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病门诊在医院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初探

2013-04-16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3年1期
关键词:专病专科门诊

姚 辉

①南京脑科医院 南京市 210029

近年来,以疾病命名的门诊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医院里,称之为专病门诊。专病门诊的出现,不单单是名称改变,还包括了服务理念、门诊运作流程等很多方面的改变。专病门诊的运作、管理与专科门诊有区别,也有衔接。如何让专病门诊更好地发展?我院在建设专病门诊过程中,完善医疗资源,为医院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思路[1]。

1 国内专病门诊存在问题与我们的对策

1.1 问题成因 经过问卷调查[2],主要归纳以下几点原因:一是专病种类庞杂,医院往往没有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导致部分专病门诊开设后没有患者;二是接诊医生资质良莠不齐,部分专病由低年资医生负责,无法吸引患者;三是管理松懈,治疗缺乏连续性,导致患者失去信心;四是专业特色不突出;五是宣传不到位;六是初诊患者筛选、分诊不到位,接诊科室重复;七是运作模式单一,缺乏专门部门指导;八是各科室存在利益冲突。由此可见目前各大医疗机构常设的专病门诊普遍存在运营问题,对患者吸引力不够。

1.2 我们的工作模式 一是我们看到三级医院应明确自身定位、发展方向,对医疗服务需求进行调研,选择那些能够达到区域内先进水平的特色专病重点推动和运作。于是医院根据门诊接诊情况,定期对专病门诊进行梳理,结合自身资源优势,认真规划,形成重点特色专病拳头产品。目前已形成抑郁症、失眠、癫痫、帕金森为主的各拳头病种。二是加大特色专病的发展,建立以1~2个高端领军人才领导的多学科合作的专病诊疗模式[3]。通过高端人才对特色专病的引导和建设,增进年轻医师对该类疾病的诊断处理能力。并且明确规定将医师职称晋升与专病门诊完成情况相结合。三是另外专病建设必须与健康教育与促进事业相结合。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概念近年来逐步被社会大众所熟知。我院成立了门诊“健康教育中心”,与专病门诊相结合,通过讲座和义诊,为专病门诊提供了必要的宣传。下一步还将完善“病友会”模式。使得特色专病管理从“看病”到“管病”。四是操作模式的探索。根据医院3年来开展特色专病门诊的经验,具体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医院医疗资源优势,如拥有3.0T磁共振、脑磁图、视频脑电图等各项设备与人力资源,开展癫痫、帕金森、失眠、抑郁症等专病门诊。(2)健全组织结构。为顺利开展专病门诊工作,医院建立了专病门诊工作小组,由医院医疗副院长担任组长,医务处、护理部、门诊部及相关科室领导作为小组成员,办公室设在门诊部。(3)明确职责分工。医务处负责专病门诊的调研、开设;组织专家,协调人员;参与诊疗的全过程;制定计划,定期向院领导汇报。护理部组织护理人员培训,加强病人病种筛查,病人预约与分诊;做好健康宣教。(4)专病组长负责诊治与组员的技能培训;负责本病种的医疗、绩效、鉴别会诊等临床工作。医疗组是专病门诊的核心队伍。

2 专病门诊建立与体会

2.1 我院于2004年开始对部分涉及多学科问题的疾病诊疗流程进行审视和梳理 发现在疾病的发展与转归过程中,针对该疾病的现代诊治手段有一个相对应的诊疗路径,而在这个路径上的各种诊治手段分布于各相关专科,将这些涉及各相关专科的诊治方法串联起来,即形成该疾病的“诊疗链”。建立专病诊疗模式,采取多学科共同协作的方法,使来医院就诊的患者无论病情处在哪个时期,无论从这个“链”的哪个环节进入,都将得到最佳的个性化诊治方案。

2.2 专病诊疗专家的组成和方法 建立一个虚拟的单病种诊治中心,由相关的专科各1~2名专家参加,选择1名对该疾病诊治有所特长的专家担任首席专家,另外设专职秘书1名,负责“中心”的日常联络、病人接待、预约随访、资料整理和保管等工作。每个疾病诊治中心设定固定的联合专家门诊日,由所涉专科专家同时坐诊。当患者来院就诊时可以目的性很强地找到所患疾病的诊治中心,经多学科专家共同诊察和讨论,为患者作出准确的诊断并提出具有个性化特征的一体化诊疗方案,患者从某一个最“优”点进入“诊疗链”,开始接受规范化的检诊和治疗。“中心”联合专家门诊还承担患者的复诊和随访任务,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适时对诊疗方案修订和调整。“中心”负责对成员科室的该疾病患者诊治实施指导,对疑难和危重患者进行会诊,同时积极开展学术研究,针对该疾病制订标准化的临床路径,各相关专科遵循“路径”原则,为每个患者制订并实施最佳的诊治方案。

