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孝论文献综述
2013-04-13刘晓玲
刘晓玲
(湖北工程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子曰:“人之行,莫大于孝。”自有了人类文明以来,孝道一直是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主题,是中国社会伦常关系中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几千年来,中国古人纷纷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他们对“孝”的见解,这些孝论少部分以专著形式出现,大多数散见于一些著书之中。中国古典文献按照四部分类法[1]可以分为经、史、子、集四个部分。本文从经、史、子、集四个部分入手,以时间为纲将中国古代有关孝论的文献整理出来,为现代孝文化研究提供文献资料。
一、经典孝论
经典在这里主要指儒家的经典和后世儒生解说经书的著作,还包括与学习经书有关的读物如“小学”之类的书籍。[1]儒家经典文献谈说孝道比较重要的有:
1.《易经》。中国古代讨论孝道最早的儒家文献是西周初年文献《易经》,语句不多,只有几处,但足以体现出西周时期人们的孝行观。如《易·蛊·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说明孝子对父母的作用。又如《易·萃·彖》“王假有庙,致孝亨也”说明祭祀先祖的重要性。
2.《尚书》。《尚书》中论及孝道的语句比较多,可见于《尚书·商书·太甲中·王懋乃德》、《尚书·康诰·元恶大憝》、《尚书·酒诰·用孝养厥父母》、《尚书·君陈·王若曰》等语篇。《尚书》认为“孝”即“奉先”, 是中国古典文献中最早对孝行的内容进行规定的文献。
3.《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里面也有很多诗句甚至是整章整篇的诗歌谈说子女对父母的眷念和孝心。如《诗经·小雅·小宛》首章结尾:“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诗经·唐风·鸨羽》首章:“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又如《诗经·小雅·蓼莪》整篇。这些诗句或诗篇大多在描写劳动人民苦于兵役,不能终养父母的痛苦情怀,其中尤以《诗经·小雅·蓼莪》最为盛名,被古人誉为“千古孝思绝作”,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
4.《礼记》。《礼记》是我国重要的典章制度文献,里面谈及孝道的语句非常多,有对孝行进行具体规定的,如《礼记·曲礼上·夫为人子者》、《礼记·内则·曾子曰》、《礼记·祭义·孝子之有深爱者》、《礼记·祭义·曾子曰》、《礼记·祭义·故君子顷步而不敢忘孝也》、《礼记·祭义·众之本》、《礼记·祭义·夫孝》、《礼记·中庸·夫孝者》、《礼记·中庸·孝之至也》、《礼记·大学·为人子》等;有强调“孝”对个人对国家的重要性的,如《礼记·礼运·何谓人义》、《礼记·大学·所谓治国》、《礼记·大学·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礼记·冠义·故孝弟忠顺之行立》、《礼记·乡饮酒礼·民知尊长养老》等。《礼记》是中国古典文献中最早把“孝”和政治联系起来的文献。
《礼记》注本中也有很多解说孝道,强调孝道的重要性的,如《礼记注疏·孝为众行之根本》等。
《礼记》的其他版本中也有关于孝道的阐述和说明。如《大戴礼记·曾子大孝·第五十二·孝有三》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强调尊敬父母在“孝行”中的地位。《纂图互注礼记·父母有过》最早提出 “孝”不是盲从父母这一观点。
5.《左传》。《左传》里面也有很多地方论及孝道,主要是讨论“孝德”的重要性,如《左传·文公二年·孝者礼之始也》、《左传·文公十八年·孝敬忠信为吉德》等语篇。《左传》中第一次提出“爱子”当教之以孝道,具体可见《左传·隐公四年·臣闻爱子》。
