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性质问题及其对唯物主义的挑战
2013-04-12李珍
李 珍
(中山大学 社会科学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510275)
几个世纪以来,在哲学领域,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争论从未停息。在当代,随着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及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唯物主义在这场争论中毫无疑问占据上风,然而与此同时,它也面临着各种挑战,“至少有八种反对意见向一般意义的唯物主义袭来”[1]441。如果说唯心主义仍有滋生的土壤或据以向唯物主义抗衡的堡垒,那么意识问题首当其冲,特别是近年来围绕意识问题展开的讨论——感受性质(qualia)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唯物主义与反唯物主义的大论战。
一、感受性质问题及其对唯物主义的挑战
所谓感受性质,通常也被称为“主观特性”、“现象学性质”、“心理状态的质的内容”、“意识经验的内在属性”、“原感觉”等等,指的是“感受、体验到的经验本身性质或质的特征,也指对经验的质的特征或内容的感受”[2],它不是经验本身,但是与经验之间保持“零距离”的质的体验,是伴随着经验产生的、主体对于经验内容的感受。它是主体在经历一种心理状态时所感受到的不同于大脑神经生理过程的非物理的、现象学的性质或属性。比如我们对疼痛的感受、看到“红”色物体的感受、品尝到咖啡的苦涩感,都是感受性质。为了证明感受性质的存在以及论证它们的本质,其倡导者提出了各种各样奇思妙想的论证,向唯物主义发起了挑战。其中以杰克逊(F.Jackson)的“知识论证”和内格尔(E.Nagel)的“蝙蝠论证”最广为人知,之后所引发的讨论也最为热烈。
在“知识论证”思想试验中,主人翁玛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神经生理学家,她关于大脑神经系统的知识极其丰富,然而非常不幸的是,她生来就被关在一间只有黑白两种颜色的房间里,对她的教育也是通过只有黑白两色的书和一台黑白电视中的讲座进行的。她从电视上了解外面的世界,通过打字机将她的想法传递给外面的世界。尽管受到这样的限制,但是由于她有极高的天赋,最终成了一名卓越的科学家。她精通所有的物理知识,例如,对于与颜色相关的一切知识,包括物理学、化学、神经生理学等各方面,她都了若指掌。她能正确地发现来自天空中哪些波长的组合刺激了视网膜,而后如何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声腱的收缩和肺中空气的释放,而这就是“天空是蓝色的”所有物理学涵义。对此,杰克逊问道:这个世界真的是纯物理的吗?除了物理的存在和属性还有没有非物理的存在和属性?物理主义能否完整地解释世界的一切?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杰克逊继续构想他的思想实验。假若有一天,玛丽从黑白房间中走了出来,在她面前突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颜色,那么这时她的感受会是怎样的?她是否遇到了从前从未经历的经验?比如,当她看到天空时,她会不会发出感叹:“原来这就是蓝色啊!”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说明她学到了新的知识,而这种知识是过去的物理知识所不能涵盖的。这就说明唯物主义是错误的,世界上包含非物理的东西,这是唯物主义所不能解释的。由此杰克逊得出结论:“唯物主义是虚妄的。”[3]
内格尔的“蝙蝠”思想实验也得出了知识论证的结论,并且还进一步揭示出:感受性质不能用客观的方法去研究,只能从主观观点出发,通过非物理的方法才能够认识到。他提出了一个非常新颖而有趣的问题:“成为一只蝙蝠可能是什么样子?”或者说:“蝙蝠会有哪些经验?”这一问题引发了广泛而激烈的争论。
大多数人都相信蝙蝠具有经验,作为一种哺乳动物,从种系发生的谱系图来看,它们相较于老鼠、鸽子、鲸鱼等,离我们更近一些。尽管如此,蝙蝠所呈现的活动范围和感觉器官与人类大不相同。根据动物行为学家的研究,大多数蝙蝠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主要是通过声纳,即回声定位功能。它们发出迅速的、微妙控制的高频率尖叫,然后测定出从音域范围内的物体所发出的反射。它们的大脑能把向外发送的冲量与随后的回声联系起来,从中获取的信息使蝙蝠能够精确地辨别出物体的距离、大小、形状、质地等等。这种功能非常类似于人类的视觉,但是它与我们的任何感官形式都不同,我们无法以自身的经验去推知蝙蝠的经验,所以我们根本无法想象身为一只蝙蝠真正的感觉是什么。就算用科学方法能够得知蝙蝠在接收到超音波时,脑中会出现特定的神经冲动,但人类也不能知道脑中所产生那种神经冲动“是什么感觉”。只有从蝙蝠的主观观点出发,才会知道是蝙蝠是什么感觉,它的感觉无法用物理学术语去理解,因为物理学术语必定是以许多观点都能理解为基础的。
