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
2013-04-29曾龙威邓超云
曾龙威 邓超云
摘要:对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校企合作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校企合作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针对目前我国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高校必须主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型办学模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大学生;就业能力
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每年都有数量庞大的大学生涌入就业市场,造成就业竞争异常激烈。面对数量众多的大学生,用人单位日趋理性,不再唯“文凭”是瞻,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大学生渐渐褪去昔日“天子骄子”的光环,仅仅依靠文凭的优势已很难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大学生就业能力逐渐成为制约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强大学生毕业后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是高校面临的重大考验,同时也是全社会都应该关注的问题。校企合作,高校与企业共同承担大学生培养的责任,合理运用高校和企业两个不同领域的资源,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训长效机制,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就业能力的内涵及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一)就业能力内涵
目前国内外对于“就业能力”的定义及对其内涵的描述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就业能力”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修正,越来越多与就业相关的因素被纳入考量范围。
国际劳工组织指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已经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1]
帕特里克·鲍里洛特认为:“一切有利于劳动者进入企业或继续留在企业的因素,都是就业能力的组成部分”[2]
从以上两个对就业能力的定义可以看出,就业能力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就业技能,就业能力的涵盖面十分广泛,凡是能够促进劳动者获得工作并在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中保持竞争力的因素,都应该纳入“就业能力”的考量范围。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将就业能力分为5个类别和16项技能:基本胜任力(读、写、算),沟通能力(听、说),适应能力(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群体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影响能力(理解组织文化、分享领导等)。由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的定义可以看出,“就业能力”应该是一个能够体现劳动者综合素质的能力群,由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个人品质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构成。
我国理论界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研究,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有的国内学者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实践的锻炼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获得的能够实现个人职业追求、满足职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3],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差异性能力三方面。具体地说,就业能力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基本能力:包括适应环境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这类能力不仅是大学毕业生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同时也是大学生在工作中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保障。
专业能力:包括专业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这类能力是大学生在经过大学系统的学习后所获得的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差异性能力:包括个性化、创新等能力,这一类能力使大学生自身与其他同类竞争者形成区分度,保持独特性,是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大学生在就业后能够在岗位中不断创新和发展,不断取得突破的重要能力。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2011届毕业生中无论是本科毕业生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其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这项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刚毕业时未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目前我国就业市场存在一个尴尬的错位:一方面,大学生在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并取得相应学历后,在求职过程中却因为专业不对口、人岗不匹配等原因屡屡受挫;另一方面,企业在面对数量庞大的大学生求职大军时抱怨找不到合适的人才。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企业为节约用人成本,缩短培训周期,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在当前的高校培养模式下,大学生在毕业后并不具备立即与岗位匹配的就业能力,在入职时遭遇能力瓶颈。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知识结构不合理:社会的高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使得企业对专业知识的敏感性越来越高,而且,由于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企业对于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要求也趋向综合化。受当前我国高校培养方式所限,大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具有滞后性,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就业市场需求脱节。
实践能力不足:在现行的高校培养方式中,以理论基础知识的传授为主,大部分高校只在大四开展为期两到四个月不等的实习,而这些实习时间短,形式化严重,对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有限。据《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显示,2011届大学本科毕业生约有50%的人认为高校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大学生实践能力亟待增强。
创新能力不足:在科技飞跃发展的新时代,用人单位越来越渴求创新性人才,有调查指出,“65%的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与之形成反差的是,“40.7%的大学生感到自己的创新能力很欠缺”[4],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及就业后更好地进行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就业观念滞后: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过渡,与之相应的,就业市场对于大学生也有了新的定位,大学生的就业途径和就业选择等方面亦应该随之发生变化。但是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及其家长的就业期待仍然停留在“精英教育”时代,大学生自我定位不符合市场需求,就业观念滞后,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二、校企合作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意义