6.《论语》。《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文献之一,记录了孔子的仁孝思想。孔子第一次指出:孝子鲜有作奸犯科者,意即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如《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在《论语》中孔子对孝行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如《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论语·学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论语·学而·慎终追远》、《论语·为政·今之孝者》、《论语·为政·子夏问孝》、《论语·为政·孟武伯问孝》、《论语·为政·季康子问》、《论语·里仁·父母在不远游》、《论语·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论语·里仁·事父母几谏》、《论语·颜渊·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等篇目。他再三强调“孝”的内容还体现在对待父母的态度上,“孝”不仅仅是“养”而且要“敬”,“孝”也不是百依百顺,如果父母有了过错,一定要“几谏”。
7.《孝经》。《孝经》是我国第一部孝论专著,第一次详细而全面地对“孝”的内容进行了规定:“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以“事亲”、“忠君爱国”、“广扬名”为核心的仁孝伦理体系,是对中华民族孝道建设影响最大的古典文献。《孝经》认为,“孝”是德行的根本,是世上最伟大的德行,对社会风气、政治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如《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夫孝德之本也》、《孝经·三才章·第七·甚哉孝之大也》、《孝经·圣治章·第九·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孝经·天子章·第二·爱亲者不敢恶于人》、《孝经·孝治章·第八·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孝经·广要道章·第十二·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孝经·纪孝行章·第十·孝子之事亲也》、《孝经·广扬名章·第十四·君子之事亲孝》、《孝经·谏诤章·第十五·若夫慈爱恭敬》、《孝经·感应章·第十六·恐辱先也》等。《孝经》还最早提出,爱惜自己的身体是孝道最基本的内容。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除此之外,《孝经》还指出,只要有“孝”念,任何人都可以做到“孝”,在“孝”面前,没有身份和地位的区别,如《孝经·庶人章·第六·此庶人之孝也》。
8.《孟子》。《孟子》是儒家重要的典籍之一,该文献有大量的语句讨论了何为孝,如何尽孝等,孝行对人生存于世的意义,孝对国家建设的重要性等问题。具体可见《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孟子·万章上·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孟子·离娄上·事亲为大》、《孟子·离娄上·此之谓大孝》等篇目。《孟子》还第一次明确对“不孝”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如《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孟子·离娄下·世俗所谓不孝者五》。