不单是蝙蝠,其他一切生物都是如此,甚至对于又聋又瞎的人,我们无法想象他的经验是怎样的,他对于我们的经验亦是如此。对于每一位经验主体而言,都存在他特有的主观观点,它只能被经验主体本身所体验,即使神经科学能够精确地知道这个经验主体的神经结构,但对于主观观点来说,这些知识是没有任何解释力的。内格尔的“蝙蝠”论证旨在表明每一个人的经验都有其质的特征,只能从主观观点出发才能够理解,这种现象是物理主义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他说:“撇开人类观点的独特性,用一些不能想象成为我们像什么的生物的可理解的术语去尽力加以描述,通过这种方法去进一步揭示人类经验的真实本质,这似乎是不可能的。如果仅仅从一个观点去看,经验的主观特征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话,那么任何向更大客观性的转换,即更少地受制于一种独特的观点,这些都不会使我们更接近于现象的真实本质,它只会使我们更加远离它们。”[4]422-423
除了知识论证之外,感受性质的倡导者还提出了其他许多论证,如查默斯(D.J.Chalmers)的怪人论证、经验鸿沟论证、模态论证等等。限于篇幅,这些论证不能逐一考察,但是这些思想实验和论证的思路以及所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都旨在说明感受性质是非物理的,它具有与物理性质所不同的属性。对于感受性质,我们至少可以肯定它具有如下几个特征:第一,私密性。任何人都只能通过内省的方式,直接掌握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某种知觉经验,而这些是其他人所不能直接掌握的。例如,当我感觉很开心的时候,我自己能够真切地体验这种情绪,这其中并不需要任何推理、实验,或者需要他人来告诉我。然而其他人如果想要知道我是否真的开心,就只能通过我的外显行为来作出推断和解释,比如通过我的面部表情、行为来推论。这种性质是物理世界所不具有的,物理世界的任何现象都能够通过观察或实验被公开检测。第二,质性。质性指的是对于任何一种感受性质来说,都存在着一定的感知方式,都有其特有的质的特征。开心有开心的感受,失望有失望的感受,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当你牙痛的时候,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感就是你的牙痛的质性特征,这种特征是任何物理现象都不会具有的。第三,不可言喻性。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种经验只能由经验主体意会,而不能描述出来。两个经验主体或许可以互相交流牙痛的体验,然而你却永远无法确切地知道他的牙痛感受与你的是否相同,就像你永远无法意会蝙蝠的经验一样,而所有物理属性的共同特征是主体际性。第四,可直接认识性。经验主体对某种经验的认识是直接产生的,并不用借助任何观察、仪器,实验等方式,这也与物理现象不同。上述所有这些特征说明感受性质是一种不同于物理属性的真实存在,因而世界并不是纯物理的,除了由各种物理属性所组成的物理世界之外,还存在着非物理的属性所组成的精神世界,这些属性并不能用物理属性加以说明。唯物主义遗漏了这一重要事实,即便没有遗漏,利用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无法对其合理说明,因而唯物主义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完善的。
二、唯物主义对感受性质问题的回应
感受性质假说的结论通常是反唯物主义的,甚至有唯心主义和二元论的倾向。在西方心灵哲学中,唯物主义在当代有多种理论形态,如取消论、同一论、还原论、功能主义及其他非还原物理主义等,它们驳斥感受性质假说的策略各不相同。主要的策略有两种,一种是试图消解感受性质的存在,另一种是用物理主义的观点来解释感受性质。下面分别予以考察。
取消论是一种极端的唯物主义,认为像感受性质、意识这一类与心灵相关的词汇,只不过是由于目前科学不够发达而假定存在的一些概念,就像在科学史上曾经扮演重要角色的“以太”、“燃素”等概念一样,这些概念实际上根本没有所指,因而应当取消或抛弃。
