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医药高职《生物制药技术》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行

2013-04-29李璐马艳艳

课程教育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双语教学

李璐 马艳艳

【摘要】为适应医药产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医药高职院校开展《生物制药技术》课程双语教学势在必行。本文阐述了医药高职院校《生物制药技术》实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从必要性、目标定位、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旨在为其他课程开展双语教学提供有益参考,为高职院校的深化发展引领方向。

【关键词】医药高职 生物制药技术 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106-01

高职教育作为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主力军,一直以来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总方针,探索着区别与本科研究型教育和中职操作型教育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思路。当前我国正处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时期,“十二五”规划刚要中将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作为重点思想,通过“五大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既懂业务又精通外语的一线复合人才备受青睐,而双语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早在2001,教育部就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各高校在本科教育方面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 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专业开展双语教学[1]。少数高职院校也从市场需求出发,结合自身情况开展双语教学的有益尝试,并取得初步成效。本文针对《生物制药技术》是医药类高职院校学生一门重要课程的特点开展双语教学的有益探讨, 以期为日后双语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1.《生物制药技术》实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所谓“双语教学( Bilingual Teaching)”指的是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 通过学习学科知识来达到掌握第二语言的目的[2]。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专业教学语言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其目的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更是为了培养学生利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生物制药已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新型增长点之一,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巨大作用和优势已随之突显[3]。近年来,我国的制药工业虽然在基因药物、重组疫苗的研发和生产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与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4]。作为医药行业的技术人员, 只有具备与国际同行切磋的能力, 才能更好地掌握新技术和理论, 为药物的研究和发展做出贡献。

2.确立适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生物制药技术课程的总要求是:基础理论扎实够用,实践操作技能较强, 突出基础性,适度拓展外延性,注重课程群体联系性[5]。实施双语教学的目的并非单纯提高英语水平,而是引导学生以接受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开阔视野,积极进取,成为社会所需人才。在教学中,应贯彻本课程知识目标,以制备生物药物产品为主线,以四大模块为体系进行课程的整合与设计。针对高职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 对英语授课的接受能力普遍偏低的特点,合理安排英语和汉语的教学比例,以汉语为主、英语为辅。例如,用英语定义重点概念和知识点,再配以汉语解释,可做到重点突出;在名词偏多、知识简单的绪论等章节加大英语教学比例,而在知识较难的基因治疗、生物反应器等部分多用汉语教学,可做到详略得当。不论用英语还是汉语,都是为了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核心理论和掌握最新信息,所以应围绕将语言作为掌握学科知识载体的基本点来开展双语教学。

3.实施双语教学的方法和思路

3.1选择合理的教材

双语教学必须依托国外原版英文教材, 否则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国外原版教材费用昂贵、信息量大、难度偏高,这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我国的课程教学大纲十分不符。目前,完全适合高职院校的双语教材并不多见。因此,本校教师根据课程大纲对原版教材进行改编、整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高职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外语水平和接受能力自行编写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和双语教学的目标的教材。也可以在选用现有教材的同时,编写配套讲义以供学生参考。这样既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又能较好地兼顾不同专业学生的层次和水平的差异。通过改编和自编相结合的方式选用适度、可用的双语教材,不仅能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还能充分体现医药类专业特色,保证双语教学的顺利进行。

3.2 运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模式

双语教学的实施必定会带来课堂授课方式的改变。开展双语教学可以穿插“汉中有英,英中带汉”的方式进行,以此来缓解听课疲劳,消除学生对疑难问题和双语授课的抵触心理。针对该课程理论性强、内容复杂、学科进展快的特点,选取部分理论章节实施双语教学。先从名词解释入手,将主要名词用英汉双语表述,由易到难逐渐深入,在介绍新知识、新技术时,用英文背景铺垫,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借助汉语解释其过程和原理,以方便学生理解。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图片、线性工艺流程图和FLASH软件,以帮助学生理解繁琐的工艺流程。同时鼓励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模拟实验等方式, 加强专业知识的记忆,增强正确运用英语表达专业知识的能力, 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

3.3 改革考核与评价体系

双语教学的考核与评价体系中课后作业是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可用英文布置类型丰富的题目,以名词解释、问答题、讨论题、读书笔记等形式,让学生用中文完成。课后学生通过查阅参考书籍、检索文献资料等形式完成作业,从而了解生物医药发展的前沿科技,加深和巩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专业英语水平,同时激发学生参与双语教学的积极性。课程考试的试卷可采用中英文混合形式出题,部分名词解释以英文命题,选择题和问答题则用中文命题。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这门双语课程的时候,认真、踏实保证学习和教学效果。针对高职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目前要求学生用英文作答脱离现实,看懂和理解题干的要求并用中文作答是现阶段考核与评价的标准。

《生物制药技术》课程的双语教学尚处在起步阶段,在逐步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但它作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专业授课,将生物制药这门高新技术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呈现。十八大报告中提到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注重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在此宏观背景下,加强生物医药类课程的双语教学,既将人才培养目标职业化,又为塑造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俊龙,饶燕婷.开展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 2006, (6): 53~54.

[2]仲伟合,袁长青.中国高校双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Tang WL,Zhao H.Industrial biotechnology: tools and applications[J].Biotechnol J. 2009,4(12): 1725.

[4]马勇,杜德斌,周天瑜,等.全球生物制药业的研发特点与我国制药研发的应对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 2008,11: 47.

[5]李璐.医药高职院校《生物制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 2013,4: 152~154.

[6]吉前华.专业课双语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 J ].西江教育论丛,2006,(3):28~29.

猜你喜欢

双语教学
国际班生物双语教学实践与分析
“合理选择饮食”的双语微课教学设计
高校双语教学现状与创新分析
汉语授课对维吾尔族学生数学学习影响的案例分析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情景导游》课程双语教学改革探索
湖南省高校舞蹈啦啦操课堂开设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初探
双语教学质量评价与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