孟子和孔子都意识到了“孝”对治国的重要性,他们在各自的著述中极力论说“孝”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作用,其观点对后世影响深远。孔孟关于“孝”和政治的关系的观点影响甚至决定了中国自汉代以来整个封建时期历代王朝统治者的施政方针:君主以“孝”自我约束并把“孝”作为考量官员德行的核心标准,在民间大力表彰孝行,引导人民向孝。即使到了今天,“孝”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除了以上一些论孝篇目之外,还有一些论孝经典名句可散见于后世儒生解说经书的著作之中,通过对具体词句的解释来表达注疏者对孝道的见解。如《尔雅·释训·第三·善父母为孝》和《论语释疑·自然亲爱为孝》等,解释什么叫“孝”;又如《说文解字注·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解释什么叫“畜”,指明“畜”和“孝”的差别。
二、史书孝论
史书主要是指历史类书籍[1]。这些书籍论说孝道在唐代以前语句非常零散,不成系统,唐代以后,从《晋书》开始,均专门列出孝友传、孝义传、孝行传、孝感传、孝义列传、孝义等来记录孝行故事或论说孝道。
1.《国语》。《国语》是我国最早述论孝道的史书,具体孝论可见《国语·周语一·宣王欲得国子之能导训诸侯者》、《国语·齐语一·子与子言孝》等篇目,主要讨论了孝道对政治的作用,体现出当时的统治者对“孝”的重视。
2.《战国策》。《战国策》中论及孝道的地方与其他史书相较比较少,具体可见《战国策·楚策·孝子之于亲也爱之以心》等。但却是中国古典文献中最早提出“孝不仅仅是养、顺、敬,同时还包括用心去爱父母”观点的文献。
3.《史记》。司马迁在《史记》中继续提出了“父母是人之本”的观点。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卷八十四》:“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封建社会伦常关系规定人伦顺序当为“天、地、君、亲、师”。亲即父母排第四位,在人君之下,意喻父母子女关系如果和君臣关系相冲突,父母子女关系当服从或后于君臣关系。“父母是人之本”的孝道观念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在孝道履行过程中父母可以越过人君,把父母提到和天同等的地位。
4.《汉书》和《后汉书》。汉代历代帝王重视“以孝治天下”,所以《汉书》非常重视把“孝”和政治联系起来,强调“孝”对政治的作用,要求“孝”为政治服务,具体语句可见于《汉书·宣帝纪·第八·导民以孝则天下顺》、 《汉书·晁错传·卷四十九·其行赏也以劝天下之忠孝》、《汉书·张敞传·卷七十六·逸乐而忘国事非忠孝之节也》等。
《后汉书》的仁孝观念基本上继承《汉书》,具体可见于《后汉书·江革传·卷六十九·夫孝者众善之始也》、《后汉书·卷一百九·儒林传·悉令通〈孝经〉章句》、《后汉书·延笃传·卷六十四·夫仁人之有孝犹枝叶之有本根也》等。
但《后汉书》中所倡导的“孝”在《汉书》基础上也有所发展,《后汉书》第一次把“忠”和“孝”放在对等的地位,要求侍奉君主犹同侍奉父母,具体可见《后汉书·傅燮传·卷八十八·臣闻忠臣之事君犹孝子之事父也》等。
5.《三国志》。《三国志》以前的典籍谈到孝时,核心思想一般为该如何用全部身心去侍奉父母,强调孝行对个人对国家的重要性。《三国志》有所不同,《三国志》提出,爱惜自己的身体,以待将来有大为,这也是孝行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三国志·魏书二十七·王昶传·夫人为子之道莫大于宝身全行》等。《三国志》假设,当“忠君”和“孝行”发生冲突时该如何处理,如《三国志·魏书十一·邴原传·君父各有笃疾》、《三国志·魏书二十二·陈群传·忠孝者其本一也》等。《三国志》还提出谗言毁亲这一观点,该书认为,即使父母再慈爱,儿女再孝顺,父子亲情也会被谗言离间,如《三国志·蜀书十·刘封传·有谗间其间虽孝子不能变之于父者也》。
6.《全后汉文》。《全后汉文》主要谈了“孝”和“违”的关系。“孝”并非盲从,该书一共列举了五种违背父母却又不违背孝行的情况:“父母咎人不以正……可违;父母欲与人以官位爵禄,而才实不可,可违;父母欲为奢泰侈靡……可违;父母不好善事,恶子孙交之,可违;士友有患故,待己而济,父母不欲其行,可违。”(《全后汉文·卷八十九》)《全后汉文》的作者仲长统认为只要符合道义,违抗父母就不算不孝。