2.3 各科室相互协同 摒弃追求部门利益 建立专病诊疗模式是社会进步和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患者对整体化医疗的需求与学科细分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很多疾病仅仅依靠某一个专科是远远不够的,跨学科诊疗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各科专家共同诊察、共同讨论、共同研究,互换视角,取长补短,从而能够较好地解决“精度”和“广度”问题。在以往的专病建设中,还有各科室部门利益冲突的现象,以致专病门诊无法起到专病专治、减少环节、以病人为中心的效果。我院对此采取门诊部统一领导,工作量化,由门诊部具体操作绩效分配等。在各种专病的诊疗过程中,神经和精神科医师共同参与,并引入康复、中医和外科医师,使得“疾病单元”的模式在专病门诊中发挥作用。

2.4 落实“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 建立以专病诊疗模式是“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的具体体现。从本专科的角度关注疾病特点,容易忽视患者作为一个整体的医疗需求。患者到医院就医面对诸多相关专科和诸多诊疗手段无所适从,看病难、找专家难、找精通自身疾病的专家更难已是社会普遍现象,而我们的专病诊疗模式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多学科联合诊治的“一站式”就诊平台,一次就诊即可得到多方面专家的共同诊察,获得最佳的诊疗方案。患者进入“诊疗链”,减少了周转于各科室之间的精力和时间,专家组还会根据患者的实际经济承受能力“量体裁衣”为其制订诊疗方案,人性化的诊疗服务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4-5]

2.5 提高医疗水平 建立以专病诊疗模式是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效率的有效举措。以往专科对疾病的认识、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或是不够全面,或是不够准确,或是不够得当。患者逐个专科就医,接受专科化的诊治,往往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以专病诊疗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诊疗方式,为患者提供了明确的单病种就诊单元,患者只需挂1次号就可以享受到多学科专家的联合会诊式服务。无论是哪个专科都遵循标准化的原则,使得对病情的判断更加准确,诊疗方案的选择更加合理,专科以外的诊疗失当得到有效控制,医疗质量有了可靠保证,同时也缩短了无效就医时间,提高了诊疗的效率,降低了医疗费用,节约了卫生资源。

2.6 专病诊疗模式促进人才的培养和提高 专病诊疗模式为临床医生向专病化方向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常每位主治医生在专科知识的基础上选择1~2个专病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有利于实现高级医生专病化的培养目标。实行专病诊疗,利于“突出重点,扶持特色,打造品牌”的原则[6],提高了诊疗质量,较好地解决了“专”与“全”的矛盾。

3 取得成效

近3年建立专病门诊以来,我院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了明显的进步,门急诊量每年有15%的增长,住院病人也有10%的增长。尤其是疑难杂症的就诊病人越来越多,周边地区(外地)慕名来院就诊的病人。最近统计的数据表明,我院的患者满意度在各医院中名列前茅。重点专科的建设促进了我院专病门诊的发展,特色专病门诊的建设同样带动了我院重点专科的建设。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推动。

1 易学明.拓展医院发展思路建设创新型医院[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6,13(1):5 -7.

2 汪新,孙斌,杜凌燕.18家三级医疗机构专病门诊运行情况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12):20 -21.

3 杨国斌,易学明,李晓华,等.以诊疗链为纽带专病诊疗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9):69 -70.

4 郑成和,余红亚,牛杰,等.综合性医院多学科整体诊疗模式的构想[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2,9(6):510 -511.

5 易学明,刘玉秀,苏义.我院学科建设的认识和实践[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4):249 -251.

6 易学明.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医院全面建设[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6,13(8):697 -700.

猜你喜欢

专病专科门诊
“互联网+医疗”背景下中医专病人工智能诊疗系统的现状及探讨
门诊支付之变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专病一体化护理对心衰患者营养管理的影响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