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党委工作价值及其实现路径

2013-04-18陈笃钦

关键词:协同计划

陈笃钦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首次将“协同创新”提升到国家战略地位高度。为了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2012年5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了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1]在促进“协同创新”、落实“2011计划”、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工作中,高校党委负有重大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因此,深入研究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党委工作价值及其实现路径,对于充分发挥高校党委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贯彻落实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一、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的基本内涵

作为以“研究型”和“创新型”为支撑的高等学校,不仅承担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责任,而且是开发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同时还是国家创新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基本内涵,为进一步研究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党委工作价值及实现途径奠定了重要基础。

(一)协同创新理论溯源

协同创新的理论可以追溯到1975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提出的协同学理论。在《协同学:一门协作的科学》一书中,赫尔曼·哈肯认为作为一个大的整体系统,在子系统自动适应调节或者借助外部指令的条件下,各子系统之间呈现出相互配合、相互合作的关系并且相互协调,实现协同效应。协同学理论被广泛应用到自然科学领域以及社会科学发展的方方面面,在研究事物之间相互发展关系以及事物自身进步方面都做出启发性贡献。

协同创新理论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正式进入国际创新研究领域,相继出现了创新集群及创新环境理论、创新系统理论、创新网络理论、三螺旋创新理论等,这些理论为协同创新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至此,国际上正式将协同学理论与创新实践理论成功结合,并提倡将协同创新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其理论内涵,在大力提倡创新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创新过程中各要素的同一性和整体性,进而发挥创新在客观实践中的巨大作用,将先进科学的理论构想转化成为具有现实价值的实践成果。

(二)协同创新的内涵、特点及类型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葛洛指出:“协同创新就是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2]这个理论的价值在于它不但阐释了协同创新理论的概念,还从宏观角度为协同创新理论的实际应用做出启示性指导。从微观的角度,协同创新可概括为:为了达成特定的理想目的,共同社会环境下的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相互协调、整合和促进,各展所长,各取所需,获取外部性效应,产生“各种分散的作用,在联合中使总的效果优于单独效果之和”,即达到1+1>2的效果,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创新绩效。[3]

将协同创新理论与国内外实践结合,协同创新大部分为组织内部所形成的知识分享机制,其特点是实践者拥有内在的动力、直接沟通、共同的目标,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进行多样化协作创新、多方位交流等。除组织设计和提供的制度支持外,对于现实或潜在的参与者,能够参加协同创新行为乃至项目的意愿,既与其创新实力有关,也与其显性或隐性收益考虑和预期有关。[4]另外,协同创新各方是一种相互合作和配合的关系,他们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共赢,他们之间既可以是一种共赢联合体,同时又可以是一种契约关系等。根据实现途径的不同,可将协同创新分为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前者的主体是组织本身,其实现依赖于组织内在要素之间的合作;外部协同创新的实现是由组织与其他相关主体之间的合作取得的。[5]外部协同创新又可分为横向的协同创新和纵向的协同创新。横向的协同创新研究的是同一大类产业中细分产业主体之间的协同,比如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等;纵向的协同创新研究的是同一功能链上、不同环节上主体间的协同等,比如汽车发动机的生产过程。

(三)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的基本内涵

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各学科之间,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开展深度合作,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解决行业关键、共性技术以及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投入优势资源,力求在技术开发上、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大幅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为了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而启动实施的“2011计划”,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大协同创新时代推动高等学校提升质量和水平的必由之路。其本质是促进高校内部资源和外部创新力量有机融合,着力点在内外部结合上。高校协同创新类型具有多样化,可利用其自身的优势与其他主体在各个领域开展丰富多样的协同创新活动。根据合作主体的不同,可将高校协同创新分为校与校之间的协同、校与政府之间的协同、校与企(行)业之间的协同、校与地方(区域)之间的协同等类型。按照协同的不同领域划分,可以分为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学科交融研究、产学研的协同创新等。按照实现途径不同划分,又可分为高校内部和外部的协同创新。

总而言之,高校抓好协同创新工作首先要正确把握协同创新的内涵和特点,突出抓好队伍建设和需求引领,既要协调好校内教学、科研等各种资源,围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一主线,服务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又要找准自身在国家、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因校制宜,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

二、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党委工作的价值体现

我国《高等教育法》对高校党委的职责和权利有此规定:“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高校党委的主要职责是把好方向,抓好大事,理好思路,用好干部。”[6]《高等教育法》一方面规范了高校党委职责权利,另一方面更突显了高校党委在应对重大问题,制定重要决策时的领导指挥作用。高校党委是领导核心,只有充分发挥这一作用,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高校得到全面贯彻落实,才能保证高校不断提升办学水平,“2011计划”的顺利实施同样也需要高校党委的坚强组织和领导。[7]

