人员的时候优先在学校中选取。建立一个良性的校企合作,将企业和学校的资源优化组合,培养更多的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推动经济增长,实现办学整体效益。

校企合作的合作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校办企业模式。学校可以将与学校主干专业相匹配的企业引进学校,实现校办企业的合作办学模式。学校提供相应的厂房,即生产的场所,企业根据现在发展的需要投入硬件,把学校的厂房作为企业的一部分生产场所,在这个场所中有企业的生产者、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学生可以在校内完成“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这种模式既可以使企业将科研一部分转移到学校中,解决企业高层次人员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学校实践环节脱离实际生产的问题,真正做到企业与学校资源优化共享,获得“企业与学校”真正意义上相结合的多赢途径。这种模式,对学校教师要求更高,在管理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企业和学校都要承担一定的风险问题。

2.订单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直接签订就业协议,学校是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招生,学习的课程是按照企业的发展需要进行设置,学生入学就有工作,毕业就是就业。达到了“招生的目的是招工,教学的目标就是生产,学校为企业生产服务”,学生既是学校的学生也是企业的员工,由学校按照企业招工的要求完成教育的实施,开设的课程和实习的内容来源于企业的需要。这是比较理想的校企合作模式,但是由于目前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学校不容易找到合适的“订单”。

3.合作办学模式。学校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选择合作多年、关系密切的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合同,使其成为学校稳定的合作企业。学校把企业作为学生产教结合、顶岗实习的基地,教师负责理论课程的讲授,而企业生产者作为实践环节的主要负责人,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有效结合起来;企业把学校作为员工的培训基地,由教师作为企业员工理论部分提高的负责人,对员工进行再教育再培训。这一模式是现阶段比较理想的一种校企合作模式。

上述三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各具特色,产教结合,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满足企业的用人需要,是对校、企、学生三方面有益的举措。

参考文献:

1.刘述丽、姚平,《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8)

2.向大顺,《新形势下高校校企合作模式运作探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4)

3.赵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问题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05)

4.康兴娜、李勤道,《关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高职教育的几点认识》[J],《中国成人教育》,2009(01)

作者简介:周丽艳(1967— ),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基础工业工程,质量管理。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合作模式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化与发展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