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的影响

2013-04-20任志斌王鹤秋金卫东邢葆平顾成宇陈静娜王秀华

浙江医学 2013年12期
关键词:病耻感病耻精神疾病

任志斌 王鹤秋 金卫东 邢葆平 顾成宇 陈静娜 王秀华

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的影响

任志斌 王鹤秋 金卫东 邢葆平 顾成宇 陈静娜 王秀华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常见精神疾病,若早期治疗,疗效良好。国内外有研究[1-3]发现,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病耻感,严重影响着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及生活质量。因此如何减轻患者的病耻感将成为后续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国外关于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的研究项目已取得了一定效果[4],国内各界人士虽然早已意识到这个问题,但仅在香港地区开展相应的研究[5],内地相关干预性的研究较少,因此笔者通过使用主动心理干预,观察其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的影响,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08—2011-09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就诊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其中男54例,女66例,年龄16~50岁,平均(31.58±15.86)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本(DSM-Ⅳ-TR)关于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6]。所有患者精神症状消失,自知力恢复,社会功能良好,简明精神病症状量表(BPRS)<30分。排除有重大躯体疾病史(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病变、内分泌疾病)和有智力残疾(如:痴呆)等以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本研究得到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患者和(或)监护人均知情同意并自愿接受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干预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16~49岁,平均(35.47±12.63)岁;平均病程(6.82±2.64)年;平均受教育年限(7.12±3.45)年。对照组男26例,女34例,年龄18~50岁,平均(34.15±16.42)岁,平均病程(7.34±3.16)年;平均受教育年限(7.45±3.87)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年限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对照组在第1次评估后,不再进行任何心理干预治疗。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定期心理干预,个体心理干预2次/月,30min/次,共干预12次;团体心理干预1次/月,40min/次,共干预6次。心理干预内容:(1)集体心理治疗:正确认识疾病,了解精神分裂症可治可防;认识到患者自身的认知态度在疾病恢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疾病早期症状的识别及应对方法;服药的重要性;沟通的基本技巧;培养稳定情绪的方法,建立适当的心理宣泄途径,如何更好的适应环境等。(2)小组讨论:将干预组分为6组,每组10例,1次/月,针对自我价值、自我满意程度、如何看待精神疾病等内容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介绍疾病康复经验,鼓励让每位患者发言至少5min。(3)个别心理治疗模式:运用倾听、共情、支持、鼓励、表达、分析等方法,纠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增加信心,鼓励参加社会活动,正确处理他人的偏见。

1.3 监测指标 于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采用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7]和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量表[8]进行测评。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为自评量表,共有27个条目,分为3个分量表:分量表1为歧视,评估患者因为疾病而受到歧视的程度;分量表2为病情掩饰,评估患者在他人面前对自己所患疾病的掩饰程度:分量表3为积极效应,评估疾病为患者带来的积极效应。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量表有33个项目,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0、1、2、3、4,通过总分评定生活质量;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差,评分越低,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及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精神症状方面的比较 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中症状复发16例,住院治疗5例,门诊调整药物11例,其中12例患者是因自行药物减量或停药所致,复发率为26.7%。干预组中症状复发6例,住院治疗1例,门诊调整药物5例,其中2例患者自行停药,复发率为10.0%,两组患者复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4.547,P<0.05)。

2.2 两组治疗6个月后患者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评分的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6个月后患者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评分的比较(分)

由表1可见,治疗6个月后,干预组的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评分总分、病耻、病情掩饰、积极效应项目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总分、病耻、病情掩饰项目分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积极效应项目分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总分的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总分的比较(分)

由表2可见,干预组患者在经过6个月的干预治疗后,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总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治疗6个月后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总分较低,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病耻感(stigma)一词的原意为“烙印”,即烙在奴隶或囚犯身上的标记,是一种外界加诸个体身上的耻辱标志。Allison[9]对产生病耻感理解为原罪的疯狂:认为由于精神疾病本身被定义为“坏”的,所以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也因此被定义为有问题的。Freudenreich等[10]研究显示缓解期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所带来的病耻感和对治疗的不依从。尽管国内外研究方法和对象的选择及对病耻感的理解不尽相同,得出的数据也有差异,但研究结果均证实了精神病患者尤其是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的普遍性和严重性。Rusch等[11]在对不同康复期精神疾病患者中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病耻感能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寻求治疗的行为、自尊和社会适应功能。Brohan等[12]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病耻感会严重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和预后。