(一)党委科学决策的能力为促进协同创新、实施“2011计划”提供了科学指导

科学决策能力是指决策者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标,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分析主客观条件并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党委作为学校重大问题的运筹者、决策者,同时也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在统筹工作、做出部署时,能够及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化作科学的思维方式,不断提高党委科学决策的能力。

“2011计划”作为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国家在高等教育方面正在实施的另一个重点工程,其建立的目的在于不断要求高校通过多种形式自觉为国家及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并为社会发展储备力量。这为高校进一步深化办学理念,推动改革实践指明了方向,也必将要求高校党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坚持和完善以贯彻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内容的决策机制,为促进协同创新、实施“2011计划”提供科学的指导。

在实施“2011计划”过程中,高校党委对学校的性质、优势能够有清晰的认识,能够充分发挥高校多功能、多学科的优势,在方向的选择上体现高校的特长,不断鼓励、积极参与“2011计划”。同时,高校党委对“2011计划”的主体力量有充分的了解,能针对“2011计划”建立相应的机制,形成合理的人员流动机制,聘用相应的人才,为促进协同创新提供科学指导。此外,高校党委能够做出决策,同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一些深度合作的项目,为此创建创新联盟,积极推动协同创新。

(二)党委驾驭全局的能力为促进协同创新、实施“2011计划”提供了坚强保障

“2011计划”规定把科研、学科、人才统一融合到创新能力提升中来,促进创新组织从个体、封闭的方式向流动、开放的方向转变,坚持开放办学原则,努力推进各高校深化改革,敢于啃硬骨头,力争在高校内部与外部协作的阻碍体制面前完胜。这说明“2011计划”不仅是一项工程,而且还包含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要求,这就决定了高校党委必须要有驾驭全局的能力,以保证其顺利实施。

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深刻变革使高校在办学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绝大部分高校党委能够及时从发展的形势和变化中,把握整体大局,抓主要矛盾及主要方面,找准工作的突破口,使各项工作都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面对实施“2011计划”的新任务,高校党委只有明确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才能始终站在全局的角度,对如何促进协同创新、实施“2011计划”,提出系统、合理的规划。在此过程中,高校党委既要统筹如何提高高校内部的基础研究实力,还要协调与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同时还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化解各种各样的矛盾,引导教职工从整体、长远的利益出发,号召所有师生自主改革、勇于创新,在思想、理论和实际行动中为促进协同创新、实施“2011计划”提供保障。

(三)党委民主治校的能力为促进协同创新、实施“2011计划”提供了群众基础

“2011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不仅仅要依靠高校党委领导班子,还要集结高校广大师生员工的智慧,向广大师生征求建议、意见,将全校师生的智慧运用到“2011计划”实施过程中。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保证党对高校领导的有效制度,也是党委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重要途径。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不断扩大使得领导班子的重大决策不断增多,这就要求高校党委领导班子必须认真思考、调查研究其制定的决策,而检验一个决策的科学与否是能不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能不能经得起师生的评说。高校党委在工作中能够注重把民主集中制作为班子建设的重中之重,坚持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党委议事决策、集思广益、广纳群智,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走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依靠师生员工办学。在议事决策中,高校党委能够注重畅通依法治校、民主渠道、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推动校务公开,最大限度地依靠广大师生员工办学治校,真诚帮助师生办实事解难题,激发师生的主人翁意识,进而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这些对于推进“2011计划”同样适用。

三、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党委工作价值实现路径

经过多年的发展,高校在优势特色学科上形成了自己的研究团队和研究成果,但从协同创新的视角看,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度不深、融合度不够。高校党委作为高校重大问题的决策者,在实施“2011计划”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明确自己工作价值的路径,在实际应用中紧密围绕体制创新、质量创新、教育创新和人才创新的“四创新”原则,不断发挥高校党委在工作过程中的先进性和领导力。

(一)高度重视,加快思想观念更新

“2011计划”的实施不仅为地方高校在新形势下积极参与协同创新提供了可能,也为地方院校努力应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提供了机遇。这就要求高校党委在工作中要正确把握好“2011计划”的科学内涵,同时积极探索协同创新模式,加快教育教学模式优化改革。[8]

要学习领会“2011计划”的基本内涵。“2011计划”要求高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要改变单纯的学科导向作用,逐步向社会需求的方向进行转变,要求从自我发展模式向协同创新模式转变,要求高校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加大研究力度。高校党委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正确判断形势,加快更新观念,明确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树立协同创新的科学思想,充分认识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驱动力,认识到推动协同创新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要积极探索协同创新模式。加快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的知识、技术融合与协调,突出“协同”与“创新”二者的重要位置,将“协同创新”理念贯彻到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之中。地方院校必须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引导,深入企业和社会,充分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尤其是要做好应用技术研究工作,不断促进和改造传统产业升级,为推动高新技术的发展发挥主力军作用。地方院校只有将自身的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通过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地方合作及国际合作等,才能争取实现这一价值。

