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理性思考
2013-04-29戴欧琳舒野
戴欧琳 舒野
【摘要】高等教育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其课程体系,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然而,高等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擦出火花的同时,却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高等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号召理性应对高校“非遗”热,并提出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设置的构想与途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等教育 地方高校 专业 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013-01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意义
2002年10月,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主要议题就是把文化遗产教育纳入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之中,培养专业人才。标志着建国以来,真正开始了在中国教育体系中把自己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教育教学体系当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方式由最初的家庭教育,逐渐扩展到民间师徒式传习或以文化交流为主的社会教育,传承缺乏自觉性,渠道不畅,传承脱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等教育,开拓了非遗教育传承的新视野。
(二)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各地域文化逐步多元化,现代教育的趋势是多元文化教育,非遗进高校,能使学生在传承主流文化的同时,也能担负起传递我国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普及本土文化,是多元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高校具有培养人才、传播和创新知识等优势,把非遗纳入高等教育,有助于推进高校自身的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精神和创新实践精神,增强本土文化的认知和宣传。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高等教育是大势所趋。
二、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与非遗相关的专业,对非遗保护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非遗热潮下也凸显了一些问题:
(一)目前高校非遗课程的基础理论仍旧缺位。我国近几年一直在研究“什么是非遗”,“其边界理论是什么”等基础理论。目前这块内容很缺乏,这也是导致高校在开办非遗专业时盲目和混乱的原因之一,基础理论急需加强。
(二)实际上,很多大学不具备开办非遗专业的条件,只是赶潮流。一方面,不具备保护非遗的理念,比如一些大学把非遗传承人招到高校,用学校的方式来教导和管理他们,结果使原汁原味的东西变成了模式化的“罐头”。另一方面,则是师资问题,很多教师不具备非遗方面的专业知识,看到非遗保护的发展潜力,就仓促地开课招生。
(三)地方高等院校教育中关于“非遗”相关学科极度缺乏,使得教育难以培养传承和保护“非遗”所需要的社会人才。一些地方高校在“非遗”专业设置上,并没有系统完善的教育体系,盲目追求大而全,造成专业不强不特,毕业生就业率不高,存在着亟待解决的许多问题。
三、高校非遗教育的理性思考
高校应该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以先进教学理念为指导,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构建特色鲜明的“非遗”教育体系,明确非遗教育的定性、定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非遗专业:
(一)加强地方教育部门对“非遗”专业的指导和保障工作
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科学指导地方高校“非遗”专业设置;同时,加大建设力度,建设一批“非遗”精品课程。此外,还应充分整合地方“非遗”民间艺术的社会资源,将民间艺术与学校教学、科研等,融为一体。同时,加大“非遗”教育的经费投入,为当地“非遗”的研究,提供经济基础。
(二)加强“非遗”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
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研究,一方面,高学校要根据学生的智力和知识特点,加强对本地区形态各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为课程选材提供资料;另一方面,要结合当地及学校实际,提出一套全新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学研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落实到实处做好准备。
“非遗”教育是一门新兴的、范围很广的学科,它涉及到了历史学、民俗学、教育学、社会学、艺术学等众多的学科。因此,地方高校在设立“非遗”专业的同时,要依据自身优势,加强学科建设和知识体系的构建。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增强教学效果,增加学生对“非遗”的兴趣。
(三)设置科学而有特色的“非遗”课程
学习“非遗”的关键在于直接参与实践和体验。然而,在当前高校的教学体系中,与非遗相关的实践课程十分缺乏,实践课程的缺失,再加上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的失衡,将会导致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因此,地方高校在设置“非遗”课程时,应该充分体现开放性与科学性,遵循“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书本教学与民俗‘田野调查相结合的原则,注重理论学习与艺术实践的统一、课内与课外的统一”。这样的课程设置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非遗”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应用性。此外,地方高校在设置“非遗”理论课程时,应更加注重“非遗”教育特色和文化实践上的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和百花齐放。
(四)大力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课程所需师资
一方面高校要统一组织、有计划的安排担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教师进行培训,培养一批兼具教学、保护、挖掘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素养教师。另一方面,高校还可以聘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学校的客座教授,进行授课,开设讲座,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增强大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研究兴趣,从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总之,“非遗”走进高校,在今后将会成为热中之热,但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高校,还是非遗的研究学者,都应慎重地、理性地思考这一问题,不遗余力的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和“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0
[2]普丽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研究 [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9
[3]万建中.我国民俗学教育与研究的现状及思考———以高校为主要考察对象[J].江西社会科学, 2005(5)
[4]王卓.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现状及对策[J].广角视野,2008,5:154
[5]陈孟听,张听.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综述[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2,4:62
[6]徐艺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高等教育的使命[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
[7]杜红艳.“非遗”牵手高校的理性思考——浅谈地方高校设立“非遗”专业的困惑及解决途径[J].教育教学探索,2012,06
作者简介:
戴欧琳,女,湖南省邵东县人, 1987年10月生,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舒野,男,湖南省凤凰县人,1983年7月7日生,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