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品德教育在作文教学中的有机渗透

2013-04-24陈昌华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3年2期
关键词:教者松鼠家乡

陈昌华

案例一:尊重他人教育

一个学生在随感中写道:提到小A,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长得尖嘴猴腮,最大的特点是虚伪、说假话,班上没有一个人信任他,我们都叫他“假老二”,他简直是一(3)班的耻辱……

像这样借文章攻击他人的现象在一(3)班还真不少,如果这类文章得到默认,班级中那些伤人的绰号便会悄悄流行,教师该如何引导?我认为这是教育学生的一个良好契机。首先,我对这类作文给予否定,在评语中这样写道:尊重别人等于尊重自己。其次,找这些学生个别谈话,严肃指出:在文章里攻击别人的缺陷是不对的,假如那个人看到了文章,结果会怎样?假如别人攻击的是你,你的心情会怎样?一席话让这些学生连连认错。第三,鉴于这种现象很普遍,我又开展了主题班会“什么是真正的美”等活动,通过师生互动、讨论、交流,让他们明白:借文章戏谑别人是不道德的,容易对别人造成极大的伤害,同时也认识到尊重他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案例二:珍爱生命教育

前一段时间,我教完了“动物世界”单元,布置学生写一篇介绍动物的说明文。某生深受布丰《松鼠》一文的启发,在文末写道:家狗也是一种有用的动物,除看家之外,它们的肉味道鲜美,是烹饪的佳肴,另外皮剥了可制成大衣。

这篇文章看似符合新课程理念倡导的“讲真话”的要求,可谓实话实说,也符合说明文写作的要求,语言平实准确,但教者若盲目肯定的话,那么学生的善良何在?生命意识又何在?

当今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在生活中他们不少人唯我独尊,缺乏广义的生命意识,不能珍视自我生命以外的生命,更不珍视动物的生命,缺少关爱意识和环保意识,作为教育者,我不能坐失教育良机。首先,我利用一节作文评讲课,结合布丰《松鼠》一文,给学生明确指出:法国博物学家、作家布丰写《松鼠》一文时,在文末补充说明松鼠的肉可以吃,皮可以制成皮衣,这主要是因为布丰生于1707年,卒于1788年,在那个年代,人们珍爱生命的意识还不健全,更不要说是一个小动物了。如今,时代变了,人们的生命意识及环保意识也逐步增强了,因此写作时不能盲目照搬,画蛇添足。其次,向他们推荐一两部震撼人心的电影,如《雪狼》、《可可西里》,引领学生进行有关生命的思索,写一篇相关内容的随想。

案例三:热爱家乡教育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我还发现,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失之偏颇,这些错误思想对孩子的影响可谓是根深蒂固,“言为心声”,他们在写作时往往会不经意流露出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能不加以引导。例如,在一次“我的家乡”征文比赛中,某生写道:“我的家乡并不美,穷山恶水,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爸爸说,你只有好好学习,长大考上大学,才能彻底摆脱这个穷地方……”又一次的实话实说,可见家长教育孩子的学习目的如此简单,他们认为学生好好学习就是为了考上大学,考上大学就是为了到大城市发展。如果每一个家长都这么教育孩子,那么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又何时得到改变呢?作为一名教者,又该怎样通过作文教学消除学生的错误思想呢?

首先,让学生认识家乡、展现家乡的美点。我们的家乡位于白马湖畔,这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有丰富的物产,更有淳朴的民风……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渔米之乡,谁说我们的家乡不美?找准了这些美点,不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例如,教者组织学生泛舟白马湖,欣赏烟波浩淼的大湖风光;或者组织学生当一回小记者,到郭家荡万亩养殖基地,采访当地的养殖户,与他们分享丰收的喜悦;也可以带学生进驻“桃花岛”(当地渔岛),让学生当一天小渔民,体验一下朴实淳厚的渔家风情……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家乡的景美,人更美,消除不爱家乡的错误思想。其次,教师还要做有心人,召开一次“谁不夸我家乡美”的主题班会,会前可让学生充分搜集资料,认真编排,以歌舞、相声的形式展示家乡的物产美、人情美,让学生在活动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让这些活动有力地引导学生好好学习,长大成才后回报家乡,为改变家乡面貌尽一份力。

反思:

“窥一斑而知全豹”。透过作文教学这扇窗户,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真实的心灵状态,教者只要不厌其烦,在作文教学时发现学生身心存在的思想问题,及时对症下药,就能做到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结合。

猜你喜欢

教者松鼠家乡
小学数学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小松鼠
松鼠
松鼠
松鼠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