同一论和还原论并没有取消论那么极端。同一论认为任何心理现象实质上就是大脑中的某种物理状态,感受性质亦是如此。例如泰(M.Tye)曾经假定有一个没有受过良好科学教育的人,他不知道盐就是NaCl,但这并不妨碍他能够区分盐与其他物质的性质,如果他被告知盐就是NaCl,他就能把两者等同起来。同样,对于感受性质,人们只知道它的现象性质,而不知道它的物理性质,如果有一天能够有了相应的科学知识,就能够把两者同一起来。还原论没有主张两者同一,而是弱化为一种还原关系,他们认为感受性质还原为物理性质是毫无困难的,如红色的感受性质就是电磁波各种波长的组合。
目前非还原的物理主义成了西方心灵哲学的主流,它们承认物理学的基础地位,但是并不认同其他现象和属性能够还原为物理学现象和属性,其中功能主义最具代表性。功能主义一直被认为是心灵哲学中最有前途的一种理论,拥有诸多支持者,它的兴起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福多曾指出,功能主义是从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语言学、控制论以及心理学的哲学思维中产生出来的。这种观点认为心理状态并不是大脑的状态,它只是大脑所具备一种功能的作用,具体来说,是在主体的外部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发挥因果作用的一种功能属性。比如,对于一个时钟来说,它成为一个时钟的这一属性不是因为它由某种特殊物质的构成,例如是由齿轮、钟摆或弹簧等组成,而是由于它所做的事情:记录时间,虽然这一功能属性的实现必须有其物质基础,但是它成为一只时钟并不是因为这些物质,而是它所具备的功能。对于心灵来说,情况亦是如此,它是人脑所具有的功能,人脑实际上类似于信息输入和输出的转换器,不管这一转换器有怎样的内部结构和运行机制,只要它能够将某种输入转换为特定的输出,这一内部状态就是心理状态。然而,在感受性质问题提出之后,功能主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就连“功能主义之父”刘易斯(D.Lewis)都承认它是“最难对付的挑战”。但是经过近年来的理论发展,功能主义常常站在了反驳感受性质假说的最前沿。以知识论证为例,刘易斯等人提出了“能力假说”,认为玛丽从黑白房间出来后知识状态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她的变化在于获得了一种感受颜色的能力。这一回答很有力,但并不完整,没有明确指出如果感受性质真实存在,那么它究竟是什么。阿姆斯壮(K.Armstrong)的回答弥补了这一缺陷,他认为放出来的玛丽确实拥有了一种“新”经验,其本质是玛丽大脑中的某种微观物理性质,但是它并非被感知成微观物理性质,而是现象性质,因为感知的方式是格式塔式的,并不能深入到微观的物理层次,而玛丽在事先就已经了解到了这种微观物理性质。所以玛丽与普通人的不同在于了解世界的顺序刚好相反,她是先了解了世界的微观结构,然后才用格式塔看世界,而普通人是先用格式塔看世界,然后才了解到世界的微观结构。但不论如何,世界还是只有一个,那就是物理的世界。除了功能主义之外,非还原物理主义的其他立场也持类似观点,都承认感受性质的存在,所不同的是用以解释感受性质的模型不同,如功能模型、生物学模型、突现模型等等。
综观唯物主义的各种理论形态对感受性质问题的回应,不论是取消论、同一论,还是还原论,它们的反驳并没有击中要害,上文中的各种思想实验所要论证的是感受性质是真实存在的,并且它与物理属性在根本上是不同的。物理学术语总是能够还原为更为基础的物理性质,这种方式却不适用于感受性质。以热为例,一个普通的陈述“我现在很热”至少包括两种事实:(1)“物理”事实,如分子的运动等;(2)“感受”事实,如我对热的主观感受。如果问你“什么是热”,那么根据热的物理事实,就能够重新定义热,而在新的定义中已消除了对热的感受事实,即用“实在”而非“现象”来定义,这便是还原。但是现在所提出的问题并不是“什么是热”,而是“对热的感受究竟是怎样的”,我们更感兴趣的不是物理事实,而是主观感受,即现象本身,那么用实在来定义现象则行不通,这正是取消论、同一论、还原论的错误之处。相比之下,功能主义的回应切中要害,指明了感受性质在本质上是大脑的微观物理性质在宏观上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性质,但由此也可以看出感受性质问题涉及了另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即这种现象性质究竟是如何从大脑的微观物理性质产生的,它们之间是何种关系。
三、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的几点思考
