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动过速引起不完全性结间束间歇性传导阻滞一例
2013-04-19黎雪玲陈进明
黎雪玲,陈进明
·病例报告·
室性心动过速引起不完全性结间束间歇性传导阻滞一例
黎雪玲,陈进明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4岁,反复胸痛、心悸、气促七月余入院。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多支血管病变。住院期间常发生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室性早搏,连续记录Ⅱ导联示窦性P波基本规律出现,PP 间期 0.80~0.84 s,频率 70~74 次 /分 ,出现三组心动过速,第一组提前出现室速,节律基本整齐,频率 140 次/分,终止未见长间歇,窦性 P波与前一心搏T波重叠,P波外形未显示,之后出现两次窦性P波,外形有改变,先稍园钝,后稍高尖,类似“肺型 P 波”,PR 间期正常,频率固定。紧接后面两组心动过速,提前的室性早搏呈间位形式显示,连续出现酷似双向性心动过速,之后也存在P波外形与上述相同改变,此种P波改变应考虑右心房内不完全性结间束间歇性传导阻滞(图1)。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短串室速,频发间位性室性早搏,右心房内不完全性结间束间歇性传导阻滞。
图1 连续记录Ⅱ导联心电图
2 讨论
不完全性结间束间歇性传导阻滞属于右心房不完全性传导阻滞中的一种, 几乎无例外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本患者存在严重心肌损伤,当室速时由于存在单向逆行阻滞,第三个室性搏动逆传至房室交界区下部,窦性搏动适时下传完全夺获心室,中断了室速连续出现,故室速无长间歇。正常情况下, 窦性搏动沿着前、中、后结间束传导时必须具有协同性,否则会影响窦性 P 波形态。病理下,P 波外形、电压可在短期内随着病情有改变,但绝不能在瞬间内发生,当发生时若不同时伴有频率改变,则有理由诊断一条或一条以上结间束发生传导阻滞。在三条结间束当中,后结间束分布于右心房内,而且途径最长,不应期也相应最长,出现病变时易发生阻滞,本例P波外形稍高尖,考虑后结间束阻滞的可能。
2012-07-30)
(编辑:漆利萍)
543200 广西省,岑溪市人民医院 心内科(黎雪玲 );广西省,梧州藤县人民医院 心电图室(陈进明 )
黎雪玲 副主任医师 心内科主任 主要从事冠心病与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Email:cxlixueling@163.com 通讯作者:黎雪玲
R541
A
1000-3614(2013)02-0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