7.唐代及以后的史书。到封建社会中后期,孝已经成了中国封建伦常关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所以自唐代以后,中国历朝历代修史几乎都会专门为孝行立传。如《晋书》、《旧唐书》、《新唐书》、《金史》等有孝友传,《宋书》、《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宋史》、《元史》有孝义传,《梁书》、《陈书》、《北史》有孝行传,《魏书》有孝感传,《明史》有孝义列传,《清史稿》有孝义等。
这些传记往往在序言里阐明孝道的地位,强调孝德的重要性,表示孝道是人的天性,如《晋书·卷八八·孝友传·序·大矣哉孝之为德也》、《梁书·卷四十七·孝行传·序·夫孝德之本也》、《陈书·卷三十二·孝行传·序·孝者百行之本人伦之至极也》、《宋书·卷九十一·孝义传·序·夫仁义者实忠孝之所资》、《南齐书·卷五十五·孝义传·序·人之含孝禀义》等。
此类史书在孝行传序言以后,皆是孝行故事。中国现存世的史书大多为官史,此类史书专门为“孝”立传,体现出封建时期统治阶层对“孝”的重视和倡导。
三、诸子孝论
诸子指的是《汉志·诸子略》所包括的先秦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等九流十家的诸子。[1]在诸子文献里,有很多论及孝道的言论,阐明诸子对孝道的理解和认定。
1.先秦诸子孝论。先秦时期包括秦代诸子的孝道主要为:规定孝道的具体内容,如管子(《管子·形势·孝者事父之高行也》)、庄子(《庄子·渔父·事亲以适为主》等;阐明孝道的地位,如吕不韦(《吕氏春秋·孝行览第二·务本莫贵于孝》、《吕氏春秋·孝行·民之本教曰孝》)。先秦时期各家学说林立,对孝道的看法也不尽相同。道家认为孝道建立的前提是抛弃一切仁义道德,只有不孝才能显示出孝,孝爱父母是每个人的天性,如《老子·十八章·六亲不和有孝慈》、《老子·十九章·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庄子·人间世·子之爱亲命也》等。墨家认为孝道的建设要依靠父母、儿女双方的共同努力,如《墨子·兼爱中·父子相爱则慈孝》。儒家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和墨家相似,除了强调父慈子孝外,还强调父母要为子女做行孝的榜样,父母仁孝子女才会仁孝,如孔鲋的《孔子家语·三恕·第九·君子有三恕》等。法家认为,对父母俯首帖耳、言听计从并不是孝,只有坚持原则,服从道义,以道义为行为标准,免于陷入不仁不义,才是真正的“大孝”,如《荀子·子道·孝子所不从命有三》。
2.汉代诸子孝论。西汉尊儒,主张以“孝”治天下,诸子基本上继承了儒家的孝道观,如刘向(《说苑·卷三·建本·人之行莫大于孝》)、陆贾(《新语·慎微·曾子孝于父母》)、贾谊(《贾子·道术·慈惠爱亲为孝》)、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上不辱先》、《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父母者人之本也》)等。西汉诸子对儒家的孝行观有所弘扬。如桓宽(《盐铁论·孝养第二十五·以己之所有尽事其亲孝之至也》)指出对朋友讲信义,也属于孝的内容:“闺门之内尽孝焉,闺门之外尽悌焉,朋友之道尽信焉,三者,孝之至也。”这是最早把“信”归为“孝”的观点。
东汉诸子主要还是秉承儒家的孝行观,但也有所弘扬。扬雄认为,父母是子女的天地,如《扬子法言·孝至·父母子之天地》。扬雄第一次提出了“孝子爱日”观点,认为因为父母年寿有限,孝子一定要珍惜时间,好好奉养父母,如《扬子法言·孝至·不可得而久者事亲之谓也》。东汉末年,社会风气败坏,很多人在父母生前不好好奉养,父母去世后却大操大办博取“孝”声。针对这种现象,王符在他的《潜夫论·务本》中指出:“养生、顺志,所以为孝也。今多违志俭养,约生以待终,终殁之后,乃崇饬丧纪以言孝,盛飨宾旅以求名,诬善之徒,从而称之,此乱孝悌之真行,而误后生之痛者也。”痛斥了这种不正常的孝行观。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还第一次从一个医生的角度谈了医生眼中的“孝”:作为一个医生最大的职责就是要治好父母的疾病,如《伤寒杂病论·自序·作〈伤寒杂病论〉上以疗君亲之疾》。