正如上文所说,当前,我国的大学毕业生每年以庞大的数量激增,加入到求职和就业大军中。这些毕业生中的大部分人似乎并不具备达到用人单位需求的就业能力,他们在进入用人单位以后仍需要进行培训才能真正进入劳动者角色。这在无形中造成了教育资源的重复消耗和浪费,也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和难度。如何有效地加强教学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不仅是当前高校必须重视的难题,也是全社会必须参与其中、群策群力的公共性问题。作为大学生劳动力资源的消费者,企业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参与到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环节中。学校和企业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两个不同领域的丰富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势互补,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社会上的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工作部门、行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其方式是通过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的结合,使学生直接参与相关工作,具备适应职业技术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等,以适应社会对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需要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5]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校传统的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逐渐暴露出不可忽略的弊端,如上文所说,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当今社会要求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符合社会用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在学生培养过程中,高校除了传授文化、专业知识外,还要必须注重学生的实践锻炼环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校企合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校企合作被视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校企合作,从学校角度来说,一方面有利于学校加强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念,学校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市场的用人需求适时地调整课程设置中的知识结构,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大学生树立符合市场需求的就业观;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丰富的资源,建立教育实习基地,在为大学生提供便利的就业培训机会的同时,也能以企业为就业平台,为大学生创造丰富的就业机会。
校企合作,从企业角度来说,学校具有较强的人力资源优势,具有相对稳定的可以转化为企业实习生甚至员工的学生资源,另外由于学校师生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通过与企业合作,企业可以邀请教师与学生深入生产一线,参与技术革新,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于此同时,企业可以依托自身具备的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及文化底蕴,吸引优秀的学生成为企业潜在的未来员工,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
校企合作,从大学生角度说,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得到了学校和企业两个不同的学习平台。学生在大学课堂中可以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提高文化修养,同时通过参与校园内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或者通过竞选学生干部等途径,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使自身的基本能力得到很好地锻炼。大学生通过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可以深入企业,在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验证在书本所学的专业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大学生在参与校企合作的项目过程中,可以进一步锻炼自身的基本能力,提高适应环境、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三、对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建议
校企合作是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以市场为导向,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的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外的经验表明,校企合作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我国校企合作目前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尽管校企合作从长远上说可以为高校、企业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效益,实现大学生、高校和企业的“三赢”局面。但有研究表明,在目前阶段,高校和企业的参与度和热情都不高,校企合作被简单地理解为企业到高校招实习生,双方的合作缺乏广度和深度。究其原因,一方面,高校受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所限,缺乏大刀阔斧改革的决心,因而在引进企业参与教学改革方面的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校企合作缺乏法律的硬性规定和支持,企业作为大学生人才资源的消费者,没有主动承担起培养大学生的责任。部分企业缺乏长远的发展目光,没有看到校企合作将会带来的巨大利益,因而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不高,把校企合作等同于到高校接收廉价的实习生,歪曲了校企合作的本意。
针对目前校企合作的现状,笔者认为,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把校企合作落到实处,真正实现校企合作的意义,我国应该学习外国的一些经验,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硬性规定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承担的责任,充分利用企业拥有的资源,加强大学生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对接。
在就业竞争激烈的新形势下,高校必须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为导向,积极主动地进行教育改革以配合校企合作的需要,真正把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水平作为教学目标,不断地提高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地进行专业和课程设计
高校不能固守原有的课程体系,而应该切实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动适应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实行“订单式”培养,密切留意就业市场动态,合理地设计专业和课程,及时地根据市场反馈进行相应的调整。
(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融入企业文化
大学毕业生最终要流向市场,进入企业,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学校把一些有代表性的企业文化引进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及早地适应企业的氛围,这有利于学生摆正心态,合理定位,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在入职后的适应能力,缩短大学生在进入企业后的再培训周期。
(三)加强基于市场需求的师资建设
目前,我国高校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教师理论水平较高,而实践操作水平稍有欠缺。缺乏市场历练的专职教师,纵使理论水平再高,也难以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学生。因此,高校的师资建设应该适应市场需求,通过校企合作,从企业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专职人员作为师资队伍的一部分,或者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学习,加强实践操作水平。只有加强基于市场需求的师资建设,才能够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水平,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国际劳工局.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Z].国际劳工大会第92届会议,2004.
[2] 帕特丽夏.威奈尔特.卑瑞卿译.就业能力:从理论到实践[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41-49.
[3] 董美娟.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提升[J].教育与职业,2012,(8).
[4] 肖云,杜毅.大学生就业能力建设:政府责任的视角[J].当代青年研究,2008,(4).
[5] 胡海燕,张磊,陈捷.校企合作的多赢之路[J].卫生职业教育,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