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教师看得远,学得远,走得远
2013-04-29王亮伟
王亮伟
“数字”改变职教。“改变”是教育观念的改变,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更是运用“数字”工具的教师素质的改变。
今年年初,在开展“与校园信息化对话”专题活动时,学校给老师出了一个命题:一位普通教师到底能够走多远?我们提出三个关键点:一是你看得有多远?二是你学得有多远?三是你做得有多远?
首先,为了理解“看得远”问题,我们请大家看“3D(三维)打印机”。它能把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数字”网络结合起来进行“数字化”制造,像打印机的运作原理一样,层层地把新型合成材料直接“打印”出来,或者说“堆砌”出一个产品来。这种模式将会取代传统的车、钳、铣、刨的生产方式。过去的一些数控机床和数控设备,其实还是一些初级应用,制造业的“数字化”革命是以3D打印机为起点的。如果它被大规模普及,会发生几个重要变化:第一,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力会快速减少,劳动力成本占生产总成本的比例会越来越低;第二,这种新工艺可以满足个性化、定制化的各种需求。
新型生产工具的产生,往往对传统工业经济产生极大的冲击,无疑对职业教育特别是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提出极大挑战,关键是人才的要求发生变化,对人才的素质、技术和创新能力的需求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能从“数字化”看到“数字化”背后的教育观念变化,就说明我们看得远了。
其次,教师能学得多远呢?去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可汗学院声名鹊起,被认为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并迅速成为标志性的教育典型。可汗学院确实非同一般,它开设了3000多门课程,并根据学习需求开展一系列有趣的实验。例如它把枯燥的课程游戏化。现在为什么游戏在我们的学生中这么风靡?它肯定对学生有强大的吸引力。所以,我们不要讲到学生喜欢游戏就害怕,就抵制,要从游戏当中体会它的一种教育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汗课程一般来说时长10分钟,每次仅介绍一两个概念,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课堂上图文并茂,趣味性极强,跳出了传统网络课播放PPT的单调方式,加上10分过关的激励手段,真正让学生将知识和技能掌握清楚。再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在网上学习进度不一,老师可以因人而异指导。又如反转式教学法,学生可以在家里上课,到学校去做作业,老师在校辅导答疑,这种模式就把传统的教学模式颠倒了。其主要优点:师生直接互动对话交流,学生有充分选择课程和教师的机会,课程资源丰富多彩。可汗学院还在网上建立了讨论群,学生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马上挂到网上。问得最好的问题、回答得最精彩的问题、点击率最高的问题放到最上端。这种授课方式对学生的吸引力远超传统的课堂和传统的学校。
实际上,美国社会出现像比尔·盖茨、乔布斯等创业英雄的案例,说明了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教学方式变革的重要性和可能性。这场教育变革给职业学校带来的变化,如果我们没有赶上,或者适应不了,就会如同被时代甩了出去一样,是非常危险的。我们的学生如果还是传统教育教出来的,还是“廉价”劳动力,那怎么跟人家竞争?如果能像可汗学院一样站到“数字化”最前沿,那就证明我们学得远了。
再次,教师能够做得多远?一个教师在“数字化”方面的成长,本身会成为学校的教育资源。这样,一个人的成长便会产生真正的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为此,学校推荐阅读《我抓住了两个世界》一书,是姜广平老师的教育成长故事。姜广平被称作“姜广平现象”,他曾是一名语文老师,但同时他又是作家、文学评论家、教育学者。这是教师队伍中少有的现象。但在我的视野内,这样的老师在职业学校同样存在。他们是真正的专业教师,也是真正的技术技能的高手,产教、产学研的能工巧匠,创业创新的设计专家和发明专家,当然他们同样会在教学实体世界和网络虚拟世界中大显身手——因为教师完全能够成为拥有“两个世界”的人。
强调一个老师可以拥有“两个世界”,其意图之一,就是希望我们在谈论“数字化”校园时,不要总说信息化技术掌握较难,观念改变离我们还远。应该说,我们承担着教育的社会责任,我们必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意图之二,就是我们的教师职业是平凡的,但有着不一样的平凡。“数字化”同样会改变我们的教师生涯。这是普通教师发展成长的可能,也是实现校园“数字化”的价值与意义。如果教师都拥有“两个世界”了,不能不说教师做得很远。
“数字化”确实改变了很多,但是要彻底改变教育的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还是相当艰难的。当前,要破除“数字化崇拜”“数字化奢靡”“数字化无用”等思想和行为,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数字化”观念。
凡有“数字化崇拜”的人,往往将“数字化”视作一个“工具”。当一个工具产生或更新换代后,人们更多的是去享受它,依赖它,并沉湎于现状而不思进取。就如以前用胶片照相机时,要根据光线环境调好光圈、焦距才能拍照;现在有了“傻瓜”照相机,大家可以不动脑筋或少用脑筋就能拍好一张照片,尽管成像较过去好,但是有精品吗?有个性吗?有创新吗?很难说。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要被经济方式、新型工具的变化迷惑住自己的眼睛。“千人一面”同质化,是现代教育过于依赖技术的结果。技术毕竟是一种工具,关键在于掌握在谁的手里,怎么去把握它,怎么去使用它。真正要去改变的是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这是中国教育的出路所在。经过多年发展,“数字化”校园的硬件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但其应用水平和层次仍然很低,开发延伸不够,资源整合十分缓慢。只有教育信息化的本原得到充分体现,才能为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的改革提供有效服务。
“数字化奢靡”是不足取的。职业学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上的投入是很大的,同时浪费也挺严重。有一个“计算机维修”的数字化的课件,据说花了近两百万。课件上一一介绍计算机部件,引用了许多现代技术,帮助学生认识和操作等,如果这是在贫困地区,学生看不到电脑,课件里做仿真是可以的。如果能看到能摸到的,就没必要再这样做了。职业教育的本真就是让学生去看、去感受、去动手,做到真正的“教、学、做”合一。七八年前,我曾去香港职业训练局考察汽车工场,向其负责人提出看一看他们的仿真教学,该负责人一脸茫然,他说工场有上百辆的车,大的、小的、最老的和最新的汽车都在这里,学生现场看一看摸一摸就知道了,你还做仿真干什么?由此想到,“数字化”校园建设,关键是顶端设计,不要盲目投资。就好像人人手里拿的都是Iphone手机,可其实际功能到底用了多少呢?这种信息化的过度消费,将成为社会的经济负担,可能会损毁中国的一代人或两代人。
还有“数字化无用”论。现在热衷于黑板上开机器,沉湎于“一支粉笔一本书”还是大有人在,我们还要花较大气力去教育并改变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但当前阻碍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或者他们对信息化手段使用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还在于,准备课程内容的时间成本太高。教师讲解一个知识点或者原理都需要设计,但制作的课件不仅是PPT,它可能是一段视频或者是一个系统工具,那么就需要大量的制作时间。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相应的软件技术支撑课件的制作,使它们就像使用纸、笔一样简单,给教师一个短平快式的“工具微平台”。在这个微平台上,他马上能够开发出最适合所教学生的课程。这才是现在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手段推广的真正出路,既调动教师参与信息化教学的积极性,又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做到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