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特彼勒:搭乘“中国号”快车40年

2013-04-18郭鹤艺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13年4期
关键词:卡特彼勒内燃机发展

□ 文/本刊记者 郭鹤艺

卡特彼勒:搭乘“中国号”快车40年

□ 文/本刊记者 郭鹤艺

2013年3月26日,卡特彼勒在北京召开了主题为“助力产业升级与中国共赢”新闻发布会。卡特彼勒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道格拉斯·欧博赫曼、卡特彼勒公司集团总裁爱德华·莱普、卡特彼勒公司全球副总裁兼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其华、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祁俊、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邢敏参加发布会。

着眼于中国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投资规划所能带来的长期机遇,卡特彼勒公司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其位于无锡的一家新建厂区正式投入运营,而位于无锡的另一扩建项目也已顺利完工。

据悉,卡特彼勒最新投入运营的无锡传动和驱动系统厂区占地23000平方米,主要生产驱动桥、变速箱和终传动,应用于一系列卡特彼勒土方和矿用机械设备。与此同时,卡特彼勒在无锡的生产用于卡特机械设备的液压缸零部件工厂扩建项目也顺利完工,扩建面积达17000平方米。这两个项目均隶属于卡特彼勒先进零部件和系统事业部,该部门负责为卡特彼勒机械设备及遍及全球的客户设计和生产技术领先的零部件。

数字显示,随着传动和驱动系统新工厂的启动,卡特彼勒目前在中国有24家制造工厂,4个研发中心,3个物流和零部件中心,在中国员工超过15000人。

道格拉斯·欧博赫曼:实现在中国业务发展的承诺

1975年,卡特彼勒来到中国,销售了38台铺管机。1978年,在北京建立第一个办事处,80年代又将技术转让给12家国有企业,其中一些已经成长为领先的制造商。90年代投资建厂并生产产品,开发出一定数量的独立代理商。而今,随着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卡特彼勒的业务也取得了同样大的增长,升级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开始全面部署完整的业务模式。

卡特彼勒一直以来和大学院校有非常好的合作关系,致力于促进创新型教育项目的发展,而今年的工作重点就是创新。

卡特彼勒已经建立超过85年时间,当然,各行各业都会有高峰期和低谷期,要做好应对经济不确定性的准备。从中国长期宏观经济趋势,以及整个世界的长期经济趋势来看,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如今,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迅速增加,这意味着对于一些关键的大宗商品的需求和基础设施的投资,会随着不断持续的城市化而增加更多的机会。

爱德华·莱普:打造优秀管理者

我们不断在中国部署我们的业务模式,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聚焦于打造优秀的中国团队管理者。在中国卡特彼勒制造工厂的三分之二是由中国本土领导者管理,很多管理人已经在卡特彼勒工作20年,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有很好的工作经验。我们还在积极的培养管理者,从而保证到2015年在中国的制造厂能够完全百分之百由中国人管理。

其次,我们致力于给中国客户带来更多价值,包括研发、生产、供应商以及代理商发展等。并致力于成为中国主要市场领域的领先企业,包括在工程机械、矿业开采、能源和电力系统。为股东创造非常有吸引力的财务回报,我们希望能够成为中国本土的企业公民,不断为中国以及中国人民的增长和发展做出贡献。

陈其华:推动产业升级

“两会”后,我们看到新一届政府继续深化改革,引领中国人民走向中国梦的决心,也感受到了国家将以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发展绿色能源、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不断改善民生、提高人民水平生活这些未来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国家更加重视从经济的发展、可持续性发展,以及与社会发展、环境发展统一协调的发展战略。

多年来,卡特彼勒在基础建设、节能减排和绿色能源发展,以及资源的充分利用等方面,为中国的广大客户提供了卓越的产品和技术方案。在中国发展的40多年,卡特彼勒把中国作为自己的家,与客户和产业伙伴建立了良好的共同成长的关系,我们将继续分享可持续性发展的创新理论、先进的技术和成功的经验。

卡特彼勒参与和见证了中国制造过去十年的飞速发展,现在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可持续性发展时期,尽管当前中国乃至全球经济仍有不确定因素,行业也存在着很多挑战,但是,卡特彼勒与中国共赢的战略目标没有改变,卡特彼勒将继续致力于在中国长期的战略性的发展和投资。

祁俊:打造高端制造业“领头羊”

过去10年中,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产值增长7倍。然而行业发展粗放,低水平同质化无序竞争严重,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自主创新理念和能力不足,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及制造水平制约了行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市场上很多产品在可靠性和耐用性方面与国外产品还有差距。要突破这些发展瓶颈,企业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对产品进行优化、如何加大力度进行技术创新、如何与上下游企业配合提升产业链价值等。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把调整结构和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设定为“十二五”期间行业发展主线。这不仅有助于解决目前行业中存在的问题,长远来看还将促进企业升级、转型,进而对整个行业未来发展的走势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在这一过程中,国外先进企业的技术、经验、商业模式等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三十多年来,卡特彼勒积极在中国部署其成熟的商业模式,在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也带动了行业发展。此外,作为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的常务理事单位,卡特彼勒在行业政策建议、数据统计分析、行业标准、行业展会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邢敏:发展绿色经济成趋势

目前,中国面临的经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的任务相当紧迫。能源的高效利用,既是应对国际经济变化的有效途径,又是中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目标的举措措施。

2010年,内燃机行业经历了产值的发展,总功率突破了15亿千瓦,中国内燃机也已从量的发展开始向质的提升。然而,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我国目前的燃油消耗率仍高于国外15%左右,排放标准低于国外1~2个标准,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欠缺。

因此,在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降低燃油消耗,促进节能减排,推动技术创新,将是内燃机行业在“十二五”期间的首要任务。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意见》要求从11个重点领域和6大重点工程全面推动内燃机的发展,并提出到2015年节能型内燃机产品将占全社会内燃机产品保有量的60%;与2010年相比,燃油消耗率降低6~10%,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0%;培育一批发动机再制造重点企业;同时推进替代燃料的工作。

猜你喜欢

卡特彼勒内燃机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内燃机的兴与衰
最高效和超低排放
——内燃机4.0 Highest Efficiency and Ultra Low Emission–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4.0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福布斯》卡特彼勒营收下滑
内燃机再制造产业已初具规模
节能、高效 中国挖掘机“鱼与熊掌”能否兼得?Caterpillar(卡特彼勒)专家作客《今日开讲》,给出肯定回答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北京之夜,卡特彼勒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