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护理措施分析

2013-04-29刘新景张玲丽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3年9期
关键词:心理状态

刘新景 张玲丽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肺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制定、实施心理护理措施。方法 观察每位患者的病情、行为变化,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制定、实施符合患者个体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对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符合患者个体的心理护理措施,患者的悲观、焦虑、紧张、恐惧、忧郁等心理状态明显改善,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医治,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结论 肺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病情的发展与转归具有重要的影响,对肺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制定、实施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关键词】 肺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心理护理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03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817-01

肺心病在临床上称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因为肺部以及支气管发生病变,导致肺动脉出现高压,引发右心室肥大,从而发展成右心衰竭。肺心病在临床上的病程相对较长,容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工作学习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肺心病患者本身因为疾病,难免出现心理上的一些变化,包括悲观、焦虑、紧张、恐惧以及忧郁等心理状态,这些消极因素对患者的临床治疗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延长了患者的康复时间。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每位患者的病情、行为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并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病情的康复[1]。我院通过对收治的80例肺心病患者进行心理状态分析和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详细临床报道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0年7月份到2012年7月份收治的80例肺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45例,女性患者有35例,年龄范围为53岁到85岁,平均年龄为57岁,患者病程为3年到13年,平均时间为10年。所有患者均不存在语言障碍以及意识障碍。

1.2 方法 在此次临床研究中,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调查,并采用90项症状清单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观察,90项症状清单中具备了关于精神疾病的症状说明,包括了悲观、焦虑、紧张、恐惧、忧郁等心理状态。另外,护理人员还需要观察每位患者的病情、行为变化,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制定、实施符合患者个体的心理护理措施。

对于存在悲观以及忧郁的患者,大多数是因为反复的治疗,效果却不够理想。导致心理落差较大,从而产生悲观和忧郁的情绪。患者在这种情绪的主导下,本身也会觉得自身是个负担,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对于医护人员存在不信任的情绪,甚至对治疗护理工作产生抗拒行为。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的言语以及行为方式进行观察,并对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进行发现和处理,护理人员还需要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并对患者提出的要求尽可能满足,从而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护理人员需要让患者认识自身的价值,并尊重患者的感受,提高患者的信心。

对于存在焦虑情况的患者,大多数是因为患者的疾病病程较长,治疗效果不理想,经济负担较大,加上患者自身对疾病缺乏一定的认识,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焦虑和不安的情绪。对于存在这类心理情况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从而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分析患者产生焦虑的原因。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说明疾病的相关知识,并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鼓励,从而减少患者的内心负担和疑惑,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工作的依从性。

对于存在恐惧以及紧张的患者,大多数是因为自身的文化程度较低,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导致的。护理人员在对这类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维持亲切温柔的面容,从而提高自身的亲和力,从而让患者受到感染,愿意将内心的想法进行阐述。护理人员同时还需要对患者提出的疑惑和存在的错误观念进行疏导和解决,从而稳定患者的内心情绪,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紧张情绪。

所有患者经过相应的心理护理后,对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情况进行对比和观察。

1.3 统计学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上述表格可以看出,所有患者在经过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后,心理状态均得到了显著改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临床上,肺心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患者主要是因为呼吸道受到感染导致的。肺心病的出现,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目前,肺心病的发病率日益升高,相關研究显示,肺心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另外,肺心病的病程较长,预后效果较差,患者大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因此难免存在悲观、焦虑、紧张、恐惧、忧郁等心理状态,这些消极心理情绪的出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护理效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延长了患者的治疗时间[2]。

对于肺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而言,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对患者的言语以及行为方式进行观察,并对患者可能存在的不良状态进行分析,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在此次临床研究中,我院收治的80例肺心病患者在经过调查问卷以及90项症状清单的调查,在临床上均存在悲观、焦虑、紧张、恐惧以及忧郁等心理状态,这些情绪对患者的预后以及治疗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一些患者甚至产生的食欲下降以及偏执等现象。我院针对这些不同程度心理负面状态的患者进行分析,并制定了合理科学的心理护理策略,对患者进行了有效干预,干预后经过量表评分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心理状态均得到了明显好转,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肺对肺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制定、实施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利于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值得推广和普及[3]。

参考文献

[1] 何玉玲.老年肺心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当代医学,2009,16(8):105-106.

[2] 杨秀丽.肺心病病人的心理反应和干预[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4):28-29.

[3] 沈祺静.心理护理干预对肺心病患者抑郁的影响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0,19(7):614-615.

猜你喜欢

心理状态
协同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危急重症孕产妇院前急救心理及疼痛的影响
空中交通管制中人为因素影响的研究
细致化护理在改善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中的作用分析
心理状态对声乐演唱的影响
浅谈主持人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教师应关注自己的亚心理健康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Motive与Motivation:从休谟的动机论到动机论的休谟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