3.魏晋南北朝诸子孝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孝论典籍当属李密的《陈情表》和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对李密的《陈情表》苏轼曾评价曰:“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也是中国古代孝论名篇,颜之推认为:“孝”的教育应注意胎教,父母对待子女既威严又慈爱,子女才会孝顺父母,如《颜氏家训·教子第二·子女畏慎而生孝矣》、《颜氏家训·治家第五·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等。
魏晋南北朝讨论孝道的诸子还有曹植(《仁孝论·且禽兽悉知爱其母知其孝也》)、左思(《七讽·说孝而不从》)等,主要说明了“孝”道的重要性。南北朝著名的医学家皇甫谧指出,作为一名医生,如果不精通医学,当父母身陷疾患的时候却无力挽救,这就是不孝,如(《针灸甲乙经·序·若不精通于医道》)。
4.隋唐诸子孝论。隋唐讨论孝道的诸子有孙思邈、王梵志、慧能等。孙思邈和前代所有的医生一样,强调了医生精技对行孝的重要性,如《备急千金要方·本序·君亲有疾不能疗之者非忠孝也》。王梵志强调了如何做一个“好儿”,为世人规定孝行的基本内容,如《杂题俗诗·你若是好儿》。慧能指出孝顺父母只是儿女在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并不伟大,属人分内之事,这和各家强调孝的伟大有很大的不同,如《坛经·恩则孝养父母》。
5.宋代诸子孝论。宋代诸子的孝道观基本还是儒家以“侍亲、忠君爱国、显亲”为核心的孝道观,如林逋(《省心录·孝于亲则子孝》)、包拯(《宋史·卷三一六·包拯传·包拯家训》)、司马光(《司马光上皇帝疏·治身莫先于孝》)、张载(《西铭·纯乎孝者也》)、程颢(《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三·人无孝悌不可》)、王安石(《将母》)、程颐(《河南程氏文集·卷八·论汉文杀薄昭事·古人谓忠孝不两全非至论也》)、苏辙(《古今家诫序·慈孝之心人皆有之》)、陆游(《农家叹》)等。但宋代诸子为宣扬孝道作出了很多努力。如袁采、王应麟、文天祥等为宣扬孝道或专门立书告诫后人,孝子会受到天地的佑护,孝会给孝子带来福瑞;或为宣扬孝行而书写碑文,如《袁氏世范·卷上·睦亲·笃孝感动天地》、《袁氏世范·卷上·睦亲·为人岂可不孝》、《小学绀珠·卷三·孝则生福》、《文天祥书“孝”字碑》等。
6.元代诸子孝论。元代诸子讨论孝道基本上将“忠”和“孝”视为一体,强调“忠孝”在人伦中的地位,规定“忠孝”的内容,如张养浩(《牧民忠告·卷上·戒贪·中贻亲辱》)、许名奎(《劝忍百箴·孝之忍第十九·父母之恩与天地等》等。
7.明代诸子孝论。明代诸子论说孝道的有:陈献章(《示儿》)第一次从家庭分工的角度来论说子女该如何履行孝道:“姑也须烹妇也饮,采薪负水是男儿。”著名思想家李贽(《续藏书·忘私忘家又忘身正孝之大者》)对中国封建社会进行了千年的“丁忧”行孝方式进行了否定,认为只要心有孝念,尽孝不在形式,为国效力才是最大的孝。黄宗羲(《明儒学案·孝子之爱亲》)认为“孝”的内容不仅包括尽心赡养父母,让父母声名显赫,同时也包括为父母立传,把他们的思想留传给后人,让父母具有永恒的生命体,如果“没而不传道”,则“谓之物其亲”。
8.清代诸子孝论。清代诸子讨论孝道多继承儒家的孝道思想,如郑燮(《寄弟墨书·吾辈读书人入则孝出则弟》)、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三回·既是不孝所谓衣冠禽兽》)、林则徐(《十无益·父母不孝敬神无益》)、王永彬(《围炉夜话·百善孝为先》、蒋士铨(《岁末到家》)和黄仲则(《别老母》)等。
清代诸子对孝道有着自己独特见解的当属方苞和曾国藩。方苞 (《书孝妇魏氏诗后》)大胆地指出,媳妇和公婆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媳妇不可能如亲生子女般亲近孝爱公婆,只要媳妇有儿子对父母的一半孝心,仍不失为孝顺(“妇常得子之半,不失为孝妇”),不能拿亲生子女的孝道标准来要求儿媳。曾国藩(《曾国藩家书·为人子者》)则指出,在履行孝道时要顾及兄弟姐妹,不能因太突出而让父母有了比较导致家庭的不和谐,只有兄弟姐妹一起孝敬父母,家庭和谐,这才是真正的孝。他第一次把孝由个人上升到整个家庭。
四、集部作者孝论
