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方案核心要素的构建与实施
——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3-04-15蒋从元何军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电子产品课程体系岗位

蒋从元,何军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遂宁 629000)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方案核心要素的构建与实施
——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蒋从元,何军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遂宁 629000)

文章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要素: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的构建与实施。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1 引言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高职教育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全面提高公民的素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据教育部2012年发布高等教育统计年报,2011年底,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496所,其中高职院校1280所,约占46%;在校学生2308万人,其中高职院校在校学生770万人,约占34%。目前,高职教育正处于由数量、规模扩张向质量内涵发展的阶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在以“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指导下,以专业建设为核心,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笔者所在的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是四川省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的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建设项目,示范建设期间,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加强师资队伍和实训室建设,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的改革、重新设计了人才培养方案,并加以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此笔者以其抛砖引玉,供同行探讨。

2 基于人才需求分析,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正如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提出来的摩尔定律所言,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真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目前,过去的传统生产已被自动插件、自动贴片、自动焊接、在线检测等新技术、新工艺所取代。高职教育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只有紧跟电子行业、企业的工作岗位需求,分析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和具备的素质,才能使人才培养目标与从业需求相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逻辑起点是基于行业和企业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与分析。四川职业技术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了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组织了一线专业教师采取实地考察、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成渝经济区及遂宁市的电子行业、企业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摸清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人才从业的主要岗位为以下三类:一是生产技术与生产管理人员,从事电子产品组装、调试、检测、检验、维修、电子产品生产管理;二是简单电子产品开发人员,从事简单电子产品硬件电路设计、简单电子产品软件开发;三是电子产品销售与服务人员,从事电子产品销售、电子产品售后服务。在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行业、企业专家的共同分析、反复论证、提炼总结,并研究了电子行业的发展趋势,确定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就业的主要岗位群为电子产品组装、调试、检测、检验、维修、小型电子产品开发、生产工艺与品质管理、电子产品营销。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围绕电子产品开发、装配、检测、调试、维修、销售岗位群,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团队精神,掌握电子专业的基本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面向生产第一线从事电子设备、电子产品的开发、装配、调试、维修和检验等工作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3 基于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制订了与“以岗位能力为主线,双参与、三层次、四模块”的“1234”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育人过程、要求、内容、环境配置、师资配置和质量监控,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学生岗位能力为主线,充分利用校企共同参与的平台,以真实电子产品作为学生学习、实训的载体,采用理实一体、学做合一模式,实施由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力递进,分层次培养。

3.1 基本技能培养

第1.2.3学期在专业教室和实训室,以“教、学、做合一”的模式,校企合作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进行专业基本知识的学习和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企业提供产品信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电子产品,开发相应的教学项目。将产品生产引入课堂教学,由学生根据企业的要求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精力围绕项目学习和训练。

第1学期,选取万用表安装开发教学项目,完成企业岗位认知训练,培养学生岗位初级技能。主要完成常用元器件的识别、检测、选用能力;常用电子仪器、仪表、工具的使用能力;熟练使用手工焊接工具,具备手工焊接、拆焊的能力;电子产品基本装配、制作能力,特别注重生产线元件成型、焊接等技能的培养。教学主要在学校电子装配车间完成。

第2—3学期,选取选取PCB、功率放大器、稳压电源、抢答器、数显时钟、交通灯等典型产品制作与调试,开发相应教学项目,培养学生岗位基本技能和专项技能。达到能够利用模拟和数字电路基本理论分析、调试、维修单元电路;能够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制电路图、设计线路板并进行仿真。教学场地主要在学校电工电子实训中心完成。

3.2 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培养

第4—5学期,通过学习自动插件机、波峰焊接机、回流焊接机、自动在线检测仪等常用设备,掌握现代电子装配设备的使用,能够初步对电子产品生产进行工艺指导与生产管理,能够设计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编制各流程工艺文件、工具和设备操作规程,培养学生的专项技能;选取中等复杂程度电子产品设计、制作、维修,达到能够利用计算机接口知识选取合适的硬件接口,会使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调试;根据实际需要选取合适的单片机芯片,并能对单片机应用系统进行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教学场地主要在电子实训中心和校外实习基地完成。

