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证融通课程《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3-04-29王伟伟
王伟伟
【摘要】本论文阐述了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双证融合”课程改革的意义。《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是数控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它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以该课程为例,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历提出了具体改革措施,使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能获得“双证”,提高职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双证融通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项目教学 技能训练
【课题项目】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YGH117)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243-01
我国随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变化,政府部门也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越来越重视。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要“完善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行“双证”(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目前,“双证”教育在高职教学改革进程中,被推到了前沿,甚至被认为是高职教学改革的主导模式。但“双证”教育并非简单的学历教育加上考一两个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面临着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艰巨任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需要高水平的专业课程技术支撑,因此,如何对专业课程进行开发与实践是“双证”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课题之一。以《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为例,该课程是数控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结合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教学条件,对该课程提出了以下教学改革措施:
一、双证书课程《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教学内容重构
根据双证书课程的目标,其在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应采取“一个中心,两条主线”的原则。即要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这个中心,遵循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和职业技术教育学历标准两条主线,开展教学内容的重新组织工作,主要体现在:
(1)课程的核心内容来源于国家职业标准
以就业为导向就是以社会需求为基本衡量标准。国家职业标准是职业技能和职业技术知识相互融合的产物,因此在内容选取中,它作为内容设置的主要来源。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本课程的核心内容来源于数控车工中级与数控铣工中级的国家职业标准。
(2)课程内容水平达到职业技术教育学历标准
职业技术学历教育的标准是“双证书”课程内容选择的另一条主线。在我国,职业教育是定位在“职业技术教育”层面的,它具有培养高端技能人才和职业岗位技术人才的功能。职业教育学历标准的设计思路就是通过对“技能”要求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实现对人才创造性工作能力方面的培养,使学习者达到能够创造性工作的要求。因此,职业技术学历教育的内容和水平主要通过对“技能”要求的层次、水平的控制来实现。
(3)课程内容体现继续教育性
对学习者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从某种意义上讲,比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更重要。不管课程设计的多么完美,都不可能使学习者获得终身需要的知识能力。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是现代社会对从业者的要求,是职业能力不断发展的需要。
二、双证融通《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项目教学方案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要求,它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课程设计的起点。而其中每个项目教学目标的描述要力求具体、清晰,可以观察和测量。因为教学目标不仅规定了教学的方向,同时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如果表达不清,一方面会因难以理解造成教学方向的偏差;另一方面也无法成为教学效果的量化标准。以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项目为例,分析教学目标的编写方法。根据课程目标,该项目的教学目标如下:(1)根据零件尺寸、精度要求,正确选择加工设备、工装等;(2)能正确判断毛坯精度对成品的影响结果;(3)能正确安装、使用设备;(4)能独立编制加工工艺和数控加工程序;(5)能制定出零件的测量检验方案;(5)能自行完成轴类零件的车削加工。
(二)教学方案设计
双证课程中所选择的教学项目,都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载体,通过对其进行分析,然后萃取出课程所需要的课程项目。课程项目的萃取过程是:
职业技能要求研究→提出职业工作任务项目→检验工作任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确定课程化职业工作任务
比如在是数控车工国家职业标准中的一项职业功能是零件加工,其规定工作内容有五项:(1)轮廓加工;(2)螺纹加工;(3)孔加工;(4)配合件加工;(5)零件精度检验。这五项工作内容如果单独设置为五个课程化职业工作任务,对课程效率和教学成本都是不利的,而且在真实的职业工作中,这五项工作多数项目是合并在一起进行的。因此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可以考虑将轮廓加工、螺纹加工、孔加工三项工作内容合并在一个课程化职业工作任务中;配合件加工单独设计为一个课程化职业工作任务;零件精度检验的工作内容,根据加工表面形状的不同,精度要求不同等,分别融入到各个职业工作任务中。通过这样的项目强化训练,可以获得“数控车工”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工种中的零件加工这一鉴定内容。
三、双证融通《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教学结果的评价采取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1.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的实施过程中,为使得教学效果更好而不断进行的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针对实训技能考核部分,考核内容紧密围绕职业资格“数控加工国家职业标准”的操作考核内容,针对学生的操作过程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考核,包括能对所加工的零件进行合理的工艺处理,能对工具进行合理选择、安装和调整。对工件进行装夹和定位,合理编制加工工艺和加工程序。按照数控机床的操作规程安全操作机床、能运用相关知识判断程序故障原因,能简单处理和排除故障等。
2.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也称为事后评价,一般是教学活动实施一个阶段后为掌握学生达到目标程度而进行的评价。其中理论内容以笔试形式对各项目主要知识点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紧密结合职业资格“数控加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关于理论内容所作的要求。实训技能考核主要针对学生所做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以及表面粗糙度进行检验,要求加工质量符合图纸要求。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零件的加工。
四、双证融通《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项目教学实施的效果
双证融通《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改革是由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在宁波市教育规划课题支持下所进行的。该教学方案实施后,该班级42名同学顺利获得“中级数控车工”和“中级数控铣工”证书,并有部分同学还通过了高级工的技能考核。
实践表明,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双证融通项目化教学,打破了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学科课程模式。课程中的项目内容都与相应的国家职业标准相对应,学历证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培养等内容全部融合在项目中。各个项目有不同的难度等级,完成所有的项目后,即完成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所要求的职业等级能力学习所要求的全部内容。
参考文献:
[1]应力恒.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2)
[2]高磊.略谈高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0)
[3]何佳兵.行动导向教学与数控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研究及实施[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1(09)
[4]何林青,唐和业.数控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实践[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8(04)
[5]詹华西,姜新桥,王军,江洁.数控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及学习情境规划设计探讨[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