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数字化矿井建设
——漳村煤矿在潞安集团“全力冲刺世界500强”实践中争当排头兵
2013-04-21段贵德
文/段贵德
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数字化矿井建设
——漳村煤矿在潞安集团“全力冲刺世界500强”实践中争当排头兵
文/段贵德
党的十八大报告,以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回顾总结十年成就,精心谋划战略布局,科学描绘宏伟蓝图,明确回答了旗帜、道路、精神状态、奋斗目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系统提出了关系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既有鲜明的思想性、前瞻性,又有很强的战略性、指导性,是新形势下全面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领会报告精神实质,联想潞安战略发展实际,漳村矿更加认识到,在“全力冲刺世界500强”的关键时期,潞安“三地一新”战略,充分反映集团党政争先的站位高、气势足,创新的思路清、措施实,为民的理念新、力度大。特别是围绕这一战略,董事长、党委书记李晋平同志提出的“德、新、和”工作要求,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符合潞安工作实际,回应职工强烈期盼,既是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南针”,也是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方向标”,更是确保“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能源品牌企业”目标实现的“定盘星”。
作为集团的骨干品牌矿井,漳村矿已经历50多年的发展历程,资源接续紧张、生产能力受限,成为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地质条件复杂、巷道压力增大,成为安全发展的最大障碍。如何化压力为动力、变劣势为优势、转困境为胜境,成为当前面临的最大课题。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职工的期待,都要求全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围绕“三地一新”战略,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德、新、和”具体要求,增强“五种意识”激发斗志,紧盯“六新目标”聚焦发力。
贯彻十八大精神,增强“五种意识”激发斗志
一是要增强安全意识。煤矿企业没有了安全这个前提和基础,战略发展、经济效益、利润指标等一切都是空谈。漳村矿是高瓦斯矿井,严峻的安全形势、复杂的地质条件,都容不得有半点疏忽和懈怠,必须始终把安全作为发展的第一战略、干部的第一责任、职工的第一福利,并将这种价值观体现为一种境界、内化为一种责任、升华为一种使命,通过严格执行干部跟班值班制度和“三走到、三必到、三查到”管理规定,井下抓安全、地面创和谐,稳固矿井发展根基,维护矿区和谐稳定,保证职工安居乐业。
二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源于对发展现状的深刻反思,源于对目标定位的执着追求,特别是对领导干部来讲,具不具备强烈的忧患意识,既是对党性素养的不断砥砺,更是对行为实践的严格拷问。村庄搬迁、西扩区建设,是关系到漳村矿今后一个时期持续发展的关键。在集团全力冲刺世界500强的征程中,必须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市场经济的大格局、企业生存的大环境中知形势、明方向,站在讲大局、讲责任的高度加快推进村庄搬迁、扩区新井建设、整合矿井技改扩建等重点工程,努力解决好采掘衔接紧张的问题,解决好矿井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不断增强发展后劲、提升竞争能力。
三是要增强管理意识。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应对危机的时代课题。追求企业的发展效益,更注重企业的发展质量。在当前煤炭市场持续疲软、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当时刻关注宏观经济的发展形势、科学研判煤炭市场的经济走向,认真落实集团“三个严控”工作要求,进一步增强管理意识、提升管理能力,通过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严格经营预算、严肃管理制度、严细成本管理,把有限的资金费用,用在着力解决矿井发展最主要、最突出的问题和矛盾上,用在切实改善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上,既要把账算好,也要把钱管好,更要把事办好,真正做到该花的钱一分不少,不该花的钱一分不多,努力实现成本的最优化、效益的最大化。
四是要增强创新意识。创新的目的,在于提升管理、提高效益。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的发展环境,不在创新中发展,就在守旧中淘汰。加快提升创新能力,既关系当前、又利及长远,既牵涉发展、又攸关安全。要严格落实好集团“三个三分之一”的工作要求,坚持创新引领,加强对标管理,学他人之长,创自我特色。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漳村矿数字化矿井建设的优势,大力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真正做到以创新谋发展、以创新促发展。广大党员干部既不能在思想上固步自封,也不能在观念上囿于常规,更不能在行动上闭门造车,而要努力做率先创新的“旗手”、激励创新的“鼓手”、善于创新的“能手”,通过创新激发活力,通过创新增强后劲,通过创新推动发展。
五是要增强发展意识。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也是全矿各系统、各单位、各部门的第一要务。目前的漳村矿受井型、资源等因素的影响,过分追求大规模、高产能,既不现实,更不科学。以精搏强、以强搏大,坚定不移地走集约高效数字化发展的新路子,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标集团“三地一新”战略,要推进“一地两区、千万产能”战略目标,打造“行业领先国内一流数字化矿井感知化矿山”,必须统筹矿井本部、整合矿井两个大局,统筹处理生产总量、做强做精两种定位,必须统筹物质财富增长、职工精神文化需求两种关系,通过夯实基础、抓好关键、推进发展,努力建设数字化矿井、感知化矿山,让职工更有盼头、企业更有奔头。
贯彻十八大精神,紧盯“六新目标”聚焦发力
一是要强化宣传引导,在推进“十二五”战略上凝聚新共识。要利用党委中心组学习、环节干部会、科(队)务联席会等形式,通过干部培训、专题解读、知识答题、撰写体会等措施,认真组织学习,全面传达贯彻,使全矿干部职工全面把握精神要义、深刻领会内涵实质,并在具体的工作中,以党的十八大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以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契机,紧密结合集团、矿“十二五”战略,深入开展“怎么看、怎么办”思想大讨论,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求主动,真正把全矿上下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集团党政的决策部署上来,凝聚到建设数字化矿井、感知化矿山的目标任务上来。
二是要坚持科学发展,在创优矿井数字化品牌上谋求新发展。建设数字化矿井,打造感知化矿山,是漳村矿加快赶超跨越的根本途径,更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此,必须始终坚持科技兴企的总体战略不动摇,始终坚持数字化建设的根本思路不动摇,瞄准“行业领先、国内一流”的工作目标,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快创新体系建设,通过加大矿井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力度,加大先进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完善井上、井下立体化集约高效管理模式,全面构建起以数字化为基础、信息化为平台、自动化为手段的管控一体化系统,持续巩固提升数字化矿山建设新水平,继续引领集团数字化发展新方向。
三是要推进安全生产,在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上实现新突破。安全是“天字号”工程,是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坚实基础。要不断深化“安全发展是最硬的发展、安全指标是最硬的指标”的工作理念,紧紧抓住源头安全这一根本、变化安全这一关键、动态安全这一实质,不断深化大超前管理、主动安全管理、精益管理,着力构建矿“1237”安全管理新模式,铸牢“本质安全”品牌,推动矿井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同时,要以创建“安全文化示范矿”为目标,深化“大安全”理念,构建“大安全”格局,扎实开展安全专项整治,不断强化现场危险源辨识,筑牢安全高效的“钢铁长城”。
四是要创新党建工作,在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上展示新作为。科学发展,离不开党建工作的思想保证、创新引领。作为集团推行党建绩效管理的首批试点单位,必须对标“德、新、和”工作要求,突出“简易便、精易强、灵易活”的工作实践,统筹“抓班子、带队伍、创环境、促发展”“四大板块”每个指标的创优发展,统筹矿党委、政工部门、基层支部的互联互动,统筹“主题活动、企业文化、社区建设和一流文明矿区创建”的各项工作,强化党建创新,注重成果转化,努力构建具有潞安时代特色的党建工作新模式,率先走出一条独具漳村矿特点的党建工作新路子,以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新提升,增强发展的新后劲,推动矿山的新发展。
五是要加强队伍建设,在强化干部执行力提升上取得新成效。发展之道,重在科学决策,贵在执行落实。“赢在标准、胜在执行”“战略顶天、执行立地”。作为党员干部,有没有好的执行力、抓不抓落实、如何抓落实、能否抓好落实,反映出来的是党性和觉悟,体现出来的是作风和意志,检验出来的是能力和水平。对此,要按照“既要好好干、更要干得好”的基本要求,把“好人+能人”的工作理念贯彻到干部的培养和锻炼上来,贯穿到干部的选拔和任用上来,不断健全完善“学历+能力”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既要从诚信、感恩、勤俭、廉洁四个方面,抓好党员干部“德”的培育,更要从责任、执行、方法、作风四个方面,强化党员干部“力”的建设,努力打造一支不仅具有好人品、好状态、好思维,而且具有凝聚力、执行力、创新力的党员干部队伍。同时,要坚持教育、管理、评价“并驾齐驱”,以品德为先导培育干部,以能力为基础锤炼干部,以业绩为标尺评价干部,引导广大党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立说立行、只争朝夕”的作风,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积极推进各项重点工程和重点工作高标准落实,奋力开创转型跨越的崭新局面。
六是要深化和谐共建,在建设和谐幸福型矿区上创优新环境。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有利于加快战略实施,有利于提升综合实力。要始终把职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紧紧围绕实施收入增长、宜居保障、全员健康、弱势关爱等“惠民工程”,全面落实好集团创优环境的各项举措,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社区居民。要以文明和谐数字化品牌新社区为目标,坚持超越社区抓社区,充实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手段,规范服务标准,进一步深化“八大功能”建设,引深“六型”特色社区创建,逐步建立主体多元、设施配套、功能完善、内容丰富、队伍健全、机制合理的新型社区数字化服务平台,努力为企业发展创优环境、为职工群众谋取福祉。
(作者系潞安集团漳村煤矿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