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之关系

2013-04-29周素伟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经济增长关系社会保障

周素伟

摘要:我国的经济增长的路径主要是通过消费、投资、出口来拉动经济的增长,而消费是最主要的、也是GDP增长的主导因素。社会保障由于具有重新分配一定社会资源的作用,所以在分配时肯定影响到保障参与人的福利水平,从而影响到参与人的储蓄、消费和投资等情况。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与我国经济增长状况是相吻合的,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制约了社会保障水平的发展,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要认真贯彻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决策,就必须牢牢抓住就业和社会保障两个重点。

关键词:经济增长;社会保障;关系

中图分类号:C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3)04-0075-03

社会保障通过对个人决策的影响进而对经济运行中的资本积累产生影响,从而对经济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很多经济学者非常关注社会公平与经济发展问题,当然社会保障最能体现社会的公平程度。本章主要是通过实证检验的方法来分析中国的社会保障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中国经济增长路径

我国的经济增长的路径主要是通过消费、投资、出口等形式来拉动经济的增长,而消费是最主要的、也是GDP增长的主导因素。从本质上说出口仍然主要是进口国的消费,由于全球消费下降、经济贸易萎缩导致许多国家出口的下降。投资组成者主要是企业及个人投资和政府投资,销售和消费仍然是企业及个人投资的主要决定因素。经济增长可以由政府适当增加投资来实现,但财政收入的政府投资对经济的增长促进作用毕竟是相对有限的,政府投资和财政收入与消费仍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消费是目前解决经济危机的关键所在。加强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是最重要的。

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一个国家比较优势的有效利用和公共品的提供。而社会保障是最大的公共品,通过社会保障先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进而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社会保障的直接目的是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让每个公民都能享有最基本的权利,即生存权。社会保障使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若有遭遇到天灾人祸的困境,国家和社会就会给予帮助,真正地做到了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资料,实现了尊重和保障人的基本权利。实施社会福利,不仅为公民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免费的公共基础设施和福利津贴,而且更为公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与便利,进而提高生活质量。“社会保障首要出发点就是化解社会生活中的矛盾,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发展资料,使社会个体的竞争起点公平、过程公平,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维护社会文明促进社会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社会公平,提高社会福利,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一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又与它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发展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延续,提供了经济条件和物质基础,还为经济增长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等。社会保障由于具有重新分配一定社会资源的作用,所以在分配时肯定影响到保障参与人的福利水平,从而影响到参与人的储蓄、消费和投资等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力资本的形成。所以,经济增长和社会保障之间肯定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许多学者曾对两者的关系做出了相关的实证研究,比如穆怀中通过采用国家福利和自保公助两种社保模式,使用相关的方法与研究工具来分析社会保障支出和消费、投资、储蓄、GDP之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我国人均GDP增长与社会保障支出是高度正相关的关系。

由于社会保障支出对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变量的影响不同,从而来分析下社会保障支出对宏观经济变量的效应,比如对经济增长、政府财政开支和价格等变量的效应,得出的结论是:在经济繁荣期,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促进积累投资的增加从而加快经济发展;在经济萧条期,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障基金的支出来刺激国民的需求从而增加就业和提高企业产出。

二、社会保障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水平

“社会保障水平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社会成员享受待遇水平、制度成熟水平、基金运作水平、管理水平等社会保障的高低程度。”社会保障水平的制约因素有:从供需制约方面讲,决定社会保障水平的条件是社会保障支出条件和社会保障供给。社会保障水平的特点有动态性、刚性、社会保障水平客观上存在一个适度区域。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一方面代表了量的特征,体现生活保障水平,另一方面代表了质的特征与国民经济增长、整体经济投资、储蓄、企业竞争力、雇员积极性等。从经济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上讲,一国或者地区所能提供的经济资源总量,作为社会保障支出的最终来源,其规模的大小必然从根本上制约着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社保制度也反作用于经济增长。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与我国经济增长状况是相吻合的,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制约了社会保障水平的发展,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任何一方的发展都会带动另外一方的提高,同时自身的发展说平又要求有与之相应的经济增长水平或社会保障水平。

社会保障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社会公正和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从微观方面看,社会保障影响着个人的投资、储蓄和消费等决策行为;从宏观方面看,社会保障影响着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积累的形成。

各个国家相继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由于各国的社会性质和国情不同,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和保障水平也不同,所以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程度也不同。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一般来说,消费者要依据自己现有的收入和未来预期的收入来决策自己的消费行为,不仅仅是本期的消费行为,而且还有未来的消费行为。但是,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消费行为。对于高福利国家,社会保障与消费之间有着高度的相关性,比如瑞典、英国、德国和法国;而对于社会保障费率较低的国家,社会保障和消费间的相关性不明显,比如日本和美国。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和社会保障支出间的相关系数是0.898,两者属于高度正相关关系。再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可以得到:“社会保障支出的变化不是引起消费需求变化的原因”被拒绝,即社会保障支出的变化是引起消费需求变化的原因,两者是单向的因果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原因,后者是前者的结果。

我国当前的基本经济政策是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促使出口、消费和投资“三辆马车”拉动经济增长。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就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到以人为本。所以,我国要减轻和克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严重影响,维护社会的稳定,就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促使经济长期较快地稳定地发展,并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成。

三、社会保障发展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近几十年来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在世界发展中也一直保持稳定持续的发展,这与中国的经济战略大背景有关,因为中国一直主张在和平稳定中求发展,如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完善,以及社保覆盖面的扩大等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到21世纪初的20年中,中国经济增长的战略目标是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生活实现小康。上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中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是:到20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人民生活达到小康;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而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前20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实践,这一点已得到充分的证明。由于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目前中国经济的份量在世界经济中明显加强。1999年中国GDP总量在世界的排名为第7位,2000年升至第6位;2000年中国GDP总量仅占世界经济份额的3.4%,2001年就提高到3.7%。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强。但是,2001年中国GDP所占世界份额与美国的32.6%、日本的13.6%相比,仍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中国在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水平方面还都很低,因此若要在本世纪中期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还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的压力。

在认真贯彻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决策中,牢牢抓住就业和社会保障两个重点,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工资收入分配工作,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各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

1 劳动就业方面

据统计,2009年末就业人员数比2008末多了515万人,全国总就业人数是77995万人。其中就业人员在一二三产业的分布不合理,第一产业是29708万人,占总数的38.1%;第二产业为21684万人,占总数的27.8%;第三产业26603万人占总数的34.1%。

2 社会保障制度方面

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继续扩大,参保人数、基金规模都有加大的增长。全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参加人数,2009年末为23550万人,比上年净增加1659万人。在五项基本保险中,职工参保数为17743万人,离退休人员参保数为5807万人,分别在上年基础上增加了156万人、503万人。年末,农民工的参保人数为2647万人,净增加231万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1567万人,净增加1616万人。

由此看出,社会保障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具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相互促进,相互依赖,共同进步与发展。由于我国现阶段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严重的社会矛盾冲突,具体表现在:贫富差距、城乡差距都不断的扩大,社会不公平性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都需要纳入社会保障行列。社会稳定会减小经济增长的效率损失,从这角度讲,社会保障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同时经济增长能够为我们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经济环境基础,更有利于社会保障的有效实施,更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这就需要从根本上扩大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并让社会保障基金实现保值增值,建立一个与社会经济相协调的社会保障制度,从而实现社会经济与社会保障制度的良性循环发展,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猜你喜欢

经济增长关系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
新西兰旅游界恶补“关系”开发中国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