感受性质问题的提出旨在证明唯物主义是错误的,因此它的攻击面相当广泛,包括所有形式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也不例外。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没有就意识问题写过专著,也没有构建独立的意识论,但是由于意识问题本身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意识论始终贯穿着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意识论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或属性。“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本身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5]227。“在物质之外,在每一个所熟悉的‘物理’外部世界之外,不可能有任何东西存在”[6]。“我们自己所属的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4]227。这些论述已经清晰地勾勒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的本体论图景:世界上只有一种存在,那就是运动着的物质,除了物质之外什么也不存在。这是一种新颖而彻底的唯物主义理论,因此,感受性质问题无疑也是马克思主义意识论所面临的挑战。实际上,恩格斯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就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恩格斯说:“正如高级运动形式同时还产生其他的运动形式一样,正如化学作用不能没有温度变化和电的变化,有机生命不能没有机械的、分子的、化学的、热的、电的等等变化一样。但是这些次要形式的存在并不能把每一次的主要形式的本质包括无遗。终有一天我们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把思维‘归结’为脑子中的分子和化学的运动;但是难道这样一来就把思维的本质包括无遗了吗?”[4]226恩格斯早已认识到在人类意识当中“不仅仅存在分子和化学的运动”,囿于时代背景和科技水平的限制,他并未对此进行更为具体的阐述,只能进行大胆的预测,而如今,这一问题已经突显出来。基于上文中对感受性质问题及其所引发的唯物主义和反唯物主义论战的考察,笔者认为以下两个方面的思考有助于进一步发展和深化马克思主义意识论。
首先,应重视对感受性质问题及由其所引发的唯物主义和反唯物主义的论战的研究。通过以上论证可以看出,感受性质假说的结论主要建立在思想实验的基础之上,很多内容不甚明确,论证缺乏严密性。但是值得肯定的是,感受性质假说以及由此引发的争论开辟了意识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这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论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其一,它所涉及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所关注的问题是心理世界究竟有没有非物理的内容,感受性质是否具有超物理的属性,这对于传统的唯物主义思想无疑是一个很大冲击,它涉及意识与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其二,它揭示出了传统唯物主义思想中所遗漏和忽视的内容。过去持唯物主义思想的学者在讨论心理现象问题时,所关注的往往是心理现象的生理学过程,特别是其中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而心理过程本身的质的特征却被遗漏或忽视。而感受性质假说却以大量奇思妙想的思想实验为基础,展示了心理现象中质的内容与外在表现的巨大差异性,这恰恰是心理现象最重要的特征。查默斯根据解决问题的难易程度,将意识问题划分为“易解问题”(easy problem)和“难解问题”(hard problem)。所谓“易解问题”,是指能够用物理知识说明的意识问题,“难解问题”指的是经验问题,即感受性质问题,它是主观特性,并不能用物理知识加以描述。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神经科学家所能回答的问题仅限于“易解问题”,而“难解问题”则更需要哲学的思考。其三,它是唯物主义理论发展的契机。虽然感受性质论证说明传统唯物主义思想有所遗漏,但是说它在原则上是错误的,却失之偏颇。因为对于任何一个理论来说,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有所疏漏都是难以避免的,出现一两个反常便将其否认的态度是不可取的。