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爱精神的桎梏 灵肉合一的渴望——以符号矩阵理论解读劳伦斯《儿子与情人》

2013-04-17董丹丹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2期
关键词:儿子与情人灵肉克拉拉

董丹丹

一、引言

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往往不只出现一两个要素,这些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推动故事的发展,从多个角度揭示作品的主题。法国语言学家和符号学家A.J.格雷马斯的 “符号矩阵”(semiotic rectangle)建立在结构主义语言学“二元对立”基础之上,却是对二元对立的丰富与发展。它借用对亚里士多德逻辑学中的命题与反命题的诠释,把二元对立的模式扩充发展为四元,形成矩形图示(如下图)。

在这个基本结构中,故事发展源于符号S1与S2之间的矛盾,两者之间是对立否定的关系,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文本中出现新的因素,即与S1对立但不否定的 ,以及与S2相对立但不否定的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矩阵,能更加深刻地揭示作品蕴含的主题,也是对文本深层结构的解读。

二、从灵肉结合角度看保罗的三段感情

D.H.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试图建立“自然完美”的两性关系以力求探索人的灵魂深处,将炽热的性爱描写上升到哲学和美学高度以对社会问题进行严肃的思考。其《儿子与情人》中每段感情在不同时期皆有不同的状态,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解读。本文重点以保罗每段感情的结局为切入点,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得知其畸形情感的深层原因:植根于当时的工业文明下,以母亲为代表的女性受到多重压迫,转而寄希望于儿子的俄狄浦斯情结。从灵肉结合角度分析文本,可设定S1为灵肉结合,则其余关系图如下所示:

(一)灵与肉的分离——与克拉拉的性

克拉拉是保罗的第二个情人,丰腴性感的她对青春懵懂的保罗充满了诱惑。他们最初是在盛开着黄色野樱菜和蓝铃花的山林里爆发激情的。保罗在克拉拉怀抱里燃烧着他的欲望之火,进行人生的洗礼。红色的各种鲜花频频出现,代表了两人之间肉欲的追求。但她是纯粹性爱的化身。当保罗和母亲谈起克拉拉:“当她在时,我是很爱她。有时我把她看做一个女人时,我爱她,母亲;但是当她说话评论时,我通常不听她的。”对于儿子与一个大自己七岁的已婚妇女的相爱,莫瑞尔夫人也表现得十分宽容。她认为儿子仅仅是迷恋克拉拉的肉体,灵魂还在自己这里。正是由于母亲的支持,保罗与克拉拉的发展很顺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缺乏感情基础和精神沟通,克拉拉无法承载年轻保罗那多思敏感的灵魂,保罗与她的恋爱只有肉欲的激情四溢而无心灵火花的碰撞。当激情渐渐褪去,单纯肉体上的欢愉无法带给彼此长久的快乐,保罗追求灵肉合一的爱情受挫。两人的关系以失败告终,这种灵与肉的分离将保罗几乎推到了人格分离的边缘。

(二)灵与肉的非结合——与母亲的畸爱

工业文明对人性的压抑让莫瑞尔夫妇失和,但受传统伦理道德和社会经济条件限制,对夫妻感情绝望的莫瑞尔夫人无法寻找新的异性伴侣,因而将其全部情感转移到儿子身上。失去她钟爱的长子威廉后,保罗成了她唯一的港湾。母亲称儿子是“我的爱”,儿子称母亲为“小鸽子”、“小妇人”。母亲会因保罗不在身边而莫名的烦躁不安,儿子则感到只有和母亲在一起才会快乐,母亲成为他生活的依靠,精神的寄托。

