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民族心理,构建和谐民族关系
——以甘肃民族的调研为基础

2013-04-15马天勇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回族汉族藏族

马天勇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甘肃兰州 730000)

研究民族心理,构建和谐民族关系
——以甘肃民族的调研为基础

马天勇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甘肃兰州 730000)

文章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基于对甘肃民族的田野调查资料,探讨甘肃各民族的民族心理对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重要影响。经调查研究,我们发现不同的民族文化构造了不同的民族心理,不同的民族心理深刻的影响了处理民族关系的态度和方式。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民族心理,从心理学角度透析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格,帮助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认识和了解,达到使得不同的民族文化相互适应、融合,但又不失特色、各领风骚的发展,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创建良好的氛围。

民族心理;和谐民族关系;民族文化

“我国的民族关系历来就是一个较为敏感的话题。民族关系在本质上涉及到“民族”这个社会人们共同体的地位和待遇,权利和利益,及其成员的民族意识和情感,因此既具有广泛性,又具有局限性”。[1]本课题试图从民族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通过研究民族心理,以达到对世居在此的各个民族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加强各兄弟民族间的友谊,为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创造安定团结的氛围。

1 田野点的选择

作为甘肃省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甘南有着其不同于其他民族地区的研究价值。甘南藏族自治州以藏族人口最多,但同时又有很大一部分汉族和回族。各民族相处一地,形成了一种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同时,伴随着这三个民族,这里又是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和伊斯兰教相互交融的地带,佛教寺庙和清真寺相间分布。由此可见,这三个民族交往比较密切。通过对这三个民族交往心理的研究,有助于构建和谐民族关系。

甘南藏族自治州成立于1953年,下辖1市7县,9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州内有藏、汉、回等24个民族,总人口68.9万。农牧业人口55.0万,占总人口的80.9%。藏族37.1万,占总人口的54.0%,多信仰藏传佛教格鲁派;汉族26.2万,占总人口的38%,多信仰汉传佛教;回族4.1万,占总人口的6%,信仰伊斯兰教。[2]

2 对影响民族关系各变量因素的调查及分析

本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分别对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各变量因素进行了说明解释。

2.1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数据来源

问卷调查是获取真实数据最有效,也是调查研究经常采用的方式。本次调查以实地问卷调查为主,同时结合了众多的访谈。此次调查共发出100份调查问卷,收回89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7份,有效问卷82份,其中藏族30份问卷,占总问卷37%;回族28份问卷,占总问卷34%;汉族24份问卷,占总问卷29%。问卷回收率89%,问卷回收有效率92.13%。问卷所涉及的调查对象相对合理,具有可研究性。

2.2 各变量因素的统计分析

研究一个地区的民族关系如何,需要参考一些变量因素。笔者在此选择了最能反映民族关系的六种变量进行调查研究。这六种变量几乎囊括影响民族关系因素的各个方面,为了解当地民族关系的现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下面是我对六种变量的逐层分析。

2.2.1 居住格局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甘肃藏族集中居住的一个地区,同时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在这里形成了一种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态势。藏族大多居住平房,周围以藏族邻居为主;回族主要围绕清真寺而居,农村地区本民族聚居,城区各民族杂居;汉族居住格局相对灵活。具体调查结果,参见下表:

表1 :藏、回、汉族居住格局调查汇总表(%)(N=82)

由表1可以看出藏族、回族、汉族居住的大体格局。藏族的周围是藏族邻居的占所调查人数的70%。而回族周围主要是回族和汉族,分别占54%和34%。汉族的分布格局是三个民族里相对比较平衡的。在一项“您更喜欢和哪个民族为邻”的调查中,有97%的藏族受访者表示喜欢选择“同一民族”的人为邻。而在对回族受访者的调查中,笔者发现也有高达93%的人选择“同一民族”。相比较而言,在对汉族受访者的调查中,这一比例明显较低,仅仅只有21%。根据调查,笔者认为,藏、回、汉三族对居住地的选择除了历史上的原因外,最大的原因在于其民族交往情感的释放。同一民族成员,由于受到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的影响,其心理上是更愿意接受和自己有着相同经历的人,这种情感是与生俱来的。

