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
2017-01-19韦庆霞
韦庆霞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在职业学校教学中的地位日渐凸显。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者,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着更高能力需求。本文探讨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信息技术课的开展方式,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对师资队伍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应如何改善提高。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师;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184-01
1.开展信息化教育的基础
要想开展好信息技术教育,首要因素就是要重视践行者——信息技术课教师。教师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者,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保证,他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有:规划组织、课程教学、教材编制、资源建设、教学评价、总结研究、合作竞争、榜样激励。通过这些看出,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必须找准认清自身定位,勇于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崭新角色:终身学习者、学生学习的导师、同事、师生间的合作者、新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和开发者、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者。
信息技术课教师首先应该具有管理能力,包括对学习资源的管理和学生的管理。对学习资源的管理主要是指计算机房、教师机器、校园网、电教媒体等基础设施硬件的管理,这是促进信息技术应用的物质基础;对学生的管理主要指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等等,这是促进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其次,为了提高其他教师和员工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还应具有宣传和组织能力。目前普通学科教师的信息素养普遍还很低,相当一部分教师现有的信息能力还不足以保证其在现代教学中游刃有余。他们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一方面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另一方面更需要信息技术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他们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要善于组织,在全校员工中间掀起学习之风,组建学习型组织,争取达到较好的效果。
2.信息技术教学应以培养能力为主
计算机的发展是迅速的,软件的更新换代也非常之快,而计算机的使用能力则是日积月累和需要下功夫培养的。因此,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应以教授知识为辅,培养能力为主。 信息技术是工具,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不应该等同于计算机课。课堂教学绝对不能演变成介绍某一软件技术的讲座。教师在教授知识时,应该侧重的是学生如何利用这些技术来提高学习效率、与他人交流、合作研究、解决问题、创造知识产品。关注的是学生把技术作为一种学习工具,知道用技术能做什么和怎么做,而后运用于实践并有切实的成果。因此课本在编排中因多考虑后者,减少软件技术的教授内容,增加形式多样的练习,增加学生合作交流研究的内容,给学生合作创造知识产品的空间时间,增加学生自我以及协作处理实际问题的内容编排等。
3.让学生学会综合使用信息技术
我们的教学目前还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信息技术知识的综合使用性得不到发挥。当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教材的编排过于软件化,课时又少。一个一个的软件教学已经完全占据了所有的课时,教师和学生都一条道跑到底。比如学习文字处理工具Word,从开学第一课就开始介绍讲解这个工具,一直到后期的Word实际应用,如制作作息时间表,做新年小报等等。之后学生们可以较为熟练的使用Word来处理诸如文字方面的工作,但教学就这样结束了,又开始紧张的学习PPT。整个学期下来,学生们只是单纯的学会了这么几个常用的应用软件,可如果你要他们"为自己做一份生活记录",他们会显得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有些同学更会机械的仅仅使用Word文字叙述一番,或者使用PPT夹杂一些照片。
这其实与第一点谈到的问题类似,既"舍本逐末"了。我们教授信息技术的目的不是学会使用软件,而是要有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包括外围的其他设备来提高自我的创作能力,弥补自我的技艺缺陷,促进自我的课程学习。所以我们应该增加综合利用信息技术的课程,让学生自己或合作完成几个作品或者几个工作,可以让他们选择网络、摄像机、照相机、扫描仪、书籍等等一切可以搜集信息的工具来协助他们。通过这样的教学,相信不仅能增加学习的乐趣,而且能大大的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使用和处理能力。
4.信息技术教育中的课程整合
从目前来看,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关键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处理。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中,应注意一些基本原则,将信息技术看作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把它与已有课程的学习活动有机结合,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对于学生来说,则在这个构建的学习环境中,把信息技术作为是一种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教师在进行课程整合时,要关注它的学科交叉性以及立足于能力的培养,并能实现如下的基本要求:
4.1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或真实性的问题情景,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4.2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在课程整合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
4.3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
5.结语
职业学校全程多方位进行创业教育,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热情和创业素质从无到有,从隐到显,从弱到强。产学结合的教学,使学生得到创业实践的锻炼。通过产学结合的教学形式将创业教育贯穿于整个中职阶段,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孕育其创业的素质,使得毕业生就业的适应性得以提高,从而就业的路子更多、更广、更活、更顺。
参考文献:
[1]解月光.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6).
[2]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7).
[3]李谨.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教授访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