在母亲强大的感情力量的影响下,保罗与其说是寻找恋人,不如说是寻找一个母亲。保罗与米莉安恋爱时,因米莉安推崇精神恋爱,莫瑞尔太太开始苦恼而担心地想:“她得逞了——她把保罗从我身边夺走了,遂了她的愿了。”并在心里大叫道:“她要独占他。她要夺走他的心,把他全部占有,一点也不剩。”她担心自己在保罗心中没了地位,失掉一切。母亲情感上的受伤让保罗对米莉安总是爱恨冲突。为了摆脱这种痛苦和烦恼,他开始与克拉拉来往。这种纯粹肉体上的关系让母亲释怀,却无法使保罗快乐。母亲对儿子束缚占有式的母爱,让保罗无法正常地去爱别的女人。母亲安慰他:“你还没遇到合适的人。”他回答:“你活着时,我永远遇不到合适的女人。”畸形的母子关系中,他们肉体上、心灵上都属于对方。他们举止亲昵,相互依恋。这种似是而非的情人关系,不是灵肉结合,却又胜似结合。但这种爱是畸形的,违背伦理道德的,因而也只能处于一种非结合的状态。

(三)灵与肉的非分离——与米莉安的情

米莉安是保罗的第一个情人,她推崇精神恋爱。通过绘画和教授法语,他们之间建立了青梅竹马般的感情,深厚而牢靠。米莉安身上具备很多母亲形象所具备的品质:她是“圣母玛利亚”。母亲品质意味着精神的崇高,但肉体却不可接触。正是与米莉安的经常接触和不断了解,保罗感到母亲的爱对他来说已经成了精神枷锁。但随着米莉安对他感情的进一步加深,他担心这种爱会变成新的枷锁,开始排斥她。米莉安从小笃信宗教,崇尚精神,鄙视肉体,他们之间的性尝试注定是失败的。加之母亲的反对,他们关系的破裂也成为必然。

母亲去世后,保罗“要摆脱自己,但又抓不到赖以依靠的东西。在绝望中,他想到了米莉安”。米莉安身上的母亲特质让他感觉暂时可以依靠。当米莉安对保罗说“我想我们应该结婚”时,保罗的挣扎让米莉安心痛,“她的整个心灵都是属于他的。他为什么不把本来属于他的东西领走呢”。米莉安说他们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你挣扎着要离开我”。保罗不想继续承受母亲般的枷锁,最终还是离开了她。但她一如母亲的灵魂使他永远无法摆脱,她身上的母亲特质让他留恋。因此,与米莉安的感情是灵肉非分离的状态。

三、灵肉结合的缺失

在这个矩阵关系中,唯一缺失的便是灵肉结合的感情。保罗的“俄狄浦斯情节”既是因又是果,它是保罗理想爱情的破坏者,也是产生畸形爱情的根源。保罗一直找不到自己理想的伴侣,与米莉安纯粹的精神恋爱必然是无果之花,而与克拉拉单一的肉体之爱则只能给人短暂的欢愉。这两种不正常的恋爱关系只能以悲剧告终。只有建立在灵肉合一基础上的恋爱才能长久。母爱的枷锁太过沉重,影响了保罗择偶的自由,让他失去了表露自然健康爱情的能力。他苦苦挣扎但终难挣脱母爱的桎梏,“无论她到哪里,他的灵魂总是离不开她的”。但他没有服输,“他不会选择那个跟随她朝黑暗走去的方向的”,他选择了向成熟的未来迈进,向着那“变得越来越明亮的城市奔去”。

[1]Lawrence,D.H.Sons and Lovers[M].Beijing:China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y Press,2000.

[2]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方法研究[M].吴泓缈,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3]张礼龙.畸形母爱的社会和心理因素及其灾难性后果[J].山东外语教学,2000(4).

[4]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儿子与情人灵肉克拉拉
音乐与爱情——舒曼与克拉拉的爱情马拉松
重来一次的机会
《道连·葛雷的画像》:灵肉斗争中的道德精神
克拉拉过敏了
克拉拉过敏了
杨抱槐
存在与超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与《骆驼祥子》的艺术比较
灵与肉的迷离恍惚
论《儿子与情人》中的“恋母情结”
不幸的家庭,曲折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