2.2.2 语言文化心理

高尔基曾说过:“语言是心灵的窗口”。没有了语言这个特殊的工具,就无法实现人类社会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语言问题是影响民族交往的一个重要因素。

表2 :语言文化调查统计表(%)(N=82)

由表2可以看出,这里的藏族日常生活中主要使用藏语,但有高达72%的人都懂汉语。而调查中的回族和汉族只会说汉语,对藏语懂的不多,这影响到了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调查显示,藏语在本地区的使用仅次于汉语,是藏族主要的交流用语。对藏族而言,在公共场合使用藏语和汉语的频率一样高,各占50%。但由于回族、和汉族不懂藏语,所以和以民族交流时,他们还是以汉语为主要语言的。

2.2.3 宗教信仰

宗教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它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变迁和当今世界的现实生活,以及文明的未来走向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某种意义上,宗教是维系社会稳定和有效运行的重要力量,它既是一种人们日常生活的规范和准则,也可以算作一套社会组织的有效运行机制。[3]研究民族关系,尤其研究这一地区藏、回、汉的民族关系,就要了解他们的宗教。这一地区的藏族信仰藏传佛教,回族信仰伊斯兰教,汉族大多信仰汉传佛教。在这样一个三种宗教相互交织的地带,调查研究宗教对他们的影响,就显得非常必要。以下是笔者有关宗教信仰的一些调查统计情况:

图1 :宗教对日常生活影响程度比例图(%)(N=82)

图2 :不同宗教的人在一起有没有隔阂比例图(%)(N=82)

在图1“宗教对日常生活影响程度”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50%的藏族和45%的回族选择“影响非常大”,另外还有33%的藏族和40%的回族选择“影响比较大”。而在汉族受调查者中,有高达90%的人选择“没有影响”。

结合图1的调查结果,从图2我们就可以看出两者之间有着莫大的关系。正因为宗教对藏族、回族的日常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在“不同宗教的人在一起有没有隔阂”的调查中,我们得到了高达60%的藏族和45%的回族认为有隔阂的结果,这一点不难理解。而汉族由于受宗教影响有限,所以有90%的人选择“没隔阂”。

2.2.4 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作为民族社会心理的表现形式,同样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直接反映并影响着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和生活面貌。它主要指的是一个特定民族在衣、食、住、行、生产劳动、婚葬、礼仪、节庆等方面的风尚和习俗”。[4]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或多或少的参杂着宗教成分。有的直接由宗教习俗演化而来,比如回族的饮食禁忌,开斋节、古尔邦节等几大节日。有的间接的反映一种宗教文化,比如藏族的敬献哈达,汉族在清明时节的烧纸,每逢大事到寺庙上香等。在调查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了当地不同民族间风俗习惯的迥异。以下是笔者在调查中有关风俗习惯的一些调查统计:

图3 :藏族、回族、汉族了解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目的的比例图(%)(N=82)

由图3可以看出,有60%的藏族、71%的回族和63%的汉族认为了解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就是为了方便交往。也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为了表示尊重对方,所以需要了解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笔者认为,尊重习俗是各民族间交往的基础。笔者了解到,每到逢年过节的时节,就会有一些穆斯林受到平时相处较好的汉族、藏族朋友的邀请,前往他们家小聚,但招待的饮食是绝对清真的食品。每当穆斯林的开斋节,也会有许多的藏族和汉族朋友前来祝贺节日快乐,穆斯林家庭则会热情款待他们,还会把节日里的“油香”、“馓子”等油炸食品送给街坊领居品尝。

2.2.5 婚姻认识

人类社会的繁衍发展,离不开婚姻习俗。各个民族由于文化心理的差异,对于婚姻的认识也各不相同。现代甘肃藏族的未婚男女,恋爱比较自由,但正式的结婚嫁娶,需要双方父母同意。有时,婚前女方父母不同意,而男女方又坚决嫁娶,女方还可以跟随男方私奔,待成事实婚姻得到父母的认可,再行婚礼。伊斯兰教经典中把婚姻看作是人生的“必然过程”,男女结婚是“瓦直布”(意为当然),回族穆斯林完全遵循经典的教导。汉族的婚姻认识比较简单,封建社会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现代社会提倡自由恋爱,限制条件较少。以下是笔者调查过程中有关婚姻认识的一些统计情况:

图4 :您希望或您对您的配偶在宗教和民族方面有什么要求调查比例图(%)(N=82)

由图4可以看出,藏族在选择自己的配偶时有70%的人选择同宗教同民族,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一个民族自我封闭的心态。回族在婚姻对象的选择上,更注重于宗教成分,调查显示,有高达74%的回族选择“同宗教”这一选项。他们认为,只要在宗教上没有差异,不管哪个民族的,都是可以与之结婚的。如果一定要与教外人结婚的话,那么那个人就必须皈依伊斯兰教。在调查中,汉族有高达78%的人选择无所谓,即他们不怎么关注宗教民族成分,只要他们觉得对方合适,就可以结成婚姻,这和汉族包容的文化有莫大的关系,这一调查结果在广大年轻人中比较普遍。

2.2.6 民族认同心理

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将“共同心理素质”解释为“民族自觉的认同意识”或“民族认同感”,认为民族认同心理是为了达到“人己之别”而产生的,对民族自我意识以及民族存留起到重要的作用。[5]民族认同心理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前进发展,每当有异文化进入时,由于有民族认同心理的存在,使得人们对异文化产生一种排斥的力量。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各民族间相互争斗,并产生隔阂,但在本质上却保证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下面是笔者在调查中涉及的关于民族认同心理的调查情况:

图5 :您是如何知道本民族的调查统计图(%)(N=82)

由图5可知,藏族48%和45%的人是在家庭和宗教寺庙里知道自己的民族身份的,回族则有92%的人是在家庭里知道自己的民族身份,在一些纯回族聚居的地区,人们是在上学后在学校知道自己的民族成分的。对于汉族而言,有45%的人选择通过家庭获知自己属于汉族,而生活在纯汉族地区的人,只有在上学之后,才从学校获知自己属于汉族,占调查的55%。

在一项“你对自己的民族感到自豪吗”的调查中,几乎所有的受访者,不管是藏族、回族或汉族,他们都为自己的民族而感到非常自豪。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认同心理的作用。但在一项“选择人员交往标准”的调查中,各受调查者都是不约而同的选择“素质”这一选项。

由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尽管各民族间文化和心理上有差距,但各民族都拥有一颗和谐交往的心,这种“和而不同”的文化心理使得中华民族文化更加多姿多彩。[6]

2.3 研究结果

本地区各民族间是一种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各民族在城镇主要以平房为居住场所,在牧区则以帐篷为主。各民族间交流相对频繁,但主要还是以民族内部的交流为主。藏、回之间的交流不便主要表现在语言、宗教信仰和和饮食习惯方面,藏、汉之间的交流不便主要表现在语言和行为方式方面,回、汉之间的交流不便主要表现在饮食习惯方面。

本地区只有藏族接受藏汉双语教学,回族和汉族只接受汉语教学。藏族和回族、汉族之间的交流主要障碍在于语言上的不通。汉语是主要交流语言,但藏语在一定区域和场合仍然广泛使用。

本地区不同宗教和谐发展,对各民族日常生产生活具有重大影响。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影响到藏族和回族生活的各个方面,回族视伊斯兰教为民族生存之根本。汉族宗教意识比较淡薄,只有在重大节庆及事件时才会表现的明显些。

各民族风俗习惯迥异,但相互之间都很尊重。各民族间为交流方便或表示尊重对方,主动了解对方的风俗习惯,很少有因风俗习惯不同发生冲突。

各民族因心理文化因素的差异,对婚姻的认识也存在一定差异。藏族更倾向于同宗教同民族的婚姻伙伴,而回族主要要求同宗教即可,汉族在婚姻观念上比较宽松,但也有一部分人对宗教和民族有要求。

各民族民族认同心理强烈,地区民族关系良好。各民族都为自己的民族感到自豪,平常选择人员交往是以素质为衡量标准,没有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

2.4 原因分析

2.4.1 文化上的差异。

各民族因经历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各个民族的文化集中反映的是他们的利益、思想、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民族文化的发展上,我们要讲求“和而不同”的发展思路,即各个民族的文化和谐发展,各自展现各自的魅力,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活力。

2.4.2 发展程度的差异。

各个民族的发展程度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总体而言,笔者调查的这一地区回族大多由于参与经商,经济、生活水平相对富足。藏族和汉族在政府或事业单位工作,经济、生活水平稳定。总体而言,这一地区发展程度低,人民普遍贫穷。

