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相关疲劳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探讨

2013-04-29谢辉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3年9期
关键词:疲劳

谢辉

【摘要】 普遍的疲劳感是引起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及康复过程中生活质量显著降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减少肿瘤相关疲劳逐渐引起了血液病医生的关注。在医学从传统的生物模式向新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的背景下,本文就如何利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分析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相关疲劳的病因、机制、评估、干预进行探讨。

【关键词】 肿瘤相关疲劳;疲劳;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09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782-02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相关疲劳的产生、进展、评估和预后都与患者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因素相关,具体阐述如下:

1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相关性疲劳的生物心理社会学因素

1.1 生物學因素 CRF生物学因素包括肿瘤相关和治疗相关因素。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较公认的有以下几种。

1.1.1 肿瘤相关因素 由肿瘤细胞直接干扰身体机能或释放某些代谢产物细胞因子等引起,最常见的有:①贫血:是急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常见的表现,呈进行性加重,发生率高达63%。②发热: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常见有不同程度低热,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通过内生致热原。③睡眠昼夜节律紊乱:肿瘤细胞自身或对肿瘤应激应答过程产生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配体如TNFA可抑制下丘脑的节律行为的信号,导致睡眠节律紊乱引起疲劳。

1.1.2 治疗相关因素 指由治疗措施直接或间接导致机体某些机能的损害,包括:①细胞毒药物化学治疗,化疗产生的副作用恶心、腹泻和呕吐、贫血等与疲劳显著相关;某些可通过血脑屏障的化疗药物产生神经毒性,引起中枢性疲劳。②放射治疗,疲劳是接受放疗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可能与放疗引起的贫血,腹泻,体重减轻,食欲减退和慢性疼痛等有关,且随着放疗的进行,疲劳将逐渐加重。③生物反应调节剂,细胞因子的使用则常常导致流感样综合征的症状,包括疲劳、发烧、发冷、头痛、身体不适等。A干扰素可导致7%的患者产生疲劳,并且引起多达2%的患者甲状腺功能低下继发疲劳。

1.2 心理社会学因素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引起肿瘤相关疲劳的心理社会学因素多种多样,目前的研究大多倾向于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①情绪状态:主要包括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研究证明,抑郁与疲劳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国内研究证明,血液病患者抑郁发生率为32.4%。抑郁导致肿瘤相关疲劳的机制可能与负面情绪及疼痛等引起HPA轴功能紊乱以及炎性途径有关。②动机来源:主要来源于无助感或消极的预期效果,目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依然较高,一旦患者知晓病情,在心理和情感上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很容易出现一系列的精神心理不良反应,丧失了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从而促进了中枢性疲劳的产生,与患者病情被告知的方式,既往心理稳定程度以及患者性格特征等有关。③认知状态:由于消极的负面情绪以及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恐惧、病情反复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原因导致患者记忆力下降以及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甚至出现认知障碍,易于引发中枢性疲劳。

2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相关疲劳的评估

目前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相关疲劳的评估仍采用通用的肿瘤相关疲乏的评估方式,其方法主要通过含数十个条目的评估量表对一般性感受、躯体性症状、认知表现以及行为症状心理状态等疲劳相关因素进行细化的评分,综合得到肿瘤相关疲劳的严重程度,可靠性和信度较好。肿瘤治疗功能评估的疲劳量表则主要用于评价肿瘤治疗相关疲劳的评估。由于疲劳量表都是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只能获得某一特定时间点的疲劳相关信息,需要通过生态瞬时评估即在同一天内多个时间点采集数据,连续测试数天方可确定疲劳水平的动态变化值。笔者认为肿瘤相关疲劳量表的下一步完善的目标将是采用生物、心理、社会多维的角度来综合并动态的评价肿瘤相关疲劳。

3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综合干预

3.1 综合干预的模式 建立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综合干预支持小组,支持小组应包括医生、护士、心理医生以及社会学工作者以及其他专家来协作解决BPS框架中生物、心理、社会学三者的问题。如目前在某些医院建立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病友之家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式和平台,在相应疾病方面的专家、护士、患者及其家属的基础上,还应更加完善心理医生、提供药物及资金援助的慈善机构、社会工作者如医学会成员等的加入和支持,在他们的帮助和支持下,通过患者及其家属的相互交流学习、鼓励以及树立榜样等,使患者重建自信,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相关疲劳。

3.2 个体化 由于不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类型、体质、性格及社会背景的患者产生疲劳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等各有不同,需针对患者具体的需要制定个体化的干预模式。

4 小结

医学模式的转变是医学科学发展进步的必然,是人类对健康观、疾病观、死亡观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总体概括,不同的医学模式反映不同历史阶段医学发展的特征、水平、趋向和目标。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相关疲劳的发生是由患者的生物心理社会三种因素共同造成的,单纯的生物学模式已经无法全面地评估和干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相关疲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则不仅仅是满足于消除肿瘤患者生物因素所导致的疲劳,而且还希望患者的心理上得到平衡和关注,其社会环境更加完善。目前对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相关疲劳的产生、发展、评估、干预等生物心理社会学模式研究还在探讨中,尚需更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余长云,张欣.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医学模式与喉癌治疗[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8,29(12):70-71.

[2] 尚修娟,李晓峰.肿瘤相关性疲劳[J].医学与综述,2008,14(7):1021-1023.

猜你喜欢

疲劳
浅析游泳训练的疲劳特点及恢复方法
日本人开始测量“疲劳”
如何有效消除青少年中长跑训练后的疲劳
日本人开始测量“疲劳”
日本人开始测量“疲劳”
抽油杆断脱原因分析
基于有效缺口应力法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评价
沥青混凝土路面疲劳破坏与愈合的探讨
BFRP和CFRP加固受弯混凝土界面疲劳性能试验
民用飞机结构再制造工程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