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处,花明月满
2013-04-29段奇清
段奇清
他叫陈文统,广西蒙山人。从广州岭南大学经济系毕业后,来到香港进入《大公报》工作。他似乎天生就是舞文弄墨的好手,做編辑、翻译、写稿子,后来他还迷恋上了写武侠小说。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他就迈进了32岁的门槛。
如此俊才怎么会没有红颜相伴呢?《大公报》副总编李宗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后来他想到了夫人的侄女林萃如。在李宗瀛看来,陈文统只有文字这一片天,生活的天空有着太大的裂缝。“看试手,补天裂”,陈文统的“天裂”只有侄女这双手炼就的“五色石”才能补。
林萃如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当时26岁,是一名公务员,工资是陈文统的两倍。她大方热情、侃侃而谈,但有点瘦、皮肤黝黑,在他的小说里是根本不会出现这样的女孩的,论外貌,他给林萃如打了69分。不过他也清楚:林萃如顶多给自己打50分。
陈文统希望有一个肤色白皙一些、沉静内向的女孩做他的妻子,可最终他还是向她求了婚。因为他了解到每周六早上七点,林萃如都会去一家教堂做义工,已坚持了整整五年。内心的美往往能衬托出容貌美,慢慢地,他倒觉得像林萃如这样的女孩也有别样的风姿。
由于学习、工作一直高速运转,陈文统患上了鼻窦炎,并生出了鼻息肉,严重影响了呼吸。两人相识近一月,他去医院做鼻息肉切除手术。
林萃如知道了,请假赶到医院,他做完手术由护士搀着走出手术室时,她笑着走过来,也不说话,只是递过手,把他从护士手上牵过去。顿时,他的心灵有如电光石火一般,感到她的一双手是那样的温暖有力。
这一双手让他想起了另一双手,那是他表妹的手。
表妹比他小两岁,是一位大家闺秀,沉静高傲,皮肤白皙,一双纤纤细手。当时他18岁,站在表妹身边则总会有一种卑微感。知道表妹喜欢《红楼梦》,他通宵达旦地看,然后拣了她最喜欢的章节,站在她面前,朗朗背给她听。
这段隐晦的初恋持续四年后结束,因为表妹要嫁人了。他从未跟表妹说过“爱”,在她的婚礼上,他说:“为了那些爱你的人,你一定要快乐幸福。”无疾而终的初恋深深地刺伤了他的心灵,以至后来连再爱一个人的勇气也没有了。此后10年,他埋头读书写文章,不再对任何一个女子动心。
就在林萃如从护士手中牵过他的手,挽住孱瘦的他的一瞬间,他的心莫名一颤:“就是她了!”从此,他时时期待着与她相见,憧憬着有一个花明月满的美好未来。
几天后他出院,林萃如赶来接他,他单膝下跪,说:“我虽穷,但只要努力写稿,也能养活你。嫁给我吧!”她转身扶住他,愣了片刻,两眼泪光闪闪,点头答应。
认识八个月后,两人走上了婚姻红地毯。婚前,林萃如对他不修边幅是有所知的,没曾想他在生活上只能以“糟糕透顶”四字来形容:不讲卫生,常常不愿洗脸、洗澡;嘴馋,不爱素菜,只愿吃肉。尤其记性坏,住了许多年的老楼,他竟不记得自家门牌号。她不得不辞掉了令人艳羡、自己也很喜欢的工作,回到家中做了一名家庭主妇。
从此,每到他下班时,林萃如就早早在阳台上守着,等到他的身影拐过街角绕到院子里来,她就舞动着一双手,冲着他大声喊:“先生,咱们的家在这里呢。”
他想到她辞职回家时,他曾向她说:“我挣得不多,不够买你心仪的衣饰呢。”她答:“你就是我最好的衣饰啊。”他于是一心要做她的衣饰。工作之余,潜心写作。很快,武侠长篇小说《龙虎闹京华》问世,好评如潮,他也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开山鼻祖”。是的,他的笔名就是梁羽生。
1984年,在完成《武当一绝》后,如日中天的他竟然宣布封笔不再写武侠小说。因为他想到没有妻子二十八年的精心照料,自己就不会获得如此成就。当妻子得知消息有些嗔怪他时,他说:“名利是追逐不尽的,可我们的夫妻情分却只有这一世。过去我欠你太多,现在该是我补偿你的时候了。”
可不是,过去那些年,在生活上她事无巨细地照料他,甚至连平日里写作需要什么参考资料,只要他轻轻唤一声,林萃如立刻便能准确无误把他所需要的杂志或书籍找出来。
在宣布封笔不再写武侠小说后的三年里,他带着妻子四处游玩。三年后,他又突然宣布:移民澳大利亚,从此退出文化圈。
他把家安在繁华的悉尼,因为林萃如喜欢热闹。他说,我至少要还她二十八年的情。每周三下午,他带妻子去悉尼歌剧院听音乐看歌舞剧;每月12号,他们都会去“澳洲广场”第46层旋转餐厅,一边观赏悉尼港风光,一边回忆在香港的快乐时光……
1994年,膀胱癌、心脏病、糖尿病一齐袭向他,那时他已是古稀之年,但他并不惧死神来袭,怕的是留下她一个人会多么寂寞。她把自己当孩子般呵护了二十八载,而他专心陪伴她不过才七年光阴!为了妻子,他戒了一辈子嗜爱如命的奶油蛋糕和烤乳猪,他在日记里写道:“努力活着,要走在她的后头,因为我的命就是她的命,我们要相依为命。”
但是,他没能坚持住,2009年1月22日病逝于悉尼,终年八十五岁。他到底走在了林萃如前边,也许还含着几许遗憾,因为仍欠着妻子三年的情。
那一刻,悉尼正值黄昏,天气温和,夕阳如细碎黄金洒落一地。她优雅从容地弓下身,笑容宁静平和,在他的唇上,印下最绵长温柔的一吻。
(小溪心语摘自《做人与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