2.4.3 历史记忆造成的不信任心理。

历史上由于受到剥削阶级的离间分化,各民族间发生过较多不愉快的事情,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各民族留下了不信任的心理,阻碍民族间的交流。

3 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

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是一项庞大的工程,笔者通过调查,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3.1 加强民族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尊重、交流与共享。

各民族文化和谐繁荣的发展,相互理解与尊重是基础。在理解与尊重的基础上,成员之间相互交往、交流、学习、相互促进,借鉴对方文化中对自己有益的经验。在调查中发现,回族在饮食方面比之其他民族略有优势,每逢过年过节,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油炸食品等上市售卖。在一些地区,就有汉族邀请回族朋友到他家里帮忙制作“油香”、“馓子”等。每当过年或开斋节时,他们都彼此庆贺节日,这就是一种很好的良性互动。

3.2 缩小各民族间发展程度的差异,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坚持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这是中国民族政策的根本立场。[7]和谐的民族关系离不开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需要达到民族心理上的平衡。而民族心理的平衡,共同繁荣是保证。“建设生态甘南、旅游甘南、文化甘南、多元甘南、幸福甘南”,这是甘南州提出的一条发展口号。要实现它,最主要的就是缩小各民族间的发展差异,只有各族人民都富裕起来了,才会有稳定团结的甘南,才会有和谐繁荣的甘南。

3.3 重视宗教心理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对于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来说,宗教对其有着深刻的影响。宗教对这些民族的风俗习惯、道德思想感情等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宗教上能否取舍得当,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定与民族的团结。[8]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当积极发挥宗教的凝聚作用,用宗教凝聚起人们自力更生、拼搏奋斗的精神,引导他们努力建设家乡。尊重他们的宗教文化,每逢宗教节日,进行休假庆祝,表达关怀。任何一个民族,他们都是希望自己的宗教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与理解。

3.4 尊重“和而不同”的民族文化认同心理

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必须致力促进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而不同”旨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追求和谐统一[9],这种尊重不同的民族文化,可以达到不同民族间的理解与信任。这种民族文化认同心理,表现的是一种对本民族生存发展的关注。在现实中有人把这种民族文化认同心理误解为民族主义,这其实是错误的。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每个少数民族在这个大环境下都是有一定的独立性的。由于所经历的历史有差异,这样形成的历史观也就有差异,不同的历史观就会产生不同的文化认同。但不管这个文化认同是如何的,有一点他们是想通的,那就是大家都在追求一种和谐,这在前面的调查中得到了充分的论证。

尊重民族文化,维护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本论文通过此次调查访问,对甘南各民族居住格局、语言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婚姻认识、民族认同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民族心理学视阈下的分析研究。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尊重不同民族文化是基础,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保证,加强各民族间的交流是需要。

[1]甘南藏族自治州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南州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48-50.

[2]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129-133.

[3][6][9]李静.民族交往心理的跨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44-46,101,290-294.

[4]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135-141.

[5]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17-19.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N].光明日报2009-09-28.

[8]程世平.灵魂的需求[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78 -81.

Research National Psychology,Build Harmonious Ethnic Relations——Basedonthe Research of Gansu Nati on

MA Tianyong
(Center for studies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Northwest China of 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 Gansu 730000)

Through accessed to a lot of literature, based on fieldwork in Gansu,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national psychology’s influence on ethnic relation of Gansu. We found that different culture construct different ethnic psychology, which influence different attitudes and ways to deal with ethnic relations. By researching national psychology, this paper wants to help various ethnic groups to aware and understand each other in the cultural aspect to build a peaceful and common prosperity.

National Psychological; Ethnic Relations; National Culture

C955

A

1672-2094(2013)05-0028-05

责任编辑:周哲良

2013-09-10

本文是受香港文化更新研究中心资助、2011-2012学年兰州大学“文化更新”奖研金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

马天勇(1986-),男,宁夏西吉人,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民族学研究院)民族学专业2011级硕士。主要从事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回族汉族藏族
占豫虹
The Light Inside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回族文献目录工作述评
国家视野中的河湟汉族
古代新疆汉族学习其他民族语言现象说略
回族族称起源新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