(二)开拓创新,加强顶层优化设计

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和水平,是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基本价值取向。高校党委作为国家重大路线、方针、政策在高校贯彻落实的最重要推手,在促进协同创新工作中同样起着核心作用。高校党委应着眼于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协助国家从战略的高度加强顶层设计,争取各级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调动其他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协同创新按既定的路线图进行,最终实现预期目标。

一要优化协同创新实现形式。高校党委要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完善协同创新的选择机制,如在合作对象、合作模式、合作组织结构的选择上,要按照最优原则,加强筛选和比较。

二要凝炼协同创新方向。“2011计划”最后要形成若干个协同创新平台,平台的研究方向要与高校自身的学科结构、科研优势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凝炼协同创新方向时,要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时刻紧跟学科先进知识和国家紧急需求,按需建立和完善协同创新模式和平台。

(三)融合资源,实现多方互利共赢

协同创新推进实现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资源的优化配置过程,是涉及多个利益主体合作共进的过程。因此,为有效实现协同创新目标,关键之一是融合一切有效资源,实现多方共赢。

首先要打造高端平台与团队。协同创新涉及的大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科研项目,为有效实现协同创新目标,需要建立高端的科技创新平台与人才团队,与各方密切合作,联合构建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平台,相互开放和共享资源,抢占推进协同创新的重要着力点。

其次要注重资源共享。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各个院系之间、各个学科之间注重共同享有的发展空间,分享共同的教育教学资源,最终促成良好的竞争环境,建立互利互赢的协同创新平台,促进人、财、物各类资源的有机融合。

再次要开展深度合作。大胆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合作,积极利用国内外创新力量和有效资源,号召集聚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参与其中,培养高素质的先锋人物和专门人才,推动与国内外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不断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和水平。

(四)创新模式,推进机制体制改革

福州大学牵头建设的“海西新型显示器件与集成协同创新中心”正是高校协同创新的新典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在该协同中心建设实践中,大胆创新机制体制,探索制度设计,把机制体制改革作为核心任务,探索适应于海西新型显示发展重大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在总体管理体制、人事制度、人才培养、创新任务的组织与开展、创新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机制等方面进行整体综合设计,提高管理效率,已经初步显现高校党委推进协同创新工作的成效。创新管理工作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建立责权利清晰、风险共担的管理体制。协同创新中心各方以签订协同创新合约的方式构建责权利清晰、风险共担的创新体,内部形成了有效的资源整合、人员交流、人才培养、协同攻关、知识产权机制等良好的协同氛围。协同创新中心设立滚动发展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团队,涵盖PMO功能的日常营运基本力量,以基本固定的营运团队和动态的PI项目组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协同创新,确保协同创新中心项目化体制运作顺利进展。

第二,建立促进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制度制定《岗位设置与人员聘任管理办法》,建立以任务为牵引的项目化人员聘用方式,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人员考评、激励机制。建立协同创新中心“人才学术特区”,鼓励自主创新,鼓励自由探索,推动建立创新体内主体之间的人员互聘与管理、学术评价考核、动态管理和退出等新机制。

第三,建立面向海西重大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制定《人才协同培养管理办法》,建立了面向海西新型显示发展需求寓教于研的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创新体内各单位以及显示行业骨干企业之间产学研紧密合作等途径,实施跨单位、跨领域、跨地区的研究生联合招生和校企联合培养,增强专业学位人才的培养能力和力度;建立以面向海西新型显示发展重大需求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成果等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为国内外优秀的博士后、中青年及企业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与平台。

(五)营造氛围,打造协同创新文化

崇高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是打造协同创新文化的价值基础。一个协同创新体要真正形成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精神,需要凝聚共同的文化价值,也只有这种精神,才能使协同创新体真正凝聚在一起。一要相互尊重、相互宽容。高校党委在促进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在工作中要营造尊重每一个个体、宽容待人的文化氛围。二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高校党委在实现自己工作价值中,要把可持续发展和协同创新理念相结合,在实事求是中得到新发展。三要加强自身建设。“协同创新中心”要积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充分结合自身的特色优势,更好地凝聚方向,实现创新能力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步提升。四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搭建一个公平自由、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展现努力拼搏、团结合作、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注释: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1页。

[2]CollaborativeInnovationNetwork.http://en.ikipedia.org/wiki/Collaborativr_Inno - vation_network.

[3]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第7期。

[4]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教育研究》2011年第7期。

[5]熊励、孙友霞、蒋定福等:《协同创新研究综述——基于实现途径视角》,《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第14期。

[6]《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章第三十九条,2008年12月。

[7]罗维东:《高校应如何应对协同创新》,《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7期。

[8]李建林:《“2011计划”:高校协同创新的战略指针》,《三峡大学学报》2012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协同计划
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计划失败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