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师一满意”主题教育活动
2013-04-24于明晶
于明晶
为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师德行风建设,2012年10月18至19日我们对四平市铁东区教育系统开展“四师一满意”主题教育活动情况进行了调研,铁东区教育局对本区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做了详细介绍;并抽取四平三中、六马路小学、第九中学、叶赫满族中心校等四所中小学进行调研,听取了学校主题教育活动整体情况汇报,分别召开了家长、学生、教师座谈会;查看了档案文字材料,实地调查了解了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 领导重视,周密安排,扎实推进。调查了解到,铁东区教育局把“四师一满意”主题教育活动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教育局、学校都成立了“四师一满意”活动领导小组;成立了专项办公室,指定专门领导、同志负责“四师一满意”活动;制定了活动方案和各阶段工作计划。有专人负责指导、督促各项活动,保证了各阶段活动的具体落实。
铁东区教育局党委先后下发了《关于落实“四师一满意”主题教育活动的几点意见的通知》、《铁东区教育系统“四师一满意”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包保制度》、《“万师进万家、真情帮万生”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四师一满意”主题教育活动宣传报道工作和建立信息上报制度的意见》等文件,为有力地推进“四师一满意”主题教育活动的扎实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2. 组织得力,找准了切入点,保证了“四师一满意”活动的有序进行。随着“四师一满意”主题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经过动员、查摆现已进入到整改提高阶段。
在2012年4月20日,区委、区政府就召开了动员大会,拓宽渠道,广泛宣传,着力营造主题教育的声势。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和标语横幅等宣传载体,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取得了社会对活动的关注和支持。调研的四所学校都向在校生和毕业生家长发了一封关于开展“四师一满意”主题教育活动的公开信,向学生家长说明开展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要求和学校在活动中的打算,积极争取社会多方面的关注和监督。铁东区教育局编印了15000份宣传资料,编发了8期《简报》,宣传工作动态和特色做法。
铁东区教育局在查摆剖析阶段的工作特点是要求严,工作细,在求“深、真、广”上下功夫。如,细化量化《查摆阶段日程安排表》,内容详实具体,操作性强,为各学校开展好本阶段的工作提供参考。该阶段通过“三查”、“五评价”、“三必谈”等方式和途径,实现了活动参与面达到100%,谈话覆盖面达到了100%,完成了查摆阶段的各项任务。
3. 主题教育活动已呈现出领导抓、行动快、措施硬、效果好的可喜局面。在促进均衡发展上,提升了家长的满意度;在促进师风好转上,提升了学生的满意度;在综合治理上,提升了社会的满意度。着力打造了“三支队伍”,即师能强的教师队伍,师风正的班主任队伍,强有力的管理者队伍。2012年9月13日承办了全市“四师一满意”活动现场会。抽取调研的四所学校反映,开展“四师一满意”活动以来,学校在师德、师风、师能建设上、在学校管理上都有新的举措,在捐资助学上也有新的亮点,并对本校的特色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
1. 在加强师德师能建设上要加大研究力度。有个别教师把主题教育活动误认为是政治运动,揣着戒备心理,不敢暴露自己的缺点,对别人也是不敢涉及敏感性话题。在互评价中,教师间只是在“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学技能”等问题上打转转,对师德修养不高、职业纪律涣散、专业素质不精、行业风气不正、教育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绕道而行,浅尝则止。因此,当前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各校还要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出新点子,出好做法,以达到整改的目的。
2. “万师进万家,真情帮万生”主题实践活动还停留在浅层次上。个别学校、个别教师没有按要求将家访落实到位,有的教师家访记录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没有写出真实感受,显示了不真实迹象。对学生家长和社会反映出来的问题,一些学校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或者重视了但解决的力度还不够。
3. 对于贫困生的补助、助学金的发放等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应该形成公平、公开、公心、公正的机制。
4. 铁东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区域均衡发展,在整体规划、统筹调配区域内资源的力度上还不够,在校际间形成合力的统筹管理上还需要更大的创新举措。说到底,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对于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人们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应是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问题,那么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抓住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
三、对主题教育活动调查情况的思考