事实上,唯物主义理论在历史上经常出现看似无法克服的难题,但最终都能将其同化,并且每一次的同化对于唯物主义来说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即使目前对于感受性质,我们不能够提出非常精确的理论来说明它与大脑神经层次的关系,但这并不代表永远都是这样,事实上,目前已经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其四,虽然马克思主义意识论有着许多极具前瞻性的观点,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它不可能解答所有有关意识的问题,“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5]337-338。随着时代进步和科学的发展,西方心灵哲学所研究的问题从广度和深度上较一个多世纪以前已经大大拓展了,感受性质问题便是经典作家在创立理论时从未触及的,而这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论来说也是不可回避、必须解决的问题。
其次,应进一步研究感受性质的本质、构成及其与物理属性之间的关系。无论从上文中的思想实验,还是个人经验,我们都能够真切了解到感受性质是真实存在的,对感受性质存在的各种论证是可取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取消论对感受性质的断然否定是不可取的,同一论和还原论的策略也行不通,它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取消了感受性质的存在。相比之下,以功能主义为代表的非还原物理主义的立场更为可取,那就是并不否认感受性质的存在,而设法用自己的理论模型来说明感受性质。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说明感受性质的内在机理,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意识论亟需深化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马克思主义意识论强调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却并没有确切地说明这种机能或属性究竟指的是什么,这就很容易给二元论和唯心主义留下可乘之机。因为在很多人看来,意识在本体论上的逻辑终点只有两种可能性,要么是二元论,要么是还原论,甚至同一论,除此之外别无他路。大脑所具备的“功能和属性”究竟指的是什么?如果是大脑的生理功能,那么这就将心理等同于生理,实际上就投入了还原论的怀抱;如果“功能和属性”不是指生理功能,而是高于这一功能,这又难以避免属性二元论。所以,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论来说,要避免还原论或者属性二元论,就必须研究新的解决方案。在西方心灵哲学中,不论是功能主义,还是其他非还原的物理主义,突现论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突现论是一种与还原论相对的理论,它强调了世界的系统性、层次性,它与还原论最大的分歧在于如何看待低层次的事物的性质与高层次事物的性质和规律之间的关系。突现论把大脑看成是一个系统,它由基本粒子、原子、分子、细胞、柱状体、大脑皮层、神经通路等组成,这个系统当中存在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意识是大脑中高层次的动力系统的突现属性,但它并不是大脑中某一个神经回路的产物,而是大脑整体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高阶特性,是不可还原的。按照突现论,感受性质也就易于理解了,感质具有实在性,这是大脑的某种状态,是由大脑微观属性所突现出来的一种高层次的现象属性,但是归根结底,它仍然是一种物理属性。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论来说,对突现模型的进一步探索是解决感受性质及其他意识相关问题的关键所在。
[1]W.Lycan.Mind and Cognition[M].Basil Blackwell,2008:441.
[2]高新民.人心与人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48.
[3]F.Jackson.What Mary did not know[C]//Rosenthal D.(ed.).The Nature of Mind,1991:392.
[4]T.Nagel.What is it like to be a bat?”[C]//Rosenthal D.(ed.).The Mature of Mind,1991.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1.