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警惕“高效”课堂上的“低效”行为
2013-04-29江小强
江小强
何谓“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目标达成度较高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较高教学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因此,教师要使自己的课堂 “高效”,务必要从课堂效率、效果、目标达成度上去做文章,防止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一些“低效”行为。归纳起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以下几种“低效”行为:
一、 教学目标不明确而导致“低效”
新课改强调要重视“三维”教学目标。但在一些课堂上,教师设计的目标空泛,或者简单地将三维目标割裂开来。笔者认为,一堂课的质量高低,首先在于目标设计质量的高低。一堂完整而高效的课,教师不仅要完成知识、技能目标,也要关注过程与方法目标,还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同时,这三者之间要做到融会贯通、水到渠成。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八下第三单元《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这篇说明文时,为了创设情境,用了将近十钟时间播放和“沙漠”有关的影视片断,同时又用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谈“对影片中的沙漠有什么印象,如何使我们的地球减少沙漠化,对此你有什么建议”。前十五分钟就在精彩的影视片断、热烈的师生讨论中度过。
试问:这样的课堂精彩吗?师生间的互动积极吗?回答是肯定的。但仔细一想,这堂课高效吗?非也。首先,导入时间过长。采用影片导入不是不可,但教师要对影片进行适当的剪辑,把适合本课教学目标,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片断展示出来,一般不超过3分钟。其次,教师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了欣赏影片、学生互动讨论上,忘记了本课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即说明文文体常识的教学。笔者认为,在上课前,应让学生查找有关沙漠的资料与图片,熟读课文,提出疑问,动手调查,准备沙漠主题研究。这样,就可以大大节省课堂导入的时间。在课堂教学中,要在培养学生动手参与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和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的同时,让学生抓住本文巧妙的布局、生动有趣的语言、多样的说明方法,这样更容易让学生领悟本文所要阐述的深刻道理。
二、 教学过程中因教师的主导地位不明确而导致“低效”
新课改提倡还课堂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要我们忽略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例如,某教师在教学《多一些宽容》时的课堂处理:
师:读了课文后,大家对宽容有了自己的理解,请同学们来谈谈你对宽容的理解。
生1:宽容就是要有一种大将风度,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师:好,讲得有道理。
生2:我的理解是,朋友之间的宽容就要像鲍叔牙那样,他不计较管仲的自私,能多分给他金子,同时也理解管仲的贪生怕死,并且还能力荐管仲做自己的上司。
师:嗯,很好。
学生的回答确实不错,但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呢?教师的主导地位在哪里呢?这样的课,就像是散放鸭子,毫无头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进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精彩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点燃学生思维与创造的火花,精彩的评价能使课堂结构更紧凑、合理,使师生之间产生心灵的交流与碰撞。
三、文体价值引领缺失而导致“低效”
“新课标”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诚然,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我们鼓励每个学生都能读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我们不能为了使学生具有“创新”思想而对其放任自流、不加指导。
继续上面的例子:
生:老师,我觉得马加爵也挺可怜的。其实是家庭的贫穷、同学的歧视,造成了他的结局。我们应该对他宽容……
师:是啊,在我们的生活中,确实存在着这样一些人,我们应该宽容他们的过失。同学们还能不能举出类似的例子来呢?
教师的这种评价能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吗?难道贫穷、同学关系不和就能成为杀人、犯罪的理由吗?这样的教学,完全误解了文本。教师可能会以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为由“搪塞”,但别忘了这有一个前提条件——注意正确的价值导向。
四、缺少对文本深度价值的挖掘而导致“低效”
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教师们纷纷突破常规的教学方式,大胆创新,新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但也不乏一些教师为了求得课堂效果的轰轰烈烈,而降低了对文本深度的挖掘,使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有位教育家说“文本解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起跑线”,因此,我们在求得语文教学创新的同时,要记得守住这语文教学的根。
下面是某位教师教学《窗》这篇文章的课堂摘录:
师:《窗》这篇文章,通过对同病房的两个病人所持不同态度的描写,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生:……
这样的问题,是否太浮于表面?对文本深度价值的挖掘明显不够。我们不妨将这一问题作些变动,让学生给这篇文章续一个结尾:“当不靠窗的病人看到窗外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时,他想到了什么呢?”
我们设想一下,学生发挥想象,基本都谈到了不靠窗病人的悔恨,直到此时他才真正理解了靠窗病人的一片苦心。给文章续这样一个结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让他们自己也能够有所启发,明白自己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这时,学生自然也就理解了文章的主题。
新课改在不断地收获着成功的喜悦,同时改革中也不免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是我们胜利前进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