第5学期的最后10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分置换和弹性学制为基础,以岗位(群)的实际需求为依据,按照“个性化、准职业化”的要求,学生进入协议单位或校内实训室(车间)的相关岗位进行生产性实训。学生可以根据能力基础和就业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订单培养、项目导向、以赛代学、考证培训、毕业设计等培养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修读。学生经过校企联合制定的相关评价考核系统,取得规定的相应学分后,转入顶岗实习阶段。

3.3 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第6学期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学生岗位训练计划,以“订单”方式或“意向就业方式”安排学生定岗位顶岗实习,进行岗位适应性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着眼全局的整体观点和追求综合效益的管理素质的生产管理能力,养成职业习惯。

4 基于行动导向,构建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构建是专业建设的重点与难点。基于行动导向,构建课程体系,其实质是通过对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分解、筛选、归纳和排序,嵌入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实现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化,从而完成高职课程体系的解构与重构。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应用电子技术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双方共同研讨论证,按照“职业范围→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学习课程”的工作流程进行课程体系的开发,即分析行业范围,确定专业岗位,整合工作任务,分析典型工作过程,总结完成工作过程必备职业能力,确定专业的课程学习模块。

4.1 行动领域分析

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面向的岗位(群)进行职责任务分析(企业专家访谈)和职业行动领域分析,形成专业岗位群工作分析表如下。

4.2 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从两个方面考虑构建“以岗位能力为主线、三层次、四模块”的专业课程体系。一是以从业岗位所需共性知识和技能,以典型电子产品为载体构建电子产品装配、电子产品检测与调试、电子产品维修、小型电子产品开发四个学习领域模块;二是考虑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认知能力,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职业技能从基本技能到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分三层次培养。整过课程体系的构建实现了三转换,一是建立在岗位工作分析基础上,企业岗位工作向行动领域的转换;二是经过教育专家分析、提炼行动领域向典型工作任务的转换;三是遵循从简到难的职业成长规律,典型工作任务向课程体系的转换。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图

教学组织设计上不同类型的课程教学方法不同。基本技能训练课程和综合技能训练课程采用“理实一体、教学做合一”的模式,我们取消了理论授课完成后再进行实验、实训的教学模式,将实验、实训与理论讲授融合为一体,在实训室完成课程教学的全部,让学生主动推进项目内容教学的开展,体验学习和实际工作过程的一致性。专项技能训练课程(如《电路制图与PCB制版技术》、《电子产品维修技术》),采取先在校内完成基本理论学习,再安排到合作企业的生产线实训或顶岗实习。

5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以往的考核采用“平时成绩30% +期末考试70%”的方式,这种方式仅仅考核了学生掌握的知识—“知道什么”是片面的、不科学的;职业教育除考核学生知识外更应该注重考核学生的职业技能—“怎样做”和“做得如何”。我们针对不同的课程类型,采取不同的考核与评价方式,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职业素质、专业技能。

基本能力训练课程,强调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和知识的应用能力。考查方法是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与平时实习实训成绩权重相加。平时实验和实训考核按项目进行,包括态度、仪器设备操作与使用、实训成果和实训报告等。

专项技能训练课程和综合技能训练课程,考核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证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形式,从态度、知识、技能三方面进行评定各项目的考核结果按权重记入课程考核总成绩,突出了职业能力考核、增加了职业素养考核,使考核评价根据客观、公正、全面,更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总之,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要素的设计和实施是高职专业建设的纲领性的文件,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我们按照此方案在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2012学生中进行了试点,专业教学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在“以岗位能力为主线,双参与、三层次、四模块”的“1234”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课程体系,进行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式改革,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可供高职高专院校应用电子专业及相关专业群借鉴。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 5]35号)[Z].2005-10-28.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教高[2006]16号)[Z].2006-11-16.

[3]杨凤翔.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方法的实践性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9,(02).

责任编辑:张隆辉

G712

A

1672-2094(2013)05-0138-03

2013-09-02

蒋从元(1966-),男,四川蓬溪人,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电气工程系副教授。何军(1963-),男,重庆万州人,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电气工程系副教授。

猜你喜欢

电子产品课程体系岗位
正确使用电脑等电子产品
摭谈中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利弊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帮孩子减少对电子产品的迷恋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我国小型废弃电子产品的回收模式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