1. 主题教育活动应该形成长效机制。从对铁东区“四师一满意”主题教育活动调研的情况看,这次活动是一次整顿教育职业行风建设,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有力举措,总体上推动了教育行风的好转,对加强教师队伍修身立德、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要使这项活动长期、稳定、扎实地开展下去,就要在前两个阶段的宣传、发动、学习、提升基础上,在第三阶段活动中加大整改力度,特别要鼓励各学校在师德、师能建设上要形成特色,追求打造品牌模式。
发挥制度的制约作用,也是促进主题教育活动稳定、扎实地开展下去的重要保障。以制度去管理,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奖励、监督、评议制度。
制度上墙容易,深入人心难。要想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还要坚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领导干部尤其要带头遵守。形成遵章守制的高素质领导者团队、教师队伍。要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特别要发挥职代会的作用,大家制定,大家遵守,有章可循,有章必依,执规必严,违规必究。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和主人翁的责任意识,要通过典型引路、典型示范,让教师切身感到学习与发展的前进动力。在履行共同的职责中,提振教师从教的“精、气、神”。
2. 构建富有情感的,富有生活气息、时代气息的师德教育模式。反思现行的师德、师能教育活动,要提高其时效性,必须因时因地制宜,把目光投向教师丰富的生活现实和精神世界。通过对教师的生活进行规范和指导,提高教师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要特别重视对教师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的方法、途径的研究;注重加强师德养成教育和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态比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更重要。只有教师处于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取得令人满意的工作效果。
师德、师能教育是一个生长过程。要追求师德、师能生活化教育,把追求教师的幸福作为学校教育生活的目标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高的境界。在整改提高上,可以把重点落在“五个一”示范课评选活动上,以此为契机,快速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3. “万师进万家,真情帮万生”主题教育活动要有长远规划。铁东区通过外引内联,提升了社会各界对教育的关注度和帮扶力度,不断有新的资助和赞助。社会各界的关注充分表明对教育的关心和支持。这既是对以往教育成果的肯定,同时又是对教育的期盼。有教师建议,要建立教育基金会,不断完善基金会的机制,体现科学、公平、公开、公心、公正的原则。对不同贫困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等级的助学金发放额度,使捐资助学行动可持续发展下去;对于有生产劳动能力的学生,在学习之余,为他们提供一些既安全又能回报社会的公益性的实践活动机会,使受捐助的学生能够持续得到资助,同时尽微薄之力回报社会,能持久保证完成学业。
4. 提高薄弱校课堂教学效率,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必要保障。“怎样办教育才能让老百姓满意?什么样的学校才是好学校?”一些有意思的问题希望我们更加深入地开展调研,需要实践作出回答。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位好教师就是学生发展的指路明灯”。一些很意味深长的话语也引起我们的思考。调研中,四平三中一位教师说:“教学生一天,就要想学生一辈子!”良好的师德、师能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必要保证,倘若每位教育者都有这样的从教胸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指日可待了。
划片招生、就近入学,超级大校、大班问题得到了有力的遏制,新生入学取消了择校收费。这对能够进入一类学校的学生、家长是很满意的,他们感觉是幸运的。但是对于没有进入像三中等升学率较高的学校学生及家长来说,增加了忧虑,家长的不甘心,为了孩子发展的全力付出也将是引发“三乱”——乱补课、乱办班、乱收费的隐患所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通过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得以实现。需要通过科学调整师资布局,盘活区域教育资源,实现师资力量的均衡化,才能达到教育效果的均衡化发展。铁东区教育局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如一实验小学的“一校三制”,四平三中的“阳光教育模式”等都探索了成功的经验。但是,当前学校发展同质化、办学模式单一化、培养模式趋同化是制约学校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并非搞“削峰填谷”的平均主义,更不是重新走上一心追求分数排名、不惜牺牲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所谓“好学校”之路,而是需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共享教育改革的成果,在保证每个学生享有公平的教育权利和发展机会的同时,还要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体验到精神世界的公平,促进心灵世界的成长。
教育均衡发展不能一个模式办学,无论是优势学校还是薄弱学校,都应该追求自身独特的办学特色,开拓一条以特色带动质量提升的“自救”之路。通过挖掘办学文化、凝练教育思想、优化管理团队、追求教育品质、打造教育品牌等途径提升办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