集部《四库全书总目》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五类。[1]中国古典文献集部作者的孝道观多继承儒家孝道观,几乎都是对儒家以“侍亲、忠君爱国、显亲”三大内容为核心的孝道观的解说和弘扬,如:
唐代文献集部作者有孟浩然(《孟浩然诗全集·卷一百五十九·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游》)、李白(《李太白集·卷二十六·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孟郊(《孟东野诗集·第一卷·游子吟》)、韩愈(《昌黎先生集·送浮屠文畅师序·亲亲而尊尊》)、柳宗元(《柳河东集·卷二十四·送从弟谋归江陵序·凡士人居家孝悌恭俭》)、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卷二十四·此诚孝子顺孙之道也》)等。
宋代文献集部作者有苏洵(《嘉祐集卷十四·谱·孝弟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邵雍(《孝父母三十二章》)、朱熹(《四书集注·为政注·以父母之心为心》)、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语录·事父自能孝》)、郭茂倩(《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木兰诗》)等。
元代文献集部作者有马致远(《邯郸道省悟黄粱梦第一折·楔子·千经万典忠孝为先》)、 张养浩(《牧民忠告·卷上·戒贪·中贻亲辱》)、高明(《琵琶记·说什么全忠全孝》)、许名奎(《劝忍百箴·父子之忍第九十一·父子之性出于秉彝》)等。
明代文献集部作者有刘基(《诚意伯文集·怡怡山堂记》)、宋濂(《宋学士文集·答郡守聘五经师书·苟于孝道有阙》)、王恕(《石渠意见·孝弟乃是为人之本》)、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三·夫人子之孝莫大于显亲》)、顾炎武(《亭林文集·卷六·答友人论学书》)、夏完淳(《夏完淳集·狱中上母书》)等。
清代文献集部作者有颜元(《颜元集·辟异录·为子不孝他父母》)、魏源(《魏源集·上·君子之言孝也敬而已矣》)、吴敬梓(《移家赋·讲孝友于家庭》)等。
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木兰诗》写的虽然是女子木兰代父从军之事,但其实质仍然是对儒家“侍亲、忠君爱国、显亲”三大内容的体现。
五、结 语
在中国古代孝论文献中,蒙书是子、集部中自成系统的一类孝论文献。蒙书是中国古代儿童教育系列典籍。按照儒家思想教育儿童向孝是蒙书的核心内容之一。比较重要的劝孝蒙书有《劝孝歌》、《劝报亲恩篇》、《千字文》、《神童诗》、《名贤集》、《童蒙须知》、《三字经》、《教儿经》、《小儿语》、《女小儿语》、《朱子治家格言》、《女儿经》、《闺训千字文》、《弟子规》、《格言联璧》、《改良女儿经》、《重订增广贤文》等。这些蒙书中均有大量体现儒家孝论的语句。因骆承烈的《中国古代孝道资料选编》已经比较详细地列出和注释了[2],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总体而言,中国古代文献经、史、子、集四部分立,关于“孝”的核心观点是一致的,都是对儒家以“侍亲、忠君爱国、显亲”为核心的孝道观的贯彻和弘扬。但具体观点却不尽相同,在“侍亲”、“忠君爱国”、“显亲”三者的地位方面分歧尤其明显,当三者之间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以何为主,何为最大,何为最末,大多文献采取的办法是回避对三者地位的认定,只分说三者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性。对三者之间的矛盾,虽有少数文献论及,但并无明确表述。
[参 考 文 献]
[1] 张三夕.中国古典文献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4-87.
[2] 骆承烈.中国古代孝道资料选编[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2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