本研究发现,经过心理干预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患者自行停药的例数远远高于干预组的患者,考虑可能与提高服药依从性有一定相关性,这与陶建青等[13]研究中得出的结论一致。集体心理治疗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因此在行集体心理干预时应使患者对精神分裂症有正确认识,了解精神分裂症是可治可防,且停药后复发率高,故长期服药是减少复发的重要手段,患者应该坚持服药。

本研究中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心理干预治疗后的病耻感评分总分、病耻、病情掩饰项目分值较对照组低,且干预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总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心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病耻感,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Gaebel[4]从德国“打开门户”运动中得出经验相一致,Tanaka[14]的研究中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即早期干预不仅可以减轻病耻感,还对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有极大帮助。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导致自尊水平的降低,对重返社会缺乏信心,变得自卑、孤僻,甚至与世隔绝,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悲观、忧愁、焦虑、紧张等,甚至部分患者出现了“自觉羞耻”的现象,所以加强康复期患者对精神分裂症疾病的认识可以降低精神患者的病耻感。赵戈辉等[15]研究发现,通过心理治疗(自信心综合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张亚红等[16]发现心理社会综合干预可以提高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耻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减少复发,更好地回归社会,提高生活质量。但由于采取样本的局限性,未调查社区的康复工作,可能对患者的社会回归有一定影响,笔者将联合社区行社会技能训练等,延长观察时间,了解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远期的影响。

[1] Ritsher J B,Phelan J C.Internalized stigma predicts erosion of morale among psychiatric outpatients[J].Psychiatry Res,2004, 129(3):257-265.

[2] Schulze B,Angermeyer M C.Subjective experiences of stigma: A focus group study of schizophrenic patients,their relatives and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J].Soc Sci Med,2003,56(2): 299-312.

[3] 高士元,费立鹏,王向群,等.精神分裂症病人及家属受歧视状况[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2):82-85.

[4] Gaebel W,Baumann A E.Interventions to reduce the stigma associated with severe mental illness:Experiences from the open the doors program in germany[J].Can J Psychiatry,2003,48(10): 657-662.

[5] Lee S,Chiu M Y,Tsang A,et al.Stigmatizing experience and structuraldiscrimin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treatmentof schizophrenia in Hongkong[J].Soc Sci Med,2006,62(7):1685-1696.

[6]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DSM-Ⅳ-TR[M].Washington: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2000:6943.

[7] 耿峰,董毅,MichaeKing,等.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中文版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的信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5):343-346.

[8] 骆宏,罗南,王义强,等.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信效度检验与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3):125-127.

[9] Allison-Bolger V Y.The original sin of madness-Or how psychiatrists can stigmatise their patients[J].Int J Clin Pract,1999,53 (8):627-630.

[10] Freudenreich O,Cacher C,Evins A E,et al.Attitudes of schizophrenia outpatients toward psychiatric medications:Relationship to clinical variable and insight[J].J Clin Psychiatry, 2004,65(10):1372-1376.

[11] Rusch N,Anqermeyer M C,Corrigan P W.Mental illness stigma:Concepts,consequences,and initiatives to reduce stigma [J].Eur Psychiatry,2005,20(8):529-539.

[12] Brohan E,Elgie R,Sartorius N,et al.Self-stigma,empowerment and perceived discrimination among people with schizophrenia in14Europeancountries:TheGAMIAN-Europe study[J].SchizophrRes,2010,122(1):232-238.

[13] 陶建青,康红,尹雪冰,等.集体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内科,2007,18(6):186-187.

[14] Tanaka G,Inadomi H,Kikuchi Y,et al.Evaluating stigma against mental disorder and related Factors[J].Psychiatry Clin Neurosci,2004,58(5):558-566.

[15] 赵戈辉,黄金茹,边欣丑,等.自信心综合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1,33(10):1585-1586.

[16] 张亚红,钮伟芳,李杰.心理社会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J].精神医学杂志,2009,22(4):303-304.

2012-10-17)

(本文编辑:严玮雯)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0KYA046, 2012KYA039);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资助项目(2012R10049-07)

310012 杭州,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精神科(浙江省精神卫生中心)(任志斌、王鹤秋、金卫东、邢葆平、顾成宇、王秀华);拱墅区小河街道塘河社区卫生服务站(陈静娜)

王鹤秋,E-mail:whqhz@sina.com

猜你喜欢

病耻感病耻精神疾病
老年病患者应摆脱病耻感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素养与病耻感的相关性分析
糖尿病病耻感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精神疾病对于单髁人工膝关节10年疗效的影响
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精神疾病患者影像检查中的整体护理应用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老年病患者应摆脱病耻感
心境障碍患者病